APP下载

七星针配合补肝固肾生发汤治疗斑秃12例疗效观察

2016-05-14刘世龙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年8期
关键词:疗效观察

刘世龙

摘要:目的 通过七星针与补肝固肾生发汤结合治疗斑秃的观察,探讨斑秃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将24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结合组和补肝固肾生发汤组,每组12例。针药结合组采用七星针叩刺斑秃区配合补肝固肾生发汤,对照组为补肝固肾生发汤组;治疗28天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针药结合组总有效率917%,补肝固肾生发汤组总有效率583%。结论 七星针叩刺配合补肝固肾生发汤内服是治疗斑秃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斑秃;七星针;补肝固肾生发汤;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7587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8-0063-02

斑秃是指头皮部毛发突然发生斑状脱落的病证,严重者头发可全部脱落,又称“油风”,俗称“鬼剃头”。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多见,两性发病率差异不显著。皮损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非瘢痕性脱发,在斑秃边缘可见“感叹号”样毛发。头发全部或几乎全部脱落,称为全秃。全身所有的毛发(包括体毛)都脱落,称为普脱。病区皮肤除无毛发外,不存在其他异常。西医学对斑秃的病因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可能存在自身免疫的发病机制,此外还可能与遗传、情绪应激、感染病灶、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但对于斑秃的治疗,中医针灸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特色的治疗方法,笔者自2014年2月—4月在西安市中医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西安附属医院)实习期间,积极跟随临床指导老师,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在对24例斑秃患者的治疗上,以针药结合为主,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本组24例患者均来自西安市中医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西安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门诊,随机分为针药结合组、补肝固肾生发汤组各12例。针药结合组:男7例,女5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53岁;病程最短者14 d,最长者2 a。补肝固肾生发汤组:男6例,女6例;年龄最小22,最大51岁;病程最短者13 d,最长者2 a。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皮肤科学》拟定[1]。①多发病有精神创伤史及过度紧张史,好发于青壮年。②起病突然,表现为头部发生局限性斑状脱发,呈圆形或椭圆形,数目、大小不等,边界明显,患部脱发后平滑光泽,无炎症及其他异常,边缘头发松动易拔,拉发实验阳性。

13 纳入标准 (1)符合诊断标准;(2)年龄18—65岁;(3)病程3个月内;(4)愿意接受本治疗方案者;(5)在试验开始前1个月内未系统使用激素、生发药物等,未做局部治疗。

2 病情分析

21 24例患者中,属血虚风燥者13例,占542%;肝肾不足者7例,占292%;气滞血瘀者4例,占167%。

22 辨证分型:

221 血虚风燥证 突然脱发成片,偶有头皮瘙痒,或伴头部烘热;心烦易怒,急躁不安;舌质红,苔薄,脉弦。

222 肝肾不足证 病程日久,平素头发焦黄或花白,发病时呈大片均匀脱落,甚或全身毛发脱落;伴头昏,耳鸣,目眩,腰膝酸软;舌质淡,苔薄,脉细。

223 气滞血瘀证 病程较长,头发脱落钱先有头痛或胸胁疼痛等症;伴夜多恶梦,烦热难眠;舌质暗红,有瘀点、瘀斑,苔薄,脉沉细。

3 治疗方法

31 补肝固肾生发汤组 参考《本草纲目》七宝美髯丹和《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神应养真丹自拟补肝固肾生发汤。处方:赤何首乌(制)15 g,白何首乌(制)15 g,熟地黄、菟丝子、枸杞子、白芍、茯苓各 15 g,天麻、当归、补骨脂、怀牛膝各 12 g,蛇蜕、川芎、各 6 g,甘草 6 g。加减:阴虚内热重者加女贞子、地骨皮各 12 g;头皮瘙痒重者加白鲜皮、地肤子各 12 g;头屑多者加白蒺藜 18 g;头部刺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者,改白芍为赤芍,川芎加量至 10 g。每天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9剂为1个疗程,休息3天后再服1个疗程。

32 针药结合组 在应用补肝固肾生发汤后给予七星针针叩打局部。治疗部位:斑秃区,整个头发生长区,项、背、腰、骶部足太阳膀胱经内侧循行线。治疗方法:患者俯卧在病床上,暴露治疗部位,医生动作要亲切柔和。首先消毒患处,采用75%的酒精棉球清洁治疗区域,再用华佗牌七星针叩打,手法要轻,针尖垂直于皮肤,手腕用力叩击斑秃区域12~16遍,直至皮损区域皮肤潮红,局部略感微热;然后再以百会为中心,自内向外,顺时针方向,圆圈样叩击整个头发生长区16遍;再自上而下,自左而右、叩击膀胱经内侧线16遍,并增加对肝经、肾经的叩打。隔天治疗1次。

4 疗效标准[2]

痊愈:斑秃区全部有新发生长,毛发分布粗细、密度、色泽和正常头发一样,拉发试验阴性;显效:斑秃区新发生长超过50%,拉发实验阴性;有效:斑秃区新发生长超过10%,拉发试验阴性或阳性;无效:斑秃区新发生长不超过 10%,甚者无新发生长,或继续脱发。

5 治疗结果

28天观察完毕,患者24例,针药结合组12例中,治愈7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17%。中药组12例中,治愈4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583%。

6 典型病例

张某某,女,39岁,于2014年3月6日初诊,一个月前因精神刺激出现小片头发脱落,每次遇情志不舒、肝肾亏虚时加重,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斑秃”,服用药物(具体药物不详)后无缓解,为求近一步治疗,遂来本院就诊。西医诊断:斑秃;中医诊断:油风(肝肾亏虚证)。按以上七星针叩刺配合补肝固肾生发汤内服治疗9天后症状明显改善,休息3天后继续治疗9天,斑秃区新发生长超过50%,拉发实验阴性。门诊随访未见脱发,新发生长正常,无任何不适。

7 讨论

斑秃又称油风、鬼剃头。多因肝肾亏虚,阴血不足,发失所养而发病。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其华在发;肝藏血,发为血之余。头发的生长、疏密、光泽,既依赖血液的濡养,又离不开肾精的充养。若精血充盈,则头发生长而有光泽;若肝肾亏虚,则头发失去精血滋养而枯槁、脱落,形成斑秃。而情志不遂,气血不和,气滞血瘀,致使头发失去气血营养,与本病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故斑秃的治疗应以补肝固肾、养血益精为主,佐以调气活血通络。七星针叩刺斑秃部位,以及项、背、腰、骶部膀胱经内侧循行线,使皮肤潮红、充血,既刺激了相关经脉及穴位,调气和血,又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调节脏腑。特别是叩打肝经、肾经,可直接调补肝肾,促进精血的化生,以滋养头发,从而治疗斑秃。笔者十分重视肾精与血的关系,故自拟补肝固肾生发汤治疗斑秃。方中赤、白何首乌(制)具有乌发之功,与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天麻合用,可补肝养血;菟丝子、枸杞子、熟地黄均入肝肾,与赤、白何首乌(制)相配,又可补肾益精;怀牛膝补益肝肾;补骨脂温补肾阳;加茯苓以淡渗利湿;加蛇蜕以祛风;用甘草以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补肝益肾生发之功。故单用补肝固肾生发汤内服,也有较好效果。本研究表明,七星针叩刺配合补肝固肾生发汤内服,内外兼治,疗效优于补肝固肾生发汤组。因此,七星针适当叩刺配合补肝固肾生发汤内服是治疗斑秃的有效方法。

8 体会

中医方面,七星针叩刺配合补肝固肾生发汤内服不失为治疗斑秃的良好途径,但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辨证施治,三因制宜,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选择适当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注意劳逸结合,不烫发、不染发。

虽然目前笔者在七星针叩刺治疗斑秃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在现代化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今天,在七星针治疗斑秃的一些量化指标上,仍须进一步努力研究,七星针在治疗斑秃方面更加科学化、标准化,更好的为人类医学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刘辅仁,张志礼实用皮肤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501

[2]ZY/T0011~0019-94中医病症疗效诊断标准[S].

(收稿日期:2016-04-26)

猜你喜欢

疗效观察
颈骨康胶囊治疗颈椎病70例疗效观察
一期手术治疗直肠肛管周围脓肿67例疗效观察
卤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扁炎软膏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研究
葡萄糖酸钙静脉滴注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观察
不同时段烫熨疗法预防肛肠术后尿潴留的护理观察
细针钻孔减压术联合活血养骨汤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疗效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