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于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准确率的探讨

2016-05-14李树华

新课程·中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对症下药低年级

李树华

摘 要: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差,计算准确率低是普遍存在的,但只要教师耐心地找出原因,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到对症下药,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的准确率就会得到提高。

关键词:低年级;计算机准确率;原因;对症下药

数学是人类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而计算是数学的基础,在人们的生活中用途也很广泛,那么提高数学计算的准确率就非常有必要了。同样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就更有必要了,因为计算是每个小学生必须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只有计算能力过硬,才能进一步学好应用题和其他学科知识,为步入高年级做好准备。

一、观察、询问,查找原因

计算能力差是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要想找到原因还得从学生入手。我现在教的是二年级,正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最佳时期,于是在学生做计算题的时候,我常悄悄躲在那些平时计算经常出现错误的学生后面,看他们做题,结果发现刘××同学在做退位减时出现了错误,那道题是:笔算43-27=?刘海洋把这道题的结果算成了24。当时我就小声地问他:“这个24是怎么来的,你能给老师讲一讲吗?”他说:“个位上3减7不够减,就用7-3=4,然后十位上4-2=2,就是24了。”这样我发现他是因为计算方法不对,才造成了计算的错误。我在一个叫刘××的同学那里也发现了类似的错误,他是把被减数个位上的0当作10去减减数的个位数。

王××同学在笔算72-29时也出现了错误,他把结果算成了42,我问他这个结果是怎么来的。他说:“个位上2减9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就变成了12-9=2,十位上就变成了6-2=4,得42。”接着我又给他出了一道类似的题,即52-39=?结果他又算错了,让他说计算过程时,他又说12-9=2。因此,我发现造成这个学生计算能力差的原因是口算基础差。

我在批阅学生的作业时还发现,有一些学生在做计算题时注意力不够集中,经常把加法当作减法或把减法当作加法来计算。例如,有一个学生是这样做的,68+13=55。很明显他是把加法当作减法来算的。还有一个学生的作业是:53-26=79。一看就知道他是把减法当作加法来计算的。

二、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学生在计算上出现了这么多的问题,根本的原因在哪呢?我经过认真观察、思索后发现,造成学生计算能力差的根本原因在教师。是教师在教学计算方法时,没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致使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没能把计算方法学好;是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口算能力差;是教师没有把本身就枯燥的计算问题,变得使学生有兴趣,让学生爱上计算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1.补习计算方法

学生的计算方法没有掌握好,计算肯定要出错。虽然平时批改作业时就对个别学生进行了辅导,但为了学生能够掌握得更好,我特意在进行单元复习时补教了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这次我吸取了教训,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教学情境,课件出示图片:小白兔的厨房里有4篮胡萝卜,每篮10根,旁边还放着3根。然后问:“今天小白兔一家就能吃掉25根,那么小白兔家还有多少根胡萝卜?”

这样的教学情境使课堂增加了趣味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非常活跃,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计算方法学生掌握得非常好。

2.加强口算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人类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而计算是数学的基础,在人们的生活中用途也很广泛,那么提高数学计算的准确率就非常有必要了。同样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就更有必要了,因为计算是每个小学生必须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只有计算能力过硬,才能进一步学好应用题和其他学科知识,为步入高年级做好准备。

一、观察、询问,查找原因

计算能力差是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要想找到原因还得从学生入手。我现在教的是二年级,正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最佳时期,于是在学生做计算题的时候,我常悄悄躲在那些平时计算经常出现错误的学生后面,看他们做题,结果发现刘××同学在做退位减时出现了错误,那道题是:笔算43-27=?刘海洋把这道题的结果算成了24。当时我就小声地问他:“这个24是怎么来的,你能给老师讲一讲吗?”他说:“个位上3减7不够减,就用7-3=4,然后十位上4-2=2,就是24了。”这样我发现他是因为计算方法不对,才造成了计算的错误。我在一个叫刘××的同学那里也发现了类似的错误,他是把被减数个位上的0当作10去减减数的个位数。

王××同学在笔算72-29时也出现了错误,他把结果算成了42,我问他这个结果是怎么来的。他说:“个位上2减9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就变成了12-9=2,十位上就变成了6-2=4,得42。”接着我又给他出了一道类似的题,即52-39=?结果他又算错了,让他说计算过程时,他又说12-9=2。因此,我发现造成这个学生计算能力差的原因是口算基础差。

我在批阅学生的作业时还发现,有一些学生在做计算题时注意力不够集中,经常把加法当作减法或把减法当作加法来计算。例如,有一个学生是这样做的,68+13=55。很明显他是把加法当作减法来算的。还有一个学生的作业是:53-26=79。一看就知道他是把减法当作加法来计算的。

二、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学生在计算上出现了这么多的问题,根本的原因在哪呢?我经过认真观察、思索后发现,造成学生计算能力差的根本原因在教师。是教师在教学计算方法时,没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致使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没能把计算方法学好;是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口算能力差;是教师没有把本身就枯燥的计算问题,变得使学生有兴趣,让学生爱上计算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1.补习计算方法

学生的计算方法没有掌握好,计算肯定要出错。虽然平时批改作业时就对个别学生进行了辅导,但为了学生能够掌握得更好,我特意在进行单元复习时补教了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这次我吸取了教训,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教学情境,课件出示图片:小白兔的厨房里有4篮胡萝卜,每篮10根,旁边还放着3根。然后问:“今天小白兔一家就能吃掉25根,那么小白兔家还有多少根胡萝卜?”

这样的教学情境使课堂增加了趣味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非常活跃,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计算方法学生掌握得非常好。

2.加强口算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口算能力差主要表现在2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差,而2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又是计算的基础,因此必须加强2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巩固学生的计算基础。针对我班情况,我每天在自习课上拿出10分钟来练习口算。为了提高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经常采用不同的练习方式。有时采用比赛的方式,即前后桌或同桌两个人分别给对方出题,看谁答对得多。有时采用游戏的方式,即传物品。我背对学生,当我喊停时,物品传到谁的手里,谁来做一道口算题。有时采用考试的方式,我给学生发了一张50道口算题的小试卷,让学生在10分钟内完成。然后我再找几名口算能力差的学生帮我一起批阅试卷。在批阅的同时这些学生也再次练习了口算,对于他们口算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练习形式的多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练习口算的积极性,学生的口算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

3.增加计算趣味

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在做“解决问题”和“应用题”时计算很少出现错误,可一旦做那些单纯性计算题时就会出现错误。可见单纯性计算题是比较枯燥的,学生没有兴趣,注意力集中不起来,计算的准确率自然高不了。

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学生计算题的得分率有了大幅度提高,从原来的83.7%提高到现在的96.3%。可见只要我们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出学生喜欢的计算情境,学生就会对计算产生兴趣,并且喜欢去计算,长期坚持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使计算的准确率得到提高,为学生回归社会、回归生活,到生活中去用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李平.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探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3).

猜你喜欢

对症下药低年级
刍议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转化“差生”的策略
人参虽好,也要“对症下药”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台媒称海峡论坛“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