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探究而快乐 由合作而深入

2016-05-14楼军

新课程·中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创意自主探究实践

楼军

摘 要: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发散学生思维的主要途径。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意,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其在轻松而愉快的活动氛围中提高自身的能力。以“红金泥快乐大本营”为课例简单分析在实践活动中的过程与教学策略,并总结了活动的成果,提出了教学反思,为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创意;实践;自主探究;集体合作

一、创意亮点

1.由造型而文化,挖掘地方传统文化的内涵

通过学生在缸窑厂里实践和体验,使之体验到原始材料——红泥的乐趣,进一步了解泥塑的各种不同造型艺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文化并弘扬民间艺术;让学生对地方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的地方文化认同感。

2.制作与意义传达、理解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校外有针对性的实践这一学习活动方式,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有一个更亲密的沟通接触,为学生创造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更加体现自主、探究性的学习,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3.在情境中创造,让创意升华

在缸窑厂,学生与缸窑师傅亲切交谈,亲眼观看制缸过程,在鲜活的情境中感悟陶泥的特点。沟通交流后,学生亲手制作,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更多创意的生成,培养学生成为创造性人才。

二、活动理论依据

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提出的三大学习方式,这几种学习方式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形成。本活动将三大学习方式进行有机的整合,在活动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我表现空间。

自主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自主美术学习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探究,全程感受陶艺的造型魅力,增强学生的美术动手制作的自我效能感。

探究式学习作为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之一。在美术学习活动中要让学生带着一双发现、探索的眼睛学习,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创造新的造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创意更有特色,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合作学习能提高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在美术活动中,学生一起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共同参与每一环节活动目的的制订以及活动总结的撰写,泥塑造型动手活动结束后,同学们互相评价,交流创作的经验和感情,展示自己的作品。

三、活动创意策略

1.由问题入手,集体合作

在活动前,帮助学生做好活动准备,使活动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整个活动从问题入手,使学生有目的地活动,带着思考的内容去实践。在活动过程中,重视集体讨论和小组分析探究,激发思维广度的扩散,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尊重和听取他人的意见,培养学生个性人格的健康成长。

2.造型生动,自主探究

泥塑是一种造型艺术,让学生全程动手操作体验创作的快感。在活动中,师生都更注重实践的过程,让学生学会造型,理解造型的规律,更要让学生感受造型的艺术魅力。关注学生个体的自我实现,让学生自主探索造型表现的特点,在动手过程中探究陶艺造型的艺术特点。结合课堂教学中有关陶艺的知识内容,建构新的审美经验。

3.学生主体,归纳总结

在活动中注意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地位,在学生活动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话语权和动手权,不压制学生的想法,给予学生充分的自我表现空间。另外,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也要给予及时的辅导,使活动更加有效。活动结束后,做好归纳总结工作,归纳总结分为教师和学生两部分,师生都对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为美术特色创意活动的长期有效开展而准备。

四、活动成效

学生在实践中活动中学到了书本里学不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巩固和加深了知识要点,感受到了动手表现的乐趣,从实践中感受到了劳动带给自己的快乐,培养自己更加热爱劳动,懂得劳动的真正含义。

学生通过实地的实践制作,深入理解了家乡特有的美术资源,加强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学生从实践中学会了一些探究的学习方法。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许多造型的技法,感受到了农村特有的泥质材料带给他们的欢乐,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完整地了解了陶艺的制作和烧制过程。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创作的快乐,创作结束后,学生互相交流创作体会,互相评价作品,气氛融洽,学生学习美术的情绪高涨,表现出了极大的创作热情。

五、活动反思

通过学生的实践制作,我认为可以把缸窑这一特色美术资源推广到义乌其他中小学中,红土是一个天然的美术资源,在这样的活动中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缸窑,了解自己的家乡还有这么丰富、有价值的美术资源,有这么有价值的文化内涵。通过活动的推广可以让更多的人挖掘自己家乡的特色美术资源,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

学生通过评价自己的作品和别人的作品,更摆正自己的位置,制作时更需耐心与毅力,使学生明白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随随便便成功的,要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和动手。八年级一班一位学生的日记里这样写道:“我会加油的,美术课给了我力量!陶泥给了我勇气!”可见,学生的信心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愿意完成艺术创作。当然,一次美术活动不能促使学生成长的完成,美术素养和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在这样一点一滴的活动中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突破新教材,放飞新课程的翅膀。教育教学的方法是在点滴里形成的,我发现有很多途径可以让学生有更好的展示机会,教育教学最好的场所也未必只是课堂,在这一传统模式下反复碾磨终究单调了些。有时候,也许因为我们教师的灵感,学生不经意的一个行为,就会给我们的陶艺特色课堂教学带来许多惊喜。只要我们能够及时地发现并抓住它,多些思考,多些比较,多些学习,多些反思,多些尝试,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会是另一番新天地。

参考文献:

[1]谢艾格.走进陶艺[M].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12.

[2]郑金洲.教师如何做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9.

[3]胡青.教师自我发展能力培养与提升[M].华龄出版社,2005-08.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创意自主探究实践
广告招贴设计中的图像创意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