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家手稿保护与音乐文献典藏

2016-05-14刘荣弟

人民音乐 2016年8期
关键词:手稿数据库文献

刘荣弟

眼间,音乐家、作曲家饶余燕教授离开我们六年了。饶先生将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于他热爱和追求的音乐事业,奉献于陕西这片厚土。为了缅怀饶先生的辉煌成就,传承经典音乐文化,2011年西安音乐学院图书馆开启了一项意义深远的研究项目:在饶红妹女士(饶余燕之女)鼎力支持下,将饶先生一生创作的音乐作品手稿全部扫描加工,作为核心内容收藏于精心设计架构的《饶余燕音乐数据库》,于他逝世一周年之际发布,在西安音乐学院校内供研究者使用。

饶余燕教授作为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世界级的中国复调音乐大师”(指挥家阎惠昌语),他给我们留下的丰厚音乐遗产是当代音乐界的瑰宝,其学术价值和学术影响毋庸置疑。图书馆作为学术资源重要集散地,应积极盘活、开发这份珍贵音乐文化遗产。

一、饶余燕手稿保护的意义

当今国际上许多著名图书馆都有名人手稿收藏范例,如美国国会图书馆,哈佛、耶鲁等著名大学图书馆等,纽约的摩根图书馆以收藏历史上音乐大师的手稿而出名,目的为保存真迹供学者研究。“音乐手稿反映作曲家具体的创作思维过程、个性化的写作习惯和特定环境下的内心动态,是音乐理论研究中极其珍贵的基础性依据和体验性资料。”{1}音乐作品手稿都是作曲家在谱面上一笔一划写就的,反映了倍尝艰辛的心路历程,是国家和民族音乐历史的见证。

由于我国对音乐手稿保护方面重视不够,保护和利用价值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往往被人们忽视。收集和长期保存面临许多问题:一是由于人们对其史料价值认识水平局限,作者把手稿往往以废纸处理,或久而久之遗失丢弃;二是手稿使用的纸张普遍含酸容易变质,饱经沧桑仅仅几十年间,都会出现了纸张脆化,墨迹褪变甚至消失。长期保存手稿需要对其进行除酸、恒湿恒温等复杂的处理。个人保存面临太多困难;三是随着作曲软件的大量使用,作曲家的作品多以作曲软件制谱方式呈现,体现个性风格,反映创作思路痕迹的手稿越来越少,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已故作曲家的手稿更是不可再生的珍稀资源。因此,抢救和保存濒临消失的手稿文献,对于保护音乐文化遗产、记录和展示作曲家风采,传承其人文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华人音乐家手稿保护与研究呈发展之势,2011年4月“纪念谭小麟先生百年诞辰系列学术活动”手稿展、音乐会与研讨会在上海音乐学院隆重举行。2014年9月,“黄自先生诞辰110周年珍贵手稿文献巡展”在北京、台北及美国耶鲁大学等地开幕。2015年6月24日,“华人作曲家手稿保护与研究中心”在上海音乐学院成立。目前这样的机构在全国仅此一家。如何保护使用华人音乐家给我们留下珍贵的音乐文化遗产,音乐人尤其是图书馆人责无旁贷。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先生强烈呼吁:“全国音乐图书馆联合,收集名家手稿,开展文献采集工作,对老音乐家艺术家加快数字记忆采集工作,建立专题文库,形成收藏特色,提供读者服务。开展数字工作,将音乐类古籍、近现代音乐史文献(包括名家手稿)和录音录像制品数字化,在互联网上提供阅览和下载服务,从根本上解决保护和利用问题。开展传统音乐文献、特别是古籍和名家手稿的出版工作,使民族珍贵典籍化身千百,服务社会。”{2}我们开启的饶余燕创作手稿保护利用工作,正是承担了这样的历史使命,顺应时代需求。

饶余燕教授一生创作了一百多部音乐作品,许多作品先后出版面世,但仍有很多作品及大量手稿未能出版,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去世前2010年,近六十年的创作历程中,不同体裁、风格的声乐、器乐作品;独奏重奏、民族管弦乐、交响管弦乐等作品琳琅满目。我们在整理手稿时无不感受到先生对其创作精雕细琢和一丝不苟,处处显示着饶先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超越的创造力。他的手稿是其毕生智慧的结晶,如同当代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等社会名人一样,将人生阅历和深邃思考形诸笔端,反映一个时代、一段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真实记录,因此,具有极高的收藏和利用价值。

饶余燕1986 年创作古筝与管弦乐协奏曲《骊宫怨》手稿图:

二、手稿的学术价值

饶余燕先生先后创作了一百多部不同体裁的声乐、器乐作品。他的作品大多采用丰富多彩的复调手法,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独特的音乐个性,不少器乐作品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

饶余燕先生是广东大埔人,1933 年9 月出生于上海。1957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自1958年以来一直在西安音乐学院任教,曾担任作曲系主任,2010年4月病逝于西安。生前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兼音乐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创作》 特约编委。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由于他在复调音乐上的突出成绩,1956 年被抽调担任在“上音”执教的苏联作曲理论专家复调音乐班的业务秘书,负责记录整理“复调音乐讲座”讲稿。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中,先后担任过作曲、复调、大型曲式、配器及综合教学实验性课程,培养了一大批音乐人才,有的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作曲家。

饶余燕教授创作历程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3}

1.初创阶段(1954—1957年),为其技法形成的时期主要以复调技法的民族化实践和逐步成熟为主要特点,其中不乏当时国内在探索民族化复调大背景下的成果。

2.发展时期(1958—1978年),为其复调技法逐步与民间音调融合的阶段。作品中大都运用了西北民间音乐的特性音调,如秦腔、碗碗腔、迷糊、老腔等戏曲声腔,西安鼓乐等民间器乐,眉户调、信天游、花儿等民歌等,使其技法和个性风格逐步成熟的阶段。

3.成熟时期(1979—1999年),以钢琴协奏曲《献给青少年》(1979)的创作为标志,饶余燕的创作进入了技法成熟的时期。

4.总结期(2000—2010年),这一时期的创作虽然在数量上较少,但每部作品都有着总结的意味,是作曲家对自己创作之路的总结性思考。

饶先生一生创作了为数较多的民族管弦乐作品,在西方传统作曲技法的基础上作了大胆的创新,“正是这种创新,将西方的复调技法与民族音乐作了很好的融合,使得民族管弦乐具备了多层次结构,更加富有张力和立体性,真正达到了交响化。”{4}

三、手稿的史料价值

饶余燕教授长期坚持探索西方作曲技法与民族音乐创作的发展道路,在“交响化、民族声”音乐创作中独树一帜,深入挖掘饶先生的创作手稿可以使我们获得以下收获:

1.弘扬饶先生的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音乐创作精神,顽强的进取精神,勾勒其一生的创作风采。充分展示他在艺

术上追求完美的崇高品质,教育和启迪后人。

2.饶先生是一个时代的作曲家,其作品从20世纪50年代到2010年,每一个时期都留下他音乐创造华彩乐章,如小提琴曲《蒙古草原》、大提琴曲《枣园幸福渠》、古筝独奏曲《皇陵随想》、钢琴曲《引子与赋格—抒情诗》等独奏类作品;古筝四重奏《锁风沙》等重奏类作品;大量民族管弦乐作品《音诗——玉门散》《音诗——骊山吟》等;钢琴协奏曲《献给青少年》等百余部。无论从乐种、体裁和形式等多方面,足以反映了我国自1949年以来音乐创作一段崭新历程,是研究建国以来我国音乐家创作的颇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珍贵材料。

3.饶先生是一位作曲家,更是作曲教授,他在我国复调音乐教学方面卓越贡献有目共睹。因此,他的手稿既可以作为优秀作品解读,又可以作为教学范例研读。在整理手稿的时候,我们发现有些作品既有草稿又有初稿和定稿,史料珍贵,意义深远。

因此,运用最现代的科技手段对其手稿进行保护,将长期沉寂封存的手稿公诸于世,传承经典、活化珍贵文献资源,可谓一举多得。

四、手稿的数量和性质

确认手稿资源的数量和性质对于手稿的保护和利用至关重要,也是支撑数据库建设的关键。饶先生是一位音乐大家,他的史料具有珍贵和典型性,完全代表了我国现代音乐家的一代风范。他的创作手稿绝非寥寥几页,清晰记录的创作过程的原始乐谱达两千多页,每部作品都很完整,品相上乘,而且多部大作尽收其中,无论典藏、学习、研究都需要付出相当长时间和精力。其音乐创作无不蕴含着:巧妙娴熟复调技术的应用;民族民间音乐语言、秦派音乐旋法的融合与渗透;音乐作品结构的巧妙构思;民族管弦乐和西洋交响管弦乐创作的独特手法等等,足以值得作曲专业的学生认真研读。饶先生是一个非常仔细的人,在他去世前大部分手稿都有详细的归档说明,这给我们整理建库和学习研究带来极大的便利。

五、建设《饶余燕音乐数据库》

当深入探讨饶余燕先生创作手稿的保护的意义,手稿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的时候,应清晰地认识到,绝不能仅仅为保护而保护,或把数字化的手稿文献再次束之高阁,而是将收集整理、分类加工的手稿与研究文论、图片等所有珍贵资料全部进行技术处理,通过建立专题数据库的形式发挥其更大的价值。

当然《饶余燕音乐数据库》建设得益于以下方面:所占资源具有国内外重要影响的特色资源,即你无我有的独有资源,具有陕西及西安音乐学院的长期学术积淀;地域音乐文化的专业研究成果之优势。尤其难得的是,稀缺珍贵的手稿作为其核心支撑内容。综上特点确保其数据库的定位和性质。《饶余燕音乐数据库》作为大型资源研发项目既记录着饶先生音乐事业辉煌成就,又承载着音乐事业过去与未来。

《饶余燕音乐数据库》系统基于JSP的 Mysql数据库技术开发,是一个集文字、图片、乐谱、音频、视频文件于一体的多媒体专题数字平台。将所收集的数据是按一定格式储存在服务器磁盘阵列中,成为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型数据的集合体。

《饶余燕音乐数据库》包括以下栏目:数据库简介、音乐作品、音频资料、视频资料、学术论文、图片掠影、创作年表。音乐作品包括创作手稿、有声乐谱等。目前,收集经过专业扫描加工的各个时期珍贵作品手稿共2430页,不同时期完整作品89部;照片295幅,音频、视频21部及论文几十篇。文献数据量已达10G。该数据库研发过程是由图书馆专业人员、数据加工、软件开发人员耗时一年多完成。

在当今,古老文献、手稿的保护形式多种多样,然而,数字化保护是被采用的最佳保护方式。据资料显示,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在挑战与回应数据化时代的进程中,与专业公司合作建立特色数据库,建成了“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档案数据库”;“中国—文化与社会数据库”等,收藏了许多18世纪海外华人珍贵的档案、图片、文献等。{5}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图书馆开展特殊资源小规模数字化项目,以资源保护和方便使用为目的的馆内数字化项目等。{6}台湾师范大学音乐数位典藏中心在黄均人教授策划和主持下,先后完成了“史惟亮音乐数字典藏计划”“许常惠音乐资料典藏数字计划”等项目。这些图书馆数字化进程中先进理念和音乐数字典藏的经验,被广大音乐图书馆界的同仁推崇和认可。因此,采用现代最新科技手段将饶余燕先生珍贵手稿永久保存,建立数据库,是文献保护的最佳模式。通过建立当代作曲家以手稿为核心的研究平台,满足现代网络环境下特色资源需求和资源配置,建立特色学术共享,实现数字时代更广泛、更专业的文献资源多样化,实现数字化图书馆进程中馆藏资源核心服务与延伸服务的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理念。

六、数据库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数据库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主要基于对于饶余燕音乐数据库的长远考虑。笔者以为,建立大型的音乐学术资源库、特色库,其目的是服务于音乐院校教学科研,推动我国音乐事业发展。既然它具有“学术”和“特色”的属性,就必须牢牢把握好这些属性并始终赋予此内涵。因此,要抱以认真、严谨和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开展此工作。

建设《饶余燕音乐数据库》,将其整合为音乐资源平台、研究平台、学术交流平台,既有传承与保护功能,又有研究、教育的功能。目前只是初始建库,手稿等文献初步揭示,而日常管理、维护、更新是长期的工作,又堪比建库。国内外有关研究饶余燕先生的学术成果、研究文论等时有发布不断增加,数据资料处于及时收集、时常添加动态管理之中。此外,在数据库大量的创作手稿、音频视频、文论图片等包含重要知识产权珍贵文献的使用管理等方面,需要跟进相应的管理措施。这些都是网络环境下文献使用共同面临的问题,需要客观面对,有切实可行的办法。

我们不妨对《饶余燕音乐数据库》做出以下展望:

1.整合专题文献资源

建立《饶余燕音乐数据库》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在该数据库里收集整合与饶先生有关的所有资料。全面揭示饶余燕先生所有研究成果,使之成为饶余燕先生最完整、最全面、最权威的研究平台。

2.学术资源共享

另一重要目的莫过于最大化利用资源。这些资源包括饶先生自己的创作手稿、研究文论以及其他珍贵的资料。还包括所有研究饶先生音乐作品的大量文论等等。我们诚请国内外作曲界专家同行和广大的学者,利用这个平台发布研究信息,交流研究成果,分享学术发现,共享这些宝贵的学术资源。

3.开展文献传递

数字化的资源最大优势是用多种方式取读。网络环境下的《饶余燕音乐数据库》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建立交互平台、开展文献传递。所谓建立交互平台就是开展文献检索、查询,了解读者对文献的需求,开展文献传递服务。这种服务方式避免馆际间实物传递的困难和非可行性。

4.开展学术活动

对著名音乐家深入的研究是广泛的、多向度的,以数据库为载体,开展广泛的学术研讨、学术交流。上海音乐学院在谭小磷、黄自的手稿挖掘中就衍生出许多有深刻内涵活动:手稿研究、音乐会、研讨会、文献展、研究文稿出版等等,这些做法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5.推出研究成果

目前,有关研究饶余燕教授作品的论文很多,有硕士、博士论文,也有一些期刊论文。但是对饶先生手稿的研究尤其是未出版的手稿研究还属空白,希望相关专业学者、青年学生加入研究行列,深入解读饶先生各个时期优秀作品,推出研究成果,我相信这样的预期指日可待。

《饶余燕音乐数据库》虽然已完成建库,但还很不完善,仍存在许多问题。

第一,由于建库伊始作曲专业力量支撑薄弱,作品手稿编辑、分类、布局、使用不够精确,有所缺失。数据库虽作为图书馆的研发项目,有作曲专业背景馆员参加,但仍缺少一个强有力的专业团队支持,给发展和成长带来瓶颈。第二,数据库的利用开发缺少专业依托。图书馆是学术资源的集散地,建设一个大型特色专业资源平台费时费力耗费资源,充分有效利用这些资源是研发者的期盼,目前数据库还在一个初始水平上运行,真正使大家充分认识其重要价值,成为作曲专业人士深入挖掘的重要文献宝库尚待时日。另外,以手稿为核心内容的《饶余燕音乐数据库》属于新型文献揭示形式,整体功能开发及相关的研究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音乐院校的作曲界同仁、文献研究工作者鼎力配合才能使其日臻完善等等。由于知识产权保护等诸多原因限制,目前仅作为学术研究项目在西安音乐学院校园网络环境下使用,故保护大于利用,这与其项目研发的目标相差甚远,我们将努力尽早改变这一现状。

结 语

对作曲家饶余燕教授的手稿文献进行保护,传承经典音乐文化,建立强大的多功能的数据库,就是要继承饶余燕等我国老一代音乐家为之奋斗的精神,学习他们为我国音乐事业不断探索的坚强信念和崇高品质。通过保护、开发、利用珍贵音乐文献,使优秀的音乐文化遗产焕发活力大放异彩。将学习交流、学术分享与文献传递为一体的新型模式——音乐数据库发挥到极致。目前,国内还没有为哪位当代作曲家建立专门的数据库,《饶余燕音乐数据库》是数字时代、网络时代的产物,我们完全有必要进行大胆尝试,供大家学习研究。深入挖掘和保护濒临丢失人类文化遗产,探索我国音乐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推动更多的珍贵音乐文献保护和利用,为促进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再添新生力。

猜你喜欢

手稿数据库文献
作家手稿
作家手稿
丢失的手稿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