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山有路“思”为径

2016-05-14颜仁荣

文教资料 2016年9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读书思想

颜仁荣

摘 要: 读书,在历史教学名师的养成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热爱阅读,成为众多教学名师共同的特征。但是,历史老师到底该如何读书?从诸多教学名师阅读史中,作者发现,“思”才是贯穿于他们整个读书历程中最显著的特点,可以说:书山有路“思”为径。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教学名师 读书 思想

历史教学名师是培养出来的吗?答案是肯定的,正如科学家、医生、法官等一样,无一不是经过专业训练,再加上长期实践而逐渐培养出来的。固然,并不存在一个生产历史教学名师的模子,这一群体最迷人的地方恰恰在于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于是,这里有风趣幽默的老师,有滔滔雄辩的老师,也有朴实深刻和诚挚感人的老师,而每一种风格的老师都可以打动学生和听众。

历史教学名师是如何培养出来的?这是一个大问题,可以做更大的文章。不过,笔者和许多立志成为名师的一线教师一样觉得好奇,想从中获取一些对自己快速成长大有裨益的营养,于是便试图从诸多历史教学名师令人敬仰,而又精彩纷呈的职业生涯的概述中,尽量摒弃由于天赋社会环境人生际遇等客观因素造成的差异,而归纳出(最好是一条)最普遍的方法,这对普通的老师来说是一个福音。当然,这是一项艰难的工作。

笔者找出的答案是:阅读。也许你会质疑,这个答案太简单,不就是读书嘛,哪个学科的教学名师不读书?需要费这么大的精力才找到这么一个简单的答案吗?我想说的是,正因为笔者发现,几乎每个历史教学名师的养成都和阅读密切相关,正好说明,读书,或许是通往名师之路的重要法门。现在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读书是成为历史教学名师的一个必要条件。可是,这还不够,如今是一个资讯爆炸的时代,传统图书馆,网络数字图书馆,乃至于手机移动图书馆都普及了。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有绝大多数老师没有成为名师呢?原因之一可能是部分老师厌于读书,但最关键的恐怕是读了,但不得要领,问题就在于读什么,怎么读。

历史学科包罗万象,上自天文,下到地理,各类知识无所不包。大多数老师困惑该如何下手,如何自由地翱翔在历史知识的海洋而不迷失其中?教学名师无疑是所有读书的老师中最会读书的,他们最有发言权。历史教学名师是如何读书的呢?是博?深?广?可能都有,但“思”才是贯穿于他们整个读书历程中最显著的特点,可以说:书山有路“思”为径。

一、“思”使命—读书的目的

读书不一定非要有个目的,而且最好是没有任何目的,读书本身就是目的①。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境界,但这只是极少数大家所能到达的境界。大部分的名师都是带着问题开启他们在教学生涯的读书之路的,也就是说,他们不避讳自己读书的目的性。但这并不能说明教学名师读书就是功利性的,恰恰相反,他们是为了一个坚定的目标和使命,即历史教师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广东的夏辉辉,江苏的束鹏芳老师,陕西的徐赐成老师,等等,都是公认的教学名师,但是他们每个人的成长都历经挫折,都曾彷徨过、挣扎过。在华丽转身与泯然众人的临界点上,他们有所思、有所行,于是就完成了突破。他们有的人曾经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满怀着对教育的热情来到安静避远的乡镇中学,早先的壮志满怀在冷冰冰的现实面前很快败下阵来,原来自己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历史教师啊?他们有的人在应试的潮流中如鱼得水,取得过数不尽的荣誉,培养了诸多考入名牌大学的中学毕业生,这种辉煌的胜利一度冲昏了他们的头脑,但总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受到良心的责问:这,就是一个历史老师所追求的最好的结果吗?总之,这些老师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像幽灵一样挥之不去,这些问题总的来说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历史教师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这是一个哲学问题,正如许多哲学问题一样,或许并不存在一个标准答案,但重要的是思考,是探求答案的过程。

一个个名师带着这个困惑开启了自己教学生涯的读书之路的。于是我们看到夏辉辉老师虽远在乡下,却进行着近乎疯狂的阅读;徐赐成老师虽为家庭奔波忙碌,却也不曾浪费任何可以读书的瞬间……“我们把教育作为民族或人类的集体记忆来看待,像个人记忆一样重要,它不是可有可无的。我们把历史作为承载着人类和民族的精神财富来看待,像个人有灵魂一样重要,它不是可有可无的”②,夏辉辉老师在日记中这样说道。历史老师存在的意义正是在不断的思索和行路中赋予自身的,这个过程无疑很痛苦,而那些成为名师的只不过是忍受了这些痛苦,还能笑着应对罢了。

二、“思”教学——读书的种类

教学名师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开始读书,现在的问题就变成了到底要读哪些书籍。大多数科班出身的老师在大学期间受到较为严格的专业训练,两门通史是最主干的知识,但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年代久远(大多数名师都是60、70后),当时所接受的观点今天看来不乏陈旧之说,而且基础教育同高校教育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这意味着对绝大多数老师来讲,走向工作岗位一段时间之后,又将面临一次新的学习和读书之旅。当然,大学阶段所受过的专业训练,对他们会起到很大帮助作用。

历史老师读书有很强的选择性,在浩瀚的书海中,是能够选择出几部必读著作的。这是翻阅了诸多教学名师的书单后得出的结论。读者可能会反驳,每个人的兴趣和关注点是不同的,不可能得出一致的结果。恰恰错了,历史老师读书不是漫无边际,而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读书优先服务于教学而不是个人的喜好,还有一个原因,所有老师都要处理同一个课程标准,要应对高考。所以,诸多名师是带着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选择读哪些书的。

首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必先掌握知识,尤其是像历史这样经验性很强的人文学科,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是非常必要的。司马迁的《史记》,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吴于廑编六卷本《世界通史》等著作为必读,否则教学会为无源之水,难免空乏。新课改背景下的专题教学则需要教师了解政治、经济、文化等专门史方面的内容,故政治常识、经济常识、文化常识需要涉猎。其次,掌握知识还不够,要懂得用恰当的方式传播,并且让学生接受,于是教育学的知识被提上日程。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泰勒《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等,都是大多数名师反复阅读并应用实践的经典著作。最后,凡举文学、哲学、美学、法学、政治学乃至自然科学,反有助于课堂教学拓展的经典,都在阅读之列。像王雄、张汉林、徐赐成等老师无一不是博览群书,所以他们的课堂才会显得有深度和厚度。

读书,始于对教学的思考,用于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最后生成学生的思考和智慧,这又是名师的读书之道。

三、“思”发展——读书的超越

历史老师要多读书,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然而对于名师来说,读书不是为了炫技,也不是目的,而是一种发展、一种超越。

读书,为了突破职业的瓶颈和狭隘的视野,完成教师本体的不断发展。曾经,不是中学教师界的同行都喜欢说一句:作为一个以教书为主要工作的老师,恰恰是最不喜欢读书的人。历史老师也不例外,因为长期的教育或考试机制,允许许多老师通过一本教材和一本教学参考书,就可以达到所向披靡的境界。毫无疑问,很多名师都是应试领域里的佼佼者,这无可厚非,但他们最终都超越了应试,走向了更为宽阔的历史教育舞台。来自山东的名师李付堂在其长文《走出应试的沼泽地》中,为我们回顾了自己教学生涯的足迹,从中可以看到一位历史教师行路的艰难和思索的痛苦。《中史参》评论道:“一位有思想的历史老师,特别是从教10年左右之后,他面临着机遇并且把握住了机遇,借此走出了单纯的应试之路。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从此开始能够从人的发展和教育的本义出发,来看待历史教学,于是,其工作,然后其生活,前所未有地发生了一种通透顺畅的变化:仿佛有了空气,有了阳光—作为‘人的学生,同时作为‘人的历史老师,为‘人的发展而教学。”③普通教师要想完成到名师的转变,必须完成这段艰难的探索,不断超越自己。

读书,为了打破师生之间的壁垒,构建师生之间的交流机制,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既然前面已经提到,历史教师要为“人”的发展而教学,落到实处,也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教学。历史课能够为学生的发展作出什么贡献呢?实事求是地说,不少中学老师都有一个毛病,喜欢向学生宣扬本学科的“重要性”。物理老师说,物理是最常用也是最实用的学科,必须学好;语文老师说,十年之后谁会记得圆锥曲线,但一定会记得某一首著名的诗。历史作为一个小学科,历史老师固然没有那么足的底气,但也有一些老师用心良苦,百般向学生说明历史有多么重要,但这并不是自信的表现。历史课程只能够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用最新的观点讲,就是历史核心素养,如果一个老师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中获得建树,他就可以成为一位名师。

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课堂上师生对话中最容易培养起来,教师因此必须读书,才能创设历史情境,从而吸引学生走进历史现场;才能设置教学悬念,从而吊足学生胃口;才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同时,教师不能忽略一个现实,那就是学生喜欢读书,这是师生之间交流绝好的契机。教师要调查学生喜欢读什么书,读了哪些书,然后尽可能读这些书,这样就可以找到很好的话题,即“共同语言”。“我在20年的读书生涯中见得太多了。比如讲王安石变法时,是学生推荐我读林语堂《苏东坡传》,看看苏轼对于王安石的抨击有没有道理;我准备公开课法国大革命时,是学生推荐我看林达《带一本书去巴黎》,并特意提示,他描述法国革命视角与课本不同”④,这是北京教学名师李建红的一段描述,从中可以看见师生之间因读书和交流而增生情谊的场面。

为了学生及自己不断发展而思考,进而读书,进而实践,这又是名师的读书之道。

书山有路“思”为径,通往名师的道路上,一定是理念和思想在走在最前面,为行路人指引方向。致力于成为教学名师的普通教师,要经常审问自己:今天,我思考了吗?

注释:

①何兆武口述,文婧撰写《上学记》(修订版).三联书店,2006.8:34.

②夏辉辉.成长:蝴蝶的故事.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8).

③李付堂.走出应试的沼泽地.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④李建红.读书:我的为师之道.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参考文献:

[1]陈圆圆.建国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名师研究[D].扬州大学.

[2]胡军哲.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教师如何做教研——从对历史学科名师的研究谈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

[3]李惠军.笃学行思录[M].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4]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历史教育教研室印:历史名师专业成长记,2016.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读书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我爱读书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