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中德育思想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2016-05-14陆艳萍

文教资料 2016年9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

陆艳萍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它注重人伦道德、重视人的思想规范,带有浓重的道德色彩。将传统文化融入《思修》教学中,可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熏陶作用,提高《思修》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与实效性。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教学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思想的碰撞而演变积淀下来的思想意识形态。关于传统一词,美国学者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一书的译序中提到:“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创造性想象力的沉淀。”[1]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开放包容的文化意识形态,对人类的行为有着规范制约的作用,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的道德行为。因此,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离不开道德建设的层面。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儒家、道家思想为主要文化形态,它们注重人伦道德、重视人的思想规范,带有浓重的道德色彩。随着朝代的更替,时间的洗礼,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思想精髓对于当代人高品质思想的塑造仍有不可或缺的指引作用。

一、传统文化融入《思修》课程教学的意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思修》)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它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学校教育开始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加之网络技术日渐发达,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化,学生受外来文化的日益冲击,学生思想愈发复杂。在高校大学生中,会出现对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继承与发扬的观念淡薄,自身价值观偏差、社会道德滑坡的现象。极少数学生更表现出自私自利、追求享乐主义、不顾集体利益、不讲诚信,不求奉献、缺乏理想信念与追求、意志力薄弱等问题。这种道德的缺失、落后思想的滋生、个人主义的泛滥严重阻碍了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长期下去甚至会影响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理念需要我们继承,并将其创造性地转化发扬。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与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提高当代大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认知度,进一步有效通过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这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视角与实现途径。《思修》课程是面向大一新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大一阶段,学生刚刚步入校园,正处于塑造自身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我们可以借鉴利用好《思修》课程这个平台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用文化的力量充实学生的思想,切实培养在校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传统文化中德育思想与《思修》教学内容的融合

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修》教材为例,纵观整本教材的教学内容与我国流传千百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有不谋而合之处。《思修》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修养教育及法律常识几大块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文化德育思想融入教学内容中,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这不仅可以增强《思修》课程的趣味性,而且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实效性。

(一)执著的理想信念。

志向,是一个人的人生发展方向,是一个人为之努力奋斗的理想追求。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志向非常重视,认为“有志者,事竟成”,孔子有言:“三军不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诸葛亮文集中也有记载“志当存高远”,都说明了志向对一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应当尽早立下高远的志向。在众多的古典诗词中,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信念的追求。王勃《滕王阁序》中写道“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陆游的“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做鬼雄”(《书愤》),雄心壮志是有志青年的标志,不管人生路途怎样坎坷,他们都有孜孜不倦的人生追求。

传统文化中不仅告诫我们树立远大志向的重要性,更强调踏实行动是实现理想抱负的关键因素,老子告诉我们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屈原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经典名句。实现理想的路途布满荆棘,但不能失去坚持探索的心态。古人用他们的思想与行动向世人呈现出执著的理想追求,这也给我们当代大学生以启示与警醒。

(二)忠贞的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核心所在,是国家稳定与发展的主旋律,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变的主题之一。国家的建设、稳定发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爱国诗人屈原,在他的著作《离骚》中表明“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定态度,并在理想破灭后孤身投入汨罗江以践行自己的誓言;南宋民族英雄岳飞,虽被奸人陷害,但决不妥协,最后慷慨就义,留下“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壮丽诗篇,宋代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节;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责任感,等等。这些诗句都彰显了古代爱国人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伟大情怀,其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后人世代传颂,古人现实的爱国情操、鲜活的例子对高校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富资源。

(三)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周易》中有记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要效仿天地运行那种刚强坚韧、永不停息的精神。“自强不息”的深刻内涵必须包含坚韧、忧患的意识。“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地道的宽广浑厚寓示着做人讲求的是宽厚仁爱,遵从的是人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提倡主体的自我完善。“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清代学者金缨有言“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息”,都强调了自强不息对个人自身修养、自我完善的重要性。《孟子》记载“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一个人要想成就大事,一定要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炼,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锻炼意志,磨炼心智,增长才干,担当大任,这些经典古训也教育当代学生要增强摆脱逆境的能力。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精神也是我们民族蓬勃发展的动力。结合这一基本精神实质教育大学生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道路上要不畏艰险、勇于拼搏,在不断进取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传统文化中德育思想在《思修》课程中的应用途径与方法

将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有效地贯穿于《思修》课程中,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运用多元化的方式发挥传统文化在《思修》课堂的文化熏陶功能,提高思修课的课堂魅力。

(一)教学内容丰富化、专题化。

《思修》教材内容理论性强,大多以讲述为主,教师应根据本校学生的思想特点,结合实际,将本课程内容与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融合起来。教师可采取专题化的教学模式,根基于教材,但又超越教材的局限,灵活运用教材内容与传统文化的相似点,采用专题化的方式讲授,例如:在讲“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这一章节时,因这一章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提升其爱国情怀,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可将这章内容划归为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利用古代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爱国英雄先进事迹、表达浓烈爱国志向的诗句作为支撑教学材料,深刻剖析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爱国主义思想,引起学生内心的悸动,思想的共鸣,将教材内容丰富化、通俗化、简易化、情感化。

(二)课堂教学方法多元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授课效果不佳。在《思修》课堂上,教师应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有效性。可以采取讨论法,如:为什么我们传统文化中诚信如此重要,现代社会“诚信”对我们个人、企业、国家起着怎样的作用?围绕诚信这一主旨,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古今关于诚信的先进事例、经典名句和反面例子加以陈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树立自己的观点,加深对诚信的认识。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影音、图片等直观材料向学生演示。教师讲授道德一章时,通过观看《感动中国》运用现实生活中身边的道德模范事迹对学生更有影响力与说服力。

(三)注重教学实践,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实践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它能对课堂理论教学起到强化作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具有优秀传统文化德育思想教育的基地。如: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东南革命烈士陵园等强化爱国精神。带领学生参加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让他们在参与社会实践中汲取精神的力量,感悟生命的意义,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实现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效果的统一。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思想博大精深,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思修》课堂,引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重视,真正借鉴《思修》课堂这个平台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促进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爱德华·希尔斯.傅铿,吕乐,译.论?摇 传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2.

[2]冯秀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题教学模式建构及其内容整合[J].教学与研究,2013(6).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