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几多归鸟几多情

2016-05-14蒋金陵

文教资料 2016年9期
关键词:陶诗田园生活醉人

蒋金陵

摘 要: 陶渊明诗歌中的鸟有多种类型充当了多种角色,但每一次对鸟的描写,都是陶渊明内心深处情感的表达,那翼翼归去的飞鸟承载着的是复杂的感情,这里面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有少年诗人对仕途的追求,有晚年诗人对自己白首未成的感慨,而这情感全部寄托在了飞鸟身上。

关键词: 鸟 陶渊明 寄托

“陶学”自1985年钟优民先生提出以后,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对于陶渊明的研究历来有不同的说辞,可知对于陶渊明的研究确如盲人摸象,本文从陶渊明诗中“鸟”的这一意向出发,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分析陶渊明复杂的人生和情感。

一、君当恕醉人

生活在晋宋之际的陶渊明也许习惯了那些杜康陪伴的日子,这是社会风气,抑或是性格使然?我想,大概是两者皆有之的。遥望过去,漂泊于历史的尘嚣之外的,是那个“闲静少言”的身影。他是梁启超口中的“江西文学第一人”,在“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然而在历史的大浪中,他又真的能够做到不喜也不惧吗?我想,如果诗人真的能够释怀,何苦还为自己辩护道:“君当恕醉人”?鲁迅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确凿。”①那么陶渊明为何要发出“君当恕醉人”的呐喊?

古来圣贤往往与酒结缘颇深,想来与酒可以解忧这一说法逃脱不了干系,这样说来陶渊明的“醉”是有理可探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场嗜酒、清谈的盛宴,也是一场思想文化的盛宴,那些“怪诞之人”像是约好了似的纷纷赶来。等到了陶渊明所在的晋宋之际,社会动荡依旧,人心惶惶依旧。再加上魏晋门阀制度,让原本动荡的年代变得形若枯槁。说来陶渊明的家族不是草芥,在《命子》一诗中,他按照当时社会中的门阀观念叙述家族的历史,赞扬他的祖德宗功:“悠悠我祖,爰自陶唐。邈为虞宾,历世重光。”“陶渊明可考的直系祖先只有陶侃,以及侃父吴杨武将军陶丹。”②“但是陶侃作为南方寒素而因军工置身显要之位,与当时处于政权中轴和文化优越位置上的门阀士族始终是隔膜的。”③陶氏一族,从陶侃之后地位下降,陶渊明的父亲没有出仕做官,因而到了陶渊明这一代则完全以寒素士人自居。颜延之在《陶征士诔》一文中说道:“爵同下士,禄等上农。”由此陶渊明的社会地位可想而知,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渊明怎能不借酒消愁?

除了生活在社会的夹层中,还有一个让他久久不能释怀的原因是他坎坷的仕途。鲍照的“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无奈地诠释了带有先天性质的门第之说,而如果这种先天的门第是陶渊明生命中不可逃脱的宿命的话,那么他曲折的仕途就成了其心头无法述说却哽咽于怀的心事。“游好在六经”的渊明,一直是儒家文化虔诚的信奉者,诚如梁启超的评论:“须知他是一位极严正,道德责任心极重之人。”④渊明的读书,既不为清谈,又不为穷经。他只觉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尽管不少学者认为陶诗中具有道家的思想,可是他最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在儒家身上的。年少时,他有“少时壮且厉,抚剑读游行。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的豪情,可五次出仕,都与自己理想中的样子相违背。于是他索性做一位躬耕于田垄间的劳动者,与百姓把酒话桑麻,言笑无厌时。可是田园生活远非他想的那么简单,他依旧时常挨饿受冻,需要接受邻居的施舍。于是,归田九年后,在痛苦和矛盾的拉扯中,渊明又一次地感叹: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由此,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道“性嗜酒”,“造饮辄尽”他始终以酣觞赋诗为乐。但是他也常期在必醉。在陶渊明的生命中,酒是他的知己,他的诗和他的酒“打成一片”⑤。可是倏忽之间,让人也不得不为这个醉人感到哀恸,除了喝酒外,他还能做些什么呢,在历史的宿命中,对于饮酒赋诗之外的一切事务,他都觉得力不从心,除了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之外的一切都让他无所适从,呜呼,难怪他让君要恕醉人。

二、醉人独惜鸟

花鸟鱼虫,多是历来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他们或借之抒怀,或欣羡咏之,生活在风雨飘摇的国度中的诗人,总是能在自然中找到一些寄托,而对于陶渊明来说,最快乐的事能够在稻香果甜的田园生活中找到托和知己,于是他用诗歌表达,现有陶渊明诗集中直接提到的鸟字有20次,且每次鸟的“角色不一”,或是群鸟,或是孤鸟,或是归鸟。其实每一次的鸟都代表了诗人不同的心情,总的来说,陶诗中的鸟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类:

(一)任飞的高鸟

年少时的陶渊明有不少抒发自己壮志的诗文,可以说,这种高鸟就是陶渊明少年时代的缩影,它们向往飞到更广阔的天地,在那里自由地展翅。在《杂诗八首》(其五)中就有翱翔于天空中的高鸟形象“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即使是到了晚年归田以后,在他“理想与现实”⑥之间的矛盾中,依然可见他欲得同道人之心的抱负,由此,渊明看“灵凤抚云舞”,听“神鸾调玉音”⑦。

那些可以在天空中翱翔的高鸟诚然是让陶渊明羡慕不已的,可是这些高鸟在陶渊明的诗中不仅是自己心向往之的对象,更是代表着诗人道之所存的图腾。《连雨独饮》创作于诗人四十岁的时候,当他在诗中感叹:“黾勉四十年”时,羡慕的依然是可以“须臾还”的“云鹤”。那《山海经》中的灵凤、神鸾,这些与渊明所求之道不谋而合的图腾,代表他执著的道义追求。

(二)林中的飞鸟

梁代的钟嵘在《诗品》中给陶渊明加上了一顶“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桂冠。诚然,陶诗中有不少是描写田园生活的。在闲适的田园中居住,怎可少了与大自然亲昵的机会?况陶渊明本就是一个“性本爱丘山”的人,所以,“悠然坐南山”的诗人定不会将自然中的山水花鸟搁浅,于是诗人毫不吝啬地写了许多自然中的鸟儿,他们是灵动的精灵,也是诗人仕途受挫后的寄托。“鸟哢欢新节,泠风送余善”⑧,诉说的是一只归田后欢快享受田园生活的鸟儿,可以看出此时的陶渊明是满足和幸福的。“羁鸟恋旧林”(《归田园居一》)中的鸟代表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中的鸟儿代表着诗人归田后的孤寂,诗人在这里又写到恬静的环境,不禁让人联想到归隐后的诗人在破旧的茅草房中一个人生活的困境,有种门可罗雀的苍凉感。其实在诗人的归隐生活中并不都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那种混合着落日光影的闲暇生活,在诗人的生命体验中只存在了几年,归隐后,诗人还是遇到不少的不如意,尤其是在他的茅草屋遇到一场大火以后,他的生活再度陷入窘境,所以《五柳先生传》中所说的那个性嗜酒的醉人,每每吃酒,还需要邻居的施舍,这时那种班班翔鸟,寂寂无行的日子,可想而知。

林中的飞鸟代表了陶渊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正如诗人自己所说:“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饮酒》十七)往日的种种都已过去,在“觉今是而昨飞”后,陶渊明向往的还是“暧暧远人村,依依虚里烟”的生活。

三、翼翼归鸟载遗情

从陶渊明所偶刻画的“多种性情的鸟”可以窥探出陶渊明内心的复杂和矛盾,这种矛盾是要依托当时的社会背景和陶渊明自己的生命经验的。作为一个从小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人,到最后竟全然不顾礼节的束缚,每天喝到酩酊大醉,我相信,这绝不是诗人心中所想的。由此,面对尘世的喧嚣和浮躁,陶渊明选择用近乎自然的笔调,一语自然万古新,奠定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渊明则如秋潭月影,澈底澄莹,具有古典艺术的和谐静穆。杜甫还不免有意雕绘声色,锻炼字句,时有斧凿痕迹,甚至有笨拙到不很妥帖的句子;渊明则全是自然本色,天衣无缝,到艺术极境而使人忘其为艺术”⑨。

可是,“收入《陶渊明集》的一百三十多篇诗文中,以描写农村景色和田园生活的作品只有二十多篇,仅占其全部诗文的百分之十五左右”⑩。我们不能简单或笼统地将陶渊明的思想定义为追求恬淡的田园隐逸生活,鲁迅先生在评述包括陶渊明在内的中国隐士曾尖锐地指出:“那些文人诗翁,自称什么钓徒樵子的,倒大抵是悠游自得的封翁或公子,何尝捏过钓竿或斧头柄。要在他们身上赏鉴隐逸气,我敢说这只能怪自己糊涂。”{11}鲁迅的这段话寥寥数语便深中要害的将士大夫的归隐之事指明。犀利之余,却为我们思考陶渊明指明了一条新道路。

百年以来,许多学者都沉醉在陶学中不能自拔,在国外,陶学的研究促进了两国之间的交流,罗曼·罗兰在写给梁宗岱的回信中称赞陶诗道:“我发觉中国的心灵和法国两派心灵中许多酷肖之点。这简直不能是我相信那种人类学上的元素神秘的血统关系——亚洲没有一个别的民族和我们的民族显出这样的姻亲关系。”(梁宗岱《诗与真二集》)在国内,梁启超、鲁迅、陈寅恪、朱光潜、李长之等20世纪的公认大师在陶诗的研究上都深有造诣。近者,袁行霈、钟优民等大家也在陶学领域深有建树。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对陶渊明的思想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陶渊明的作品常读常新,到今天,没有谁能够完全地读懂他。诚如顾随先生所说:“读陶集四十几年,仍时时有新发现,自谓如盲人摸象,陶诗之不好读因其人不好懂。”(《顾随诗词将记》)

我想,尽管品评陶诗的大家有很多,对于陶渊明始终想表达的感情多是见仁见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陶渊明,有人研究的是陶渊明,有人是在品读陶渊明的过程中研究自己或者整个社会也未尝不有。

诚如吴云先生所说,陶渊明的思想是矛盾的,那翼翼归去的飞鸟承载的是复杂的感情,这里面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有少年诗人对仕途的追求,有晚年诗人对自己白首未成的感慨,而这几多的情感全部寄托在那几多的飞鸟身上。

注释:

①鲁迅.“题未定”草.

②钱志熙.陶渊明传.北京:中华书局,2012:14.

③钱志熙.陶渊明传.北京:中华书局,2012:16.

④钟书林.陶渊明研究学术档案.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4.

⑤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45.

⑥吴云.吴云讲陶渊明.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33.

⑦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二.

⑧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一.

⑨朱光潜.诗论.北京:中华书局,2012:255.

⑩刘继才.陶渊明诗文译释.吉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1986:5.

{11}鲁迅.隐士.

参考文献:

[1]钱志熙.陶渊明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吴云.吴云讲陶渊明[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

[3]朱光潜.诗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2.

[4]刘继才.陶渊明诗文译释[M].吉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

[5]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猜你喜欢

陶诗田园生活醉人
迎着春天醉人的风
晚明陶诗评点研究
田园生活
山林石屋,北京城边的田园生活
苏轼和陶诗研究综述
年味浓郁醉人心
陶渊明诗歌意象的张力
春光醉人
试论儒家“乐”文化对陶诗的影响
椁朴的印尼田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