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研究

2016-05-14吴杏芳

基础教育参考 2016年9期
关键词:教导处课程标准评价

吴杏芳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小学阶段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意见》(沪教委基〔2013〕59号)文件精神,结合《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注重学生习惯、兴趣培养,奉行“健康第一”的理念,我校在低年级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进一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

一、分层分级管理,保障工作全面推进

1.组建管理网络

形成“校长室—教导处(政教处)—年级组(备课组)—任课教师”工作团队。成立了以陈伟平校长和张红卫书记领衔的民乐学校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领导小组,以陈国红副校长为主要负责人员,学校教导处、政教处成员以及一年级年级组长组成的工作小组。

2.制定培养目标和内容

目标就是以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为抓手,着重培养学生的习惯与兴趣,结合学校的“每天活动一小时”“阳光体育“以及”大课间活动”等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保障全体学生接受公平且高质量的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加强小学与幼儿园课程的衔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小学学习生活。

3.制定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推进方案

由教导处主抓此项工作,学校政教处、大队部协助开展家长开放日,向家长宣传普及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两处研讨工作分月推进,制定了每月推进主题、内容及家校互动等工作。

4.组织开展专题推进活动

组织召开“零起点,回归教育本源”为主题的专题会议,及时传达市教委的视频会议精神和内容。要求分别以年级组、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分层研讨,制定年级组工作方案和语数英三个备课组推进方案。政教处组织召开“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一年级新生家长会。教导处与政教处联合组织开展系列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家长开放日活动。

二、注重健康快乐,保障工作稳步推进

1.设置入学准备期,让孩子平稳过渡

教导处要求各备课组认真学习市教委关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精神,根据我校实际制定推进方案,设置四周学习准备期。班主任从“我爱我校”“我爱我班”“礼仪规范”“争当卫生小标兵”等方面进行教育。任课老师,尤其是语数外三门主课老师,在课堂上着重对学生一些学习习惯的训练,从“学习习惯”“课堂表现”等方面观察训练学生,并根据学科特点设计一些游戏,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克服从幼儿园到小学的不适应,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设计合理的评价表进行反馈。重视学生的成长规律,做到心中有学生,重视形成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科教育水平。

2.基于课程标准,稳步开展教学

(1)认真依据课表确定教学目标

以备课组为单位,认真制定课时计划,研讨教学内容,每周定时进行教研活动,明确实施要求。让每位教师的个人经验与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内容和要求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团队作用,围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习惯、丰富经历、探究体验、表达交流等要求,根据学生实际,转变教学行为,让课堂效率最大化,让年轻教师学习到切实有效的方法。

(2)落实教学管理

教导处要求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及要求,不随意加快教学进度和打乱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差异,采用分层教学,主要采用小组活动、游戏活动、比赛活动、表演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课后分层主要是关于知识点的过关,由于学生学习情况的差异,对于基础教学内容要求全体学生掌握,学生依次过关,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也可以采用免过关和优秀学生帮助过关等形式,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教学,让一些薄弱的学生也能跟上大部队,帮助他们克服畏惧小学生活的心理,还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3)严守课标底线

严格控制作业量,一二年级坚决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教师认真设计口头作业,作业注意分层和个性化;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不进行书面测试。

(4)深入开展各学科的专题研讨活动

我们先后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小学数学低年级概念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开展“基于课程标准,关注教学过程”小学英语研讨活动;开展小学自然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专题研讨活动;开展小学语文“基于证据的阅读教学研究”研讨活动,通过研讨活动,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刻意拔高,不赶进度,不超前,不扼杀学生兴趣,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3.落实课标,合理评价

(1)注重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

根据市教委精神,学校要求教师注重学生课堂表现、探究活动、社会实践、作品展示等表现性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各类考查情况的记录。语数英学科都设计了符合课程特点和本校特色的评价体系,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实施多元评价,探索学年、学期等阶段性评价。

(2)采用等第制和评语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对学业成绩、学习表现、学习动力等评价结果采用等第表达。在语文、数学、英语三大主要学科上呈现出了“等第制评价”最完整的框架。参考了绿色指标,将学科基础素养分为知识技能、综合实践、学习兴趣三大板块,又分别根据各学科特点为每门学科设置了多项观察量表和记录工具,如语文分为积累、阅读、表达、实践、作品、展示、听说等标准;数学分为计算掌握、概念理解、综合应用、实践拓展、数学表达等标准;英语分为听力、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写话、语言实践、合作、语用、习惯等标准。

(3)家校互动,让等第制评价更有效

一是设计课堂观察量表及家校互动本。在第一个月分别给家长发放了对学生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课堂观察表,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表现情况;每天回家作业记录本上的家长老师互动交流以及校讯通、QQ群的交流,也让家长能够即时了解孩子在校情况,缓解了家长的忧虑,对有些家长持有的“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错误观念也能有效破除,让家长明白减负、人才培养都是长线工程,不是一场靠抢跑就能“步步领先”的比赛。

二是家长会、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走进学校和课堂。开学初,召开了一年级新生家长会议,会上向家长介绍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按照计划,一学期共设置了五次大型家长开放日,分别是家长观课2次,“周周演”1次,大课间开放1次,“小红星入队”1次。家长参与活动后进行问卷、与学校管理部门面对面交流等,也能加强家校教育的一致性。评价结果采用等第表达,这项工作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三、注重与学校其他工作整合,

保障工作富有特色

青少年的成长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我校以“健康第一”“达标争先”和“每天锻炼一小时”为培养目标,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健康、快乐地生活。我校结合了一些特色工作来践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

1.阳光体育活动人人参与、个个争先

我校在一二年级开设了轮滑课、击剑课,保证了每名学生至少掌握两项日常锻炼的运动技能。在每节课的训练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坚强和友爱的精神,增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活力与吸引力。

2.大课间活动保质保量

每天半个小时的大课间,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跑步、踢毽子、跳绳等,并以班级为单位,展开竞赛活动,鼓励学生主动配备其他体育运动用品,学会多项运动技能。

3.搭建周周演活动舞台

“周周演”是我校的一个传统项目,丰富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学生方便这个舞台上彰显才艺,提升自信心;也有利于教师全面评价每位学生。

4.小红星儿童团入团仪式

“时刻记住五个爱!”“准备加入少先队!”在少先队员、共青团员的祝福声中,戴着鲜艳绿领巾的学子们在增强责任感和荣誉感的同时,懂得了长辈们所赋予的使命感。

这一学期通过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推进,教师和学生的状态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在改变,他们从以往的“传授型”逐步向“引导型”“启发型”转变;教师的知识结构在改变,学生提出问题,不仅需要教师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有其他领域的知识;学生也在改变,学习的方式和渠道也有了一定的自由度,学生的学习兴趣、质疑能力、解答问题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激发;家长的态度更是在改变,从最初的忧心忡忡到后来的坦然接受,再到目前的热心支持,正是由于家长看到了“等第制”对学生知识和技能更为确切的测评和建议,他们才能够更为清晰地了解到自己孩子的优势和不足。基于这几方面的改变,我们觉得此项工作很有意义。虽然在边实践边思考中积累了一些工作方法,但是我们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研究和完善。践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 甘 璐)

猜你喜欢

教导处课程标准评价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对“慢孩子”,评价更应柔情
对“慢孩子”,评价更应柔情
教导处在哪儿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加强教导处建设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