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高三学生合作研讨动力的几个维度

2016-05-14刘廷平

亚太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合作小组

刘廷平

摘要:高三学生面临大量宜合作研讨的问题,但合作热情却往往不高。教师可通过升级学生合作的利益观和友谊观,帮助建设更优化的合作团队,精进其合作的技能,提升他们合作中的决策能力,来激发合作研讨的动力。

关键词:合作动力;利益观和友谊观;合作小组;合作技能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033-02高三学生由于全面的复习和大强度的练习,会显露出学业上存在有大量问题,但各自面临高考升学的巨大压力,自认为搞懂了的学生往往出于担心自己的时间被挤占,或出于减轻竞争压力而选择保守等考虑,合作意愿不强。未搞明白的学生往往因为难以概括描述出自己的问题,而出现想问却发不出问,终于囫囵地去问又往往遭致不耐烦或嘲笑等,导致合作积极性也不高。再加上个别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观念偏颇和对成绩优劣学生的亲疏不同,更加使得高三学生合作学习的动力不强。而合作学习已被证明是更为有效的学习方法,那么如何有效地激发高三学生合作研讨的动力呢?

一、升级合作的“两观”

1.利益观

合作的基本出发点和最重要的推动力都源于“合作共赢”。合作各方都必须要能从合作中获得想得到的“收益”,否则合作将难有深度和质量,甚至形式上的合作都难以为继。

合作学习的收益最明显与最直接的当是学术水平的提升。不懂的人通过合作搞懂,其收益是显而易见的。已经搞懂的人可以把为别人作指引与辅导,转化成一个检验自己理解准确度与深度的机会、促成自己去变式思考甚至产生技巧与灵感的契机、通过亲历别人的危机而反观自身以避免重蹈覆辙的良机。因为在为别人作辅导的过程中,时不时会发现逻辑推演或引证证据上会出现让讲解者自己“心虚”的地方,在试图“忽悠”别人的过程中将会广泛联系相关知识以求快速破解当下危局,并不断对新的引用与论证进行内在的评估,“事后”又会急切地去研究以消除“心态失衡”的痛苦。若未出现这种失落,则既会让讲者在理解正确度上增添信心,又可从辅导懂别人所花的时间多少上判断自身“巧”的程度与进步,还可在与顽固的错误认识交锋的过程中促进判据的提纯优化和判断灵敏度的提高。“势均力敌”者通过合作可以产生彼此都无法单独获得的成果,即所谓“1+1>2”的效果。

合作研讨的收益还包括合作素质的提高。如合作目标的合理预期、合作对象的理性选择、合作技能的正确运用、合作过程的相机调整等。它能创造与不同个性的人相处的机会,以及为不同性质的事工作的机会,它能让人感受到“主观为别人而客观却利了自己”和“主观为自己而客观却利了别人”的和谐。它能为促进个体多种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如情绪调控、意志锻炼、习惯矫正、风格形成等提供大量训练机会。

依据自身的需要主动发起合作,可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

2.友谊观

合作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攻坚克难,或为帮别人克服困难而绞尽脑汁,或为促使别人深度自检与反思而故意善意地多向刁难等等,让各方都成为同一段故事中有鲜明特色的主人公,并能在此过程中生动地体验到相互关联的角色体验,发生情感上的交互作用,产生情感谐振,必定能促进友谊的生成与发展。

响应别人的合作就体现了友谊,善于响应和调控与别人的合作,不但能提升友谊,还能为自己赢得一些难得的发展机会。例如,就巩固知识而言,讲一遍的效果远胜看一遍。

二、优化合作的团队

高三学生在学业上遇到的问题大多数情况下都有人已经不是问题,所以研讨应更多地体现为两人合作,确有难度时再谨慎引入第三人,以避免多人共同研讨时总会出现旁听者的角色,而不能确保每个人的智力高水平地活动,若研讨时的智力运行如吵架时抓“话辫子”般灵敏准确,情绪投入如吵架般专注,其效率自当不低。高三学生学业基础水平差异是很大的,各自的目标追求也是不一样的,在对待同一问题时所持的态度自当应有差异,对问题解决追求的结果层次和过程速度也应该允许存在差异。这些都要求在合作内容与合作过程上应有一定的弹性,因而在确定合作对象时需要有较高的自主选择性。

就近结合占有空间便利。在以座位邻近为主原则下组成的小组中,学生彼此间的情况都很熟悉,可要求学生在合作时宜根据自身状况,选择从最有利于本次目标实现的同学作伙伴开始。

若能打破空间束缚,从情感亲密度出发,号召学生一定要为自己找到三个层次的最亲密的最理想的合作伙伴:比自己高明得多的、和自己差不多的、比自己弱得多的。比自己高明得多的伙伴可以快速为自己解决疑难,或针对性地提供方向性建议;和自己差不多的可以让合作进度更符合自己思考的节奏,可以让自己更加全面地经历全部思考过程;比自己弱得多的可以让自己担当“老师”的角色,作为自己成果的试验场、展示场。然后根据多次合作中各层次首选伙伴的人缘状况和时间允许度,逐渐给每个层次建设出一个人选梯队。这样就能保证每次合作能快速发起,高效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高不高明并不是看总成绩,而应是学科或学科某部分内容的认知程度、体验深度。譬如,就高中物理两种传动方式的认识而言,会熟练修自行车的同学通常就比只学理论的同学要好得多,也就是说总成绩最后一名的同学依然可在某些方面作为第一名的“高明层次”的人选。

三、精进合作的技能

合作的成员可分为发起方和响应方。发起方肯定是期望从合作中获得最大收益,而如何让响应方在合作过程中也尽量受益,关系到合作的质量和合作关系的持续,所以,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交流沟通与正确表达、合作情感的维系与促进、合作过程简要的预案设计等合作技能需要不断精进。

发起方多是求助的一方,那么首先要评估问题相对自己的难度和解决它允许花费的时间,若难度较大或时间紧张,则宜直接找比自己高明得多的,若难度不很大而时间充足,宜首先找和自己差不多的,若目的是检验或巩固自己的理解,则宜直接找比自己弱得多的。

如何让响应方不觉得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发起方在问题和问法上做一些加工。事先概括出自己的懂和不懂,对简单问题可开门见山地要求答案,对复杂一点的宜以“请帮我看看这样想哪里出了问题?”或“我觉得可以这样这样,但是却发现出现了什么问题”之类的语句去请求协助,让对方能快速明白你的目的和现有水平,并据此选择他认为最佳的方式来回应你。这样既能让响应方在此期间快速进行相关知识的整理与巩固,又能增添其信心和自豪感,合作的心理愉悦度升高。一般不宜以“这个我不懂,快给我讲讲”之类的语句去发起合作。

发起方若发现首选对象的实际状况与自己本次的期望相距甚远,要及时有技巧地改为与另一人合作或引入第三人,即要善于变换合作对象,不要在明知达不到目的的情况下还漫长地等待。响应方要逐渐学会快速准确地洞悉别人的诉求并热情地应答,逐渐学会直接对准目标发力而不要过分热情的不分巨细,要逐渐总结应答关键点,要善于运用交互问答式研讨,对明显超过自身施助能力的要真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无力或者提出建设性建议,例如推荐某人或推荐某种研究方向方法等。

四、提升决策的能力

高三学生经常性面临学业问题,遇到的问题是应独立思考还是该合作研讨,需要及时决策。若该与人合作,问谁?如何问?何时问?问到什么程度?及时正确的决策能助力于学习效果的提升。

要想提升决策能力,需要经常对自己的合作经历进行评估与反思。在自己作为响应方的时候,对待同一问题应答的必要时间是否在减少?求助方反馈的效果是否在趋好?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是否更精炼?论据实例是否更具典型性?论证角度是否更具技巧性?在自己作为发起方的时候,别人的响应情绪好不好?对我的目的把握准不准?如何才能让他判断得更快更准?假若需要我现在应答别人是否会比他当时做得更好些?具体又该如何改进?

随着学生对合作价值认识的加深、正向情感投入力度的加大,合作策略与技能的提高,合作学习的组织会变得越来越容易,合作成效的正反馈效应也会越来越明显,更易实现教育的发展目标。

(作者单位:四川省苍溪实验中学校)

参考文献:

[1]蔡静.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合作小组
农村初中英语“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班级管理中组建合作小组及运行合作机制的研究
基于特质分析的小组分工与座次研究
高中学生合作小组建立与运作的基本原则
中职生自己动手制作应用文写作模板的教学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