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课堂如何确立教学立意

2016-05-14黄倩雪

亚太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黄倩雪

摘要:教学立意是一课的灵魂,能否确立合理的教学立意,对三维目标的达成、学生的发展等都尤为重要。本文基于笔者对部分高中特级历史教师的教学案例研究,自身作为高中一线历史教师的教学实践,并结合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确立历史课堂教学立意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立意;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032-01我们常说“一课一中心”,教学立意实际就是统领整节课内容和精神的中心,是课堂的灵魂所在。目前学界关于教学立意概念的观点颇多,尚无统一定论,但一般可以认为教学立意“是指通过历史学习,学生汲取的超出知识层面的历史智慧、经验、教训,掌握的历史学科核心能力,树立的核心价值观。”这是宏观层面的解释,具体到微观层面的教学立意虽在宏观解释的概念范围内,但仍要视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那么,如何在历史课堂中确立合理且有一定深度的教学立意呢?笔者通过对部分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所做的研究及自身的一线教学实践,探索出一些确立教学立意的方法,现分享、交流如下。

一、 研究课标,把握立意前提

新课改高中历史课程目标包括三个维度,分别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朱汉国、郑林教授主编的《新编历史教学论》中认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历史课程目标的核心与灵魂。学生掌握大量的历史知识是为其形成更高水平的历史思维、历史意识而服务,更是为其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而服务。因此在确立课堂立意时,教师首先要考虑该立意的育人意义何在,它是否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这方面,2015年4月在长沙市长郡中学举行的课堂教学改革优秀课例展示活动中,周禄丰老师上的《辛亥革命》复习课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辛亥革命一课的课程标准为“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课标的要求较为简单,但教师的课堂追求不能仅限于课标,只有教师在课堂教学立意和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从更广、更深的领域思考,才可能上出一节有思想、有见解的好课。周老师在执教《辛亥革命》一课时,确立了一个高远的教学立意,把辛亥革命放在了中国近代历史的长河中去认识,放在大历史观的背景下探讨,实际上回答了中国社会为什么不能顺利实现宪政,实现近代化的问题,引发了学生在课后的思考。合理的立意使这节课达到了余音绕梁之效,是一节让学生回味无穷的好课。

二、史学阅读,深挖历史内涵

做到准确解读课标这一前提,可保证我们在确立教学立意时不至于脱离教学主题内容,出现“跑题”的现象,但另一个问题又凸现出来,即“如何在历史课堂中确立起有深度的立意”呢?我认为,进行大量高水平、学术性较强的史学阅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教学立意的深度常常反映出上课教师思维的深度,思维的深度则更多取决于教师史学阅读的广度。囿于各方面的因素,身处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的历史专业著作阅读量不容乐观,在面对新课改后的历史教材,尤其是对学术前沿成果吸收较多的高中岳麓版教材时,难以对教材中相关知识作准确解释,对历史的认识、观点落后于教科书内容。这样不仅很难做到有深度的教学,甚至还会在教学中缺乏立意。阅读在确立教学立意方面的重要性毋庸赘言,一个教师除了平日持之以恒的阅读外,在具体到想要确立某一课的深度立意时,更要在备课时参阅大量相关书籍,而非局限于教材与教参。我在准备岳麓版必修Ⅱ《社会主义模式的建立》一课时,曾参阅过特级历史教师郭富斌关于本课的课堂实录,让我感到震惊的是:郭老师在课堂实录后附上的与课题相关的主要参考书目,除去论文,专著数量竟达60余本!郭老师在备课时惊人的阅读量就是为了寻找一个适当的立意,围绕立意选择恰当的史料。可以说,教师对一堂好课的追求,也体现在对课堂立意深度的追求上。

三、集体智慧,探索最优方案

教师在备课时,最先思考的问题一定是“为什么教?”实际上就要解决教学立意的问题,确定教育主题。通过研究课标,以及大量的阅读,结合教师个人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可初步确立一个立意。但具有学科专业素养,特别是针对某课相关内容阅读过许多专著的教师最终确立起的立意就一定很好呢?答案是否定的。个人无论教育教学素养多高,教学经验多么丰富,其在确定立意时都难以避免思维发叉,出现偏差的情况,此时,动用集体智慧就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有课堂教学立意的初步想法后,应多与教研组的同行探讨,多向专家请教。现为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徐赐成曾谈到其在中学赛课时准备《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一课的过程,在阅读了大量书籍,认真研读教学内容后,挖掘出了“对人的幸福的追求”的教育主题,但心里仍不够踏实,特别通过当面或电话请教了多位专家教授。我在参加重庆市渝北区卓越课堂暨义务教育“1+5”展示活动时,执教岳麓版必修Ⅰ《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一课,便深刻感受到了教研组集体智慧的重要性,在教研组同事的帮助下确立出“宪政精神”的立意后,也特别电话征求了大学老师和现任教于全国各地不同中学的大学同学的意见。

一课不可无中心,不可无灵魂,一节课若无立意,再丰富的学生活动,再精妙的教学技巧都将变得空洞无物。目前,课堂立意的相关问题已愈发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涌现出各类研究成果,令人欣慰,但也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以使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成效再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1]朱汉国、郑林.新编历史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徐赐成.公开课: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7).

[3]郭富斌.岳麓版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第14课《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实录[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10).

[4]何成刚、代宁华、沈为慧.史学阅读与教学立意(上)——以“隋朝的灭亡”微课设计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2).

[5]周禄丰.转换角度,拓宽视野——对《辛亥革命》复习课的思考[J].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选考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随想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