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场问题的简化策略

2016-05-14王宇阳

学周刊·中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规律

王宇阳

摘 要:通过对不同种电场的场强(E)和电势(φ)等概念的研究,结合中学物理电学知识,得到电场所含物理量的规律及相互关系,从而得到解决相关物理问题的简便方法。

关键词:电场问题;简化策略;规律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6-0242-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6.157

一、一个点电荷形成的电场

众所周知,一个点电荷形成的是非匀强的电场,其电场强度(E)和电势(φ)大小的分布规律有其自身的特点,点电荷的电场线总体分布呈“球心放射状”。电场矢量的方向既为电场强度(E)的方向,又是电场强度减弱的方向,同时也是电势(φ)降低的方向。

由点电荷场强公式以及电势公式作出φ-R图像,见图1所示。

图1中,R为电场中某点到场源电荷Q的距离,则有,即图像在该点切线的斜率等于电场强度(E)。

过点电荷的横切面上,电场的电势用等势面表示见图2,同一条虚线上电势相同。若场源电荷为正,则φA>φB>φC;若场源电荷为负,则φA<φB<φC。

以正场源电荷为例,以一条电场线为一条轴R(表示与场源电荷的距离),以过场源电荷且垂直于电场所在平面的直线为另一条轴φ(表示电势高低),再引入一个新变量θ(表示在电场所在平面内,沿R轴逆时针转过的角度),作出φ-(R,θ)图像,相当于将图1中曲线绕O-φ轴旋转一周,如图3。其中:A点表示所得曲面上任意点,其坐标为 , 表示A点在过场源电荷的横切面上的位置,φ0则表示该位置电势,A点在其与φ轴共同确定的面上的斜率大小表示该位置的电场强度(E0)的大小,由此,可以求出与电势能等相关的图像。

图3电荷的电势-空间位置分布

显然,图3很直观地体现场源电荷所在平面内的电势等物理量的分布特点。利用此图,将电势的概念形象为重力场中的海拔高度,结合生活经验,就能解决抽象的电场问题。下面用案例一作进一步剖析。

案例一:

如图4示,在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已知a,b两点在同一等势面上,c,d在同一等势面上,无穷远处电势为零。甲、乙两带电粒子经过a点时动能相同,甲粒子运动轨迹为acb,乙粒子运动轨迹为adb。由此可判断( )。

A.甲粒子经过c点与乙,粒子经过d点时动能相等

B.甲乙粒子带同种电荷

C.甲粒子经过c点时的电势能小于乙粒子经过d点时的电势能

D.两粒子经过b点时拥有相同动能

解析例一:

(1)甲粒子轨迹为acb,即在c点时受电场力方向由c指向场源电荷Q,故甲粒子与场源电荷带异种电荷(参照图5模型,甲粒子在该电场中的电势能与位置的关系如图5。

a到c过程中,电场力对甲粒子做正功,甲粒子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

c到b过程中,电场力对甲粒子做负功,甲粒子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

(2)乙粒子轨迹为adb,即在d点时受电场力方向由Q指向场源电荷c,故乙粒子与场源电荷带同种电荷。

a到d过程中,电场力对乙粒子做负功,乙粒子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

d到b过程中,电场力对乙粒子做正功,乙粒子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

选项分析:

甲粒子从a到c动能增大,乙粒子从a到d动能减小,又由两粒子初始动能相等,得甲粒子经过c点时的动能大于乙粒子经过d点时的电势能;A选项错误。

甲粒子与场源电荷带异种电荷,乙粒子与场源电荷带同种电荷;B选项错误。

甲粒子与场源电荷带异种电荷,故电势能恒为负,乙粒子与场源电荷带同种电荷,故电势能恒为正;C选项错误。

a、b两点位于同一等势面上,即甲乙两粒子在从a到b全过程中的初末电势能不变,由动能定理,他们在从a到b全过程中的动能也不变;D选项正确。

答案:D

二、两个(或多个)点电荷形成的电场

分析两个(或多个)点电荷形成的电场时,可利用电场叠加原理,得到两个(或多个)电荷形成的电场,求得有关电场强度(E)、电势(φ) 等分布的规律,进而解决相应问题。现在再分析以下例题。

案例二:

如图6,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的点电荷放在x轴上的O、M两点,两电荷连线上各点电势φ随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N两点的电势为零,ND段中C点电势最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零;B:A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零;C:NC间场强方向向x轴正方向; D、将一负点电荷从N点移到D点,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解析:(以q1、q2分别表示两点电荷)

(1)由图,q1处电势为正无穷,故q1带正电;q2处电势为负无穷,故q1带负电。

(2)因为q2右侧仍有电势大于零处,故q1带电荷量大于 q2。

选项分析:图6中φ-x图像在C点处切线斜率为零,在A点处切线斜率不为零,由图1及其结论得,C处电场强度为零,A处电场强度不为零。故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φ-x图像中,N点电势高于C,可判断电场强度方向为由C到N,C选项错误。

根据,负点电荷电势能变化情况如图7示。

N到C过程中,负点电荷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对该电荷做正功;C到D过程中,负点电荷电势能增大,电场力对负点电荷做负功。D选项正确。

答案:AD

三、平行板电容器形成的电场

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分别带等量异种电荷且点和分布均匀,正负极板之间产生匀强电场(忽略边缘效应)。电容器的电容C的决定式及定义式(ε为介电常数,k为静电常数);主要变量中,S为极板相对有效面积,d为极板间距离,U为两极板间电势差,Q为极板所带电荷量。其电路图以及产生电场的特点如图8示。

由物理课本相关内容:该电场中电场强度(E)方向处处相同、大小处处相等且都为。

如图8其中O点为两极板表示的点相连线段的中点,x表示电场中的位置,φ表示该位置的电势。图像斜率为,(E为电场强度)即斜率为该点处的电场强度E,且斜率与Q成正比 。可见图像斜率既可以直接表示电场强度E,又可以间接表示两极板所带的电量Q。现进行以下讨论:

(一)两极板所带电荷量Q不变

保持两极板带电量Q不变,改变两极板间距离d或有效正对面积S,会对电场产生以下的影响,如图9示。

①增大极板间的距离d,由公式,得两极板间电势差U增大;φ-x图像中:电势最大值增大,最小值减小,由于Q不变,图像斜率不变,即tanα=tanβ=不变;

②减小极板间有效正对面积S等效于1中增大极板间距离d;

③减小极板间的距离d,由公式,得两极板间电势差U减小,φ-x图像中,电势最大值减小,最小值增大,电量Q不变,图像斜率不变,即tanα=tanβ=不变;

④由于,增大两极板有效正对面积S时,等效于3中减小极板间距离d。

(二)两极板间电势差U不变

保持两极板间电势差U不变,改变两极板间距离d或有效正对面积S,会对电场产生以下的影响,如图10所示。

①增大极板间的距离d,由公式,得两极板所带电荷量Q减小,φ-x图像中:图像斜率减小,即 =tanβ

②减小极板间有效正对面积S等效于1中增大极板间距离;

③减小极板间的距离d,由公式,得两极板间所带电荷量Q增大,φ-x图像中,图像斜率增大,即= tanα>tanβ=;由于U不变,电势最大值和最小值不变;

④由于,增大两极板有效正对面积S时,等效于3中减小极板间距离d。

案例三:

如图11,在平行板电容器正中有一个带电微粒。K闭合时,该微粒恰好能保持静止。在保持K闭合、充电后将K断开的前提下,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它打到上极板( )

A.上移上极板M B.上移下极板N

C.左移上极板M D.把下极板N接地

解析:

(1)由题得粒子受电场力和重力,且正处于平衡状态,即电场力和重力等大反向(重力竖直向下,电场力竖直向上)。

(2)要使粒子打在上极板,需要增大电场力,使其上移。题中前提表明两极板间电势差保持不变,符合上述讨论中(2)。 选项分析:

由图11中的分析及结论:上移上极板M(相当于过程①)会使电场力减小;上移下极板N(相当于过程③)

会使电场力增大:左移上极板M(相当于过程②)会使电场力减小;故A、C错误,B选项正确。

把下极板N接地会使N板电势由正值变为零,而M板电势不变;故两极板间电势差减小电场力减小;D选项错误

答案:B

总之,解决抽象的电场问题利用图像法代替繁杂的公式的简化策略,更加直观、不易出错,简单可靠。

猜你喜欢

规律
由简入繁 寻找规律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发现规律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观察比较 寻找规律
先找规律再解答
找出规律
巧解规律
掌握规律,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