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會企業、市場企業、公益團體互補互持

2016-05-13

澳门月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機構服務市場

提到社會企業的發展,就不能不提它與公益團體、一般市場企業的關聯和區別,社會企業由於其特有的性質,不能與公益團體、市場企業簡單等同,但卻在同一個社會中共同存在和發展。那麽,這三者之間的區別在哪裡?又該如何平衡三者之間的關係?

澳門有不少社會企業,均由社團或非牟利機構來創辦和運營。周惠儀總幹事表示社會企業介於商業營運和社會服務之間,在自負盈虧的同時還要解決一些社會問題。其與公益組織、市場企業並不矛盾,相反,社會企業受到了公益組織和市場企業給予的支持,而得到持續的發展,例如心悅洗衣房,成立初期的原因在於當時的中小企人手緊缺,這就給社會企業提供了發展的機會,成爲一個中間平臺,社會企業並不需要很大市場,只要滿足基本的運營條件即可,且需要跟市場企業緊密的合作,因為生意是來自於他們,而有關社企服務卻需要公益團體機構配合才能成事。這是因為社團之類的公益團體,爲社企提供專業的配套資源服務,例如社工、職業治療師之類的輔助,在社會企業的發展中也必不可少。

劉秉權助理課程主任對三者的關係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爲政府應鼓勵商業機構有所作為,例如鼓商業機構支援社會企業一部分營運,如社企超市運營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貨源和成本,貨源該從何而來?如果一些比較大型的市場企業作為其中一個支援點,那麼社企超市貨源就變得容易,而且與其他商店也有競爭優勢,這樣才能使這個社會企業在市場上有競爭能力。秉著這種合作模式一定能助社會企業繼續成長,甚至是最終改善盈利。

潘志明總幹事以明愛旗下的社會企業舉例,“健行社”主要為了長者出行的便利,在起步初期主要靠社團扶持,並不能達到完全自負成本,但明愛依舊堅持對其的扶持。“我們主要想通過這個項目為所有人帶出一個資訊,有能力的人和機構就需要為這個社會付出,現在澳門的交通雖然發達,但並不能覆蓋到殘障人士,儘管都是在“貼本”完成這個項目,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可看到,社會企業接受公益組織的指導和資助,填補了市場方面的空白,簡單的盈利多少不足以衡量社會企業的價值了。

謝燦霖訪問教授指出,由於政府服務無法有效地製造與傳送,以及彈性調整對個別化需求的服務,容易發生“政府失靈”的現象;而企業往往因為聚焦於利益的思維,決策較乏社會公益精神,忽視弱勢族群的需求,常易產生“市場失靈”的困境。介於兩者之間的非營利組織,則因為缺乏政府的公共資源,又不從事企業的牟利行為,非常容易受到經濟景氣對募款的影響,會逐漸的呈現“志願失靈”現象。為確保社會需求有最大的服務內涵,以政府、企業及NPO作為傳送社會服務的傳統觀念已不符社會現狀,所產生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所發展出之新型態的混合式組織——即“社會企業”,被視為未來長期而穩定解決社會問題的新體制。

猜你喜欢

機構服務市場
本刊读者服务部实用产品推荐
物业服务
2018上海服务业企业100强
外資享「國民待遇」大陸支付行業全面開放
市场观察(1)
市场观察(2)
市场观察(1)
市场观察(2)
說好了的非政權性市政機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