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

2016-05-11杨洋

广西教育·C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诚信教育教育改革思想政治教育

杨洋

【摘 要】分析互联网技术对于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开展的必要性,结合互联网优势,建立“诚信档案”体系指标,提出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模式,并阐明“互联网+”诚信教育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互联网+” 诚信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C-0110-02

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与此同时,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持续高速发展的力量之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针对近年来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高等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亟须通过辅导员推进大学生诚信教育改善这一现状。

现代大学生普遍为“90后”、“95后”,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他们利用各种网络工具进行交流、学习、生活,也会被这种虚拟化、碎片化、快餐式的互联网形式而误导,甚至使大学生形成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并最终导致诚信缺失。高等学校尤其是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如何应用“互联网+”的新契机,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地促使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刻不容缓。

一、“互联网+”——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新路径

“互联网+”其实质是互联网加一个传统行业进行发展的模式。大学生成长在一个信息爆炸的互联网高速发展时代,“90后”、“95后”高职院校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纷繁复杂,获取的信息也多种多样。通过微博、微信、QQ、校园网论坛等渠道接收的信息以快餐化、碎片化的形式渗透于校园生活的各个角落,学习生活中,学生不再是单一地通过课堂教学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渠道了解并巩固。与此同时,适当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也可以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参与度,使高职院校大学生潜移默化地了解、学习、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如何顺应大学生习惯,利用“互联网+”、“易班”进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当代辅导员工作中出现的新机遇。

如前所述,诚信教育作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关键的一环,其教育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仅仅通过时数较少的诚信教育班会进行诚信教育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具体来说,利用“互联网+”的契机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互联网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适时地将辅导员工作中的诚信教育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是教育改革顺应时代潮流的体现。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十年来大学生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中坚力量,其网络互动中占比极其庞大,大学生网络活跃人数占总人数的35%,大学生上网率为84%。当辅导员通过互联网对大学生诚信教育进行开展与深化时,学生接受的诚信教育会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同时利用互联网进行大学生诚信教育也可以使高校辅导员较为高效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第二,互联网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大学生与外界社会沟通的桥梁,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诚信教育可以让学生和“书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亲密互动。众所周知,互联网被大学生快速接受正是由于其高效的互动功能,高职院校学生通过网络媒体可以形象地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将从过去的“一板一眼”变成今后的“生动形象”。

第三,互联网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认知方式产生巨大变化重要原因之一。“任何技术都倾向于创造一个新的人类环境。”高职院校学生全新生活环境的变化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密不可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认知已经由原来的单一被动接受方式发展为全方位思考、积极参与的新型方式。高职院校学生接受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时,已经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发展为如今认同、取舍、行动的多方位接受模式。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诚信教育应当与这种认知方式的转变相结合。

二、“互联网+”——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新方法

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加上“免费使用”的互联思维,互联网席卷整个教育领域,掀起一场改革的浪潮。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契机与机遇下,高职学生诚信教育的开展可以融入互联网的诸多优势进行,并形成一套高效的、可控的诚信教育新方法。

首先,利用互联网开展高职学生诚信教育,必须在一套完整的“大数据”基础之上进行。所谓诚信“大数据”,实际上就是为每一位高职学生建立一个相对客观的诚信档案,诚信档案主要包括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等诚信记录,这些诚信记录的数据获取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收集,例如可以开发简单的应用程序、建立校园网诚信板块、微信诚信档案工作平台等,建立客观、全面的学生诚信评价体系,并逐步形成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互联网+”诚信档案。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路桥系辅导员队伍通过多年工作经验与探讨,加之听取学生代表意见,初步建立带有项目权重的诚信档案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中计分方式可以通过与小型内嵌APP、微博、微信、“易班”等互联网互动软件对接而实现,诚信档案尽量保证公开、公平、公正,并定期进行更新,但由于研究时间较短,相关经验尚浅,这一体系的落实与完善须进一步改进。

“诚信档案”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学习、生活两个一级指标及其各部分的二级指标。学习方面相关指标包括:加分项——学习突出表现、课堂突出表现、遵守课堂纪律、“无手机课堂”等相关院系活动对班级及个人的表彰等;减分项——考试舞弊、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等纪律问题、课后作业未完成、实验实训课不按标准流程进行等。生活方面相关指标包括:加分项——“宿舍文化节”文明宿舍成员、院系活动遵守相关纪律、班委打分等;减分项——“易分期”信用不良、院系及班级活动违反组织纪律、不按规定请假离校、宿舍晚归等。

其次,利用“互联网+”的优势,针对“诚信档案”进行数据分析,实时掌握高职学生诚信情况,定期开展线上线下诚信教育,并树立典型榜样。利用互联网优势进行诚信教育,要符合高职学生受媒体影响的规律,抓住“诚信教育的宗旨是以人为本,褒奖为主”这一核心。收集到的学生“诚信档案”需要通过合理的分析才能最终得出结论,设置“阀值”,对于综合评分小于“阀值”的学生采取当面沟通、微信等方式进行诚信教育,也可以定期地针对班级学生诚信教育分析结果开展线上线下班会、博客诚信教育等,因地制宜地进行诚信教育效果跟踪与深化;对于“阀值”较高的学生,需将其树立为“诚信榜样”,在互联网环境中进行宣传,必要时可以进行书面奖励。这种“诚信榜样”的树立是极为重要的,也是“互联网+”诚信教育行动中最能引导大学生诚信的方式,这种利用互联网特点与优势的、潜移默化的诚信教育,将是以往班会形式诚信教育不可比拟的。

三、“互联网+”诚信教育的应用前景

现阶段,高职院校毕业生专业技术能力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但如何评价高职院校毕业生综合素质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高职院校辅导员近年来正在探索一种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来对高职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诚信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互联网+”的机遇与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诚信教育的效果评价是长期的,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至少包括了在校期间的所有时间跨度。并且,这种诚信评价是动态的、具有长效机制进行维持的,是一种值得信赖的体系。由于处在“互联网+”行动这一特殊的发展节点,辅导员队伍应用互联网工具进行诚信教育并进行个别学生的跟踪调控显得更有利于操作。首先,企业招聘完全可以在专业技术领域的基础上全面考虑学生的“诚信档案”,分析结果并进行筛选。其次,学生奖助学金评比、优秀班干部评比、校园文化节榜样评比也都可以采纳诚信教育分析所给出的意见与建议。再次,“互联网+”诚信教育对高职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学生在校期间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光是短期的目标,在步入社会之后这种价值观更是可以成为指导学生人生的灯塔。最后,辅导员工作由于借助互联网开展,校园诚信文化也会随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互联网+”诚信教育而根深蒂固,高职院校的人文主义气氛自然也会上升到新的高度,更重要的是,高职院校的口碑的进一步提升会对整个行业乃至高等学校教育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移动政务实验室.“互联网+”引领时代创新2.0时代创新驱动发展“新常态”[J].办公室自动化,2015(3)

[2]刘书艳.谁能站到“互联网+”风口上[J].中华工商时报,2015-03-27

[3]王正平,周中.现代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4]解继丽.“互联网+”引领教育改革新趋势[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2)

[5]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6]李安庆.大学生网络诚信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7]EllenM.Harshman,James F. Gilsinan,James E.Fisher,Frederick C.Yeager.Professional Ethics in a Virtual World: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onTraditional Notions of Professionalism [J].Journal of BusinessEthics.2005.

[8]刘梦慈.网络社会诚信危机背景下的网络诚信教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9]晁婧.网络社会中的诚信问题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09

[10]张罡.基于互联网教育思维下的辅导员博客建设[J].沈阳大学学报,2015(4)

猜你喜欢

诚信教育教育改革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教育中的困境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