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三走”活动 提升大学班级管理作用

2016-05-11许枫连鹭霞

广西教育·C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活动

许枫+连鹭霞

【摘 要】以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为例,分析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活动环境以及“三走”活动对大学班级管理的作用,并提出积极开展“三走”活动、提升大学班级管理作用的“线上”“线下”两种活动形式。

【关键词】“三走”活动 班级管理 身心素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C-0089-02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精神,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激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升身体素质,并从中磨练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和拼搏精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学联于2014年初联合下发《关于深入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指导意见》,决定从2014年开始,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全面启动和广泛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三走”活动的展开,对于增强大学生体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不强、身体素质堪忧、网络依赖程度过深、宿舍关系紧张、课堂缺勤严重、心理问题突出,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通过开展“三走”活动,提升大学班级管理作用,可以有效促进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的形成,增强大学生体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一、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活动环境分析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目前在校生全部在空港校区学习生活,空港校区位于南宁空港经济区即崇左市扶绥县城,离广西首府南宁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地理位置较为偏远,但是该校区教学、生活和体育设施完备,拥有22个灯光篮球场、1个标准田径场、1个可以容纳万人的体育馆,2个露天游泳池、2个网球场,完善的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设备能够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竞赛以及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正常进行。

目前该校各级团学组织也在积极地开展一些响应“三走”的活动,如通过团总支学生会开展的“经管擂台”、“经管杯”篮球赛、气排球比赛,通过基层党组织开展的拔河比赛、户外素质拓展活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开展的风筝节等活动,目的都是在鼓励青年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但活动分散,没有统一的主题性,又由于高职学生的特殊个性,活动的参与度不高,活动积极性不够。

通过调查问卷显示,该校约67.25%的同学没有体育锻炼意识,他们并不认为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存在着重要的联系。在课余生活中,同学们将体育健身排在文化娱乐、社团活动之后,经常从事体育健身的学生仅占17.3%,超过70%的同学没有自己的锻炼计划,大部分女生的课余生活基本是购物和上网看电视,男生基本以宅在寝室打游戏为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不强、身体素质堪忧、网络依赖程度过深、宿舍关系紧张、课堂缺勤严重、心理问题突出,由此可见,在该校区开展统一主题的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促进班级管理作用提升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二、“三走”活动对大学班级管理的作用

班级是学生的“校园之家”,同学是他们的“兄弟姐妹”,班主任、辅导员是他们的“父母”。班级环境、班级管理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对他们的成长成才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三走”活动的开展,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风、班风,有利于大学生基础文明素养的养成和改良班级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

(一)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大学生在校期间,最重要的还是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三走”活动的开展,是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的保障。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大学生要搞好学习这个“大革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学会学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是靠身边的学习环境、学习风气带动起来的。

(二)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健康、积极、团结、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无疑是一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沃土。“三走”活动的开展正是助推良好班级氛围形成的一股春风。利用各种群众性体育锻炼活动,将班级建设成为一个具有集体主义、团结协作力和较强凝聚力的和睦大家庭。

(三)有利于大学生基础文明素养的养成

大学生的语言、行为、衣着、环境、秩序等,是构成文明的最基本的要素和文化底蕴,它已经成为了社交礼仪、规范行为所必须的素养,是为人的一种基本气质。“三走”活动的开展,是大学生的基础文明素养养成的重要助推器。

(四)有利于改良班级人际关系

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能让大学生化解学习的紧张气氛,更加愉悦、理智地对待学习,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三走”活动的开展,能够为处理班级人际关系找到突破口,畅通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改变交往中不良的行为,强化积极的交往方式和方法,促进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的建立。

三、积极开展“三走”活动,提升大学班级管理作用

开展大学生“走下网路、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目的是 推广快乐健身理念,让参与者在速度与激情的碰撞中分享愉悦,收获健康。在这里,我们的构思是,依托班级,通过线上、线下系列主题活动的推进,进一步提升班级管理作用。

(一)线上活动形式

随着网络时代、智能时代的来袭,大学生既是网络和智能的受益者,同时又成为了它们的“俘虏”。网络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了“宅男”“宅女”,智能手机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甘愿做“低头族”。自控能力不强、没有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自我管理意识不强的大学生,在失去了家长的监督之后,很容易沉迷网络,陷入虚拟社交的漩涡。所以,必须要有外力从源头上帮助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把他们从网络上、宿舍里“赶”出来,积极参与体育锻炼。通过在主要教学楼群和宿舍区倡导学生限时上网、启用“手机暂存袋”,打造“零手机的绿色课堂”等方式,倡议学生合理使用网络,“走下网络,走出宿舍”,去参加体育锻炼,合理规划青春时光。

(二)线下活动形式

“三走”活动开展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要让大学生将体育运动当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和一种生活方式,所以最终还是要回归到“走向操场”上。那么,在操场上开展什么样的群众性体育锻炼活动才能够吸引大学生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继续开展传统体育运动。传统的体育运动是“三走”活动的主要活动形式。各种球赛、田径比赛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方式,由于活动规则通俗易懂,活动场地便利,通过课余时间开展这些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突出团体协作,进一步激发大学生身体潜能。

2.新增部分趣味活动。充满时代气息和青春色彩的各种趣味活动,如集体舞蹈、拔河、跳绳、踢毽子、三人篮球、两人三足,还有像《奔跑吧,兄弟》这样的一些趣味游戏,充分彰显出了运动的魅力,焕发运动的激情,使体育锻炼的竞技性与趣味性统一,更能引起正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的关注与喜爱,从而化被动为主动。

3.在活动中积极运用新媒体。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新媒体的运用使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更乐于参与。班级QQ群、微信群、微博等新媒体手段,可以直接向学生展示运动成果,推送活动信息,在学生聚集的校园网络和社交网络上形成点击热潮。APP应用程序的运用,结合时代特点,贴近学生,是促进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新视觉。

总之,要使体育锻炼成为大学生的常态化习惯,必须形成系列的制度体系,结合大学生特点,发动班级骨干力量,循序渐进地提高“三走”活动成效,培养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改善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提升班级团队协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学联在全国高校联合开展大学生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J].青少年体育,2014(2)

[2]林峰.浅谈住宿学院新模式下高校政治辅导员如何提高工作质量[J].山东青年,2014(5)

[3]胡金枚.新常态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品牌,2015(1)

[4]刘明龙.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对策[J].新西部(中旬刊),2015(4)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牛年到,节日活动可以这么“牛”
“拍手歌”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