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牡丹亭》中杜丽娘的艺术形象

2016-05-09刘岚

青年文学家 2015年36期
关键词:艺术形象杜丽娘牡丹亭

刘岚

摘 要:《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矛盾冲突的结合体是情与理的矛盾,其矛头对准程朱理学对人性的摧残和禁锢。杜丽娘形象所昭示的严肃的思考、人性和生命的理念,其社会意义不言而喻,即便是在今天仍然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杜丽娘;牡丹亭;艺术形象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6-0-01

明代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品《牡丹亭》,其巨大的影响力是十分杰出的。“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亭》”是汤显祖的自夸。作品的不凡的魅力在于汤显祖敢于对当时占据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进行大胆的否定,塑造出了敢于反叛程朱理学和封建礼教的杜丽娘的艺术形象。杜丽娘渴望爱情,渴望在爱情中追求自由,勇敢无畏的和“理”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抗争,最终取得了反抗封建礼教的胜利,在情与理的矛盾冲突中使情得到了升华,对爱情的渴望使其勇敢地与“理”进行斗争,实现了她和真心相爱的柳梦梅经历过很多磨难,最终走在一起,有力地升华了“情”。

一、青春涌动的内心情感的激荡使她产生了反抗封建礼教的强烈愿望

出生于官宦人家的杜丽娘,品貌端正,智力超常。杜从小接受严格的家教,也秉承着儒门古老的传统,知情达理,言行举止合乎大家闺秀的规范。她在父母面前灵巧能干,她非常聪明,擅长女工,琴棋书画无不精通。她连迂腐的导师陈最良也尊重多礼。在拜师礼上,她说:“学生自愧蒲柳之姿,敢烦桃李之教”。在闺房私塾里,她从不会超过师生遵循之礼,并要求上寿时给师母上自己亲手绣的绣鞋,表现出尊师体贴的心愿。

杜丽娘受到诗经中男女恋歌影响,在《闺塾》一出中,又有春香帮助温婉的丽娘打开了一扇门,这就是能释放丽娘心灵的大门。萌动着青春躁动的丽娘迫切的想看看花园中的亭台、小桥流水和面朝太湖山石的花园究竟怎样。她举步走出了闺房,看到园中的一番美景,却感到无人欣赏。进而联想到自己深陷闺中,虽然貌美如花,却无人识得,虚掷光阴,其情其景正像无人光顾的花园。眼看着自己的青春一天一天消逝了,可是自己却难以挽回,更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她蓦然感到生命的空虚和自己生存的荒芜,便在压抑的感情中无心再去观赏园中的风光。这里表现的不是杜丽娘的尽兴而归,而是反映了杜丽娘被挡不住的春光触发了内心难以平息的情愫由喜转怨的原因。热爱大自然和青春的萌动,使杜丽娘的心中产生了不虚掷光阴,抗拒封建礼教的念头。

程朱理学的礼教像枷锁样锁住了丽娘,然而,观赏过美妙春光的丽娘心中荡起的涟漪演绎出的那份青春萌动却无处宣泄,剧本为我们安排了丽娘梦中与情郎相会的场景。现实是无情的,因为得不到梦中的爱情期待,丽娘最终郁郁而去。丽娘离开了世界,剧本交代她的美好的爱情之路豁然开始。她敢于大胆、直白、主动的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对柳梦梅,她的爱情之火如火山迸发,率真而大胆。在她的爱情召唤下,柳郎与她订下了百年之好。他们在没有封建礼教束缚的二人世界里,终于完成了与心上人成婚配的理想爱情。

二、情与理的矛盾冲突彰显对人性和生命独立思考

至情理想在汤翁的《牡丹亭》中有超越时代的表现,自我觉醒的意识、面对情与理的矛盾而选择以情反理的杜丽娘精神,有力的冲击了封建的程朱理学形成的所谓规范。但这样的冲击在杜的身上表现为矛盾的交织。一方面无法实现爱情的坚强,另一面又顺从为爱实现的条件,拉伸的人性和儒家的压抑交织在她身上。杜丽娘所追求的是至情,她敢于游历天上人间只是受困于“情”,并将其当成一种自然的追求,而和其对立的是“理”,是护着伦纲、压抑人性的“理”,这两者残酷斗争着又有时调和胶着。“情”充分表现的是人的欲望和人的生命力;“理”表现的是社会生活中的原则和秩序。情和理中,理为大,占统治地位。在这样的环境下,作品力图逃离现实而寄情于虚幻之中,寄情于梦中,让情与理不直面现实进行对话。然而梦境一旦破灭,杜丽娘从梦中回到现实,那高烧40度的爱情迅疾降温,又变得彷徨和迷惘。杜丽娘所谓还魂后,剧本是这样表现的:她千方百计地要柳梦梅去考取功名,以达到封建婚姻里的门当户对标准;当柳梦梅帮助她回到阳世,欲和其行夫妻礼时,却被其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借口而阻止,这已经和过去的那为了大胆追求自身爱情和幸福与封建礼教抗争的杜丽娘大相径庭了。对程朱理学彻底扬弃的杜丽娘,实际上终以妥协告终。

现实和梦中的杜丽娘,表现相反,说明杜丽娘只是汤翁在《牡丹亭》中塑造的一个美好的梦的形象,她在抗争中也有妥协。我们读文学作品,需要和作品出现的那个时代的背景结合起来研究,而文学形象的创作一定包孕了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杜丽娘这一形象身上虽然有着反抗封建礼教的重要因素,但是汤翁仍然是无法超越他那个时代,他在创作这一作品时,无法体会也体会不到,他所塑造的杜丽娘恰恰缺乏了最为重要的承担自己命运的责任并付出努力的“自我规定的意志”。一个情字虽然是自然产生,但是需要现实的土壤进行培育。尽管如此,《牡丹亭》表现了传统意义上人们对爱情的追求到了一个新的境地,在梦里出现而走向现实的杜丽娘对“情”所包孕的意蕴进行了深层次地诠释具有划时代意义。

三、结语

我们今天的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已然达到了理想的境界。然而杜丽娘的追求自由,反抗封建礼教,大胆抓住属于自己的爱情艺术形象正以其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张瀚池.论《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形象[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2]金文星.人性的呼唤——试析杜丽娘的艺术形象[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

猜你喜欢

艺术形象杜丽娘牡丹亭
《牡丹亭》梦境对杜丽娘人物形象的塑造与解读
“一生爱好是天然”
牡丹亭
《牡丹亭》之《游园惊梦》
朝鲜族传统文化艺术形象的多元一体建设与推广研究
论文学艺术形象的感应再创造
戏曲表演技巧对艺术形象的塑造研究
试论广告艺术形象的伦理意义
读《牡丹亭》
药名戏与《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