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工业论背后的精英意识

2016-05-09游惟

青年文学家 2015年30期
关键词:大众文化

摘  要:文化工业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针对大众文化提出的一种批判模式,该理论认为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批量复制生产的产品,通过制造娱乐和消遣的假象来欺骗大众,使大众丧失个性和判断。这一观点隐含着对社会现状的忧思和极具批判性的精英意识。这种精英意识能够启发我们去审视自己身处的时代,保持对现状独立的判断能力和反思意识,并始终怀有对至高精神和理想的追寻。

关键词:文化工业论;大众文化;精英意识

作者简介:游惟(1992-),女,汉族,湖北黄石人,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文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西方文论。

[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0--01

自古以来,精英知识分子便以责任承担者的身份立足于世,创造了容纳价值理想和人文关怀的精神家园,精英文化引领着一个时代的精神。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物质层面的强固,大众文化已然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精英文化则逐渐走向低迷。当今社会,大众文化无论是运作模式还是自身特质都与精英文化的个性化、深度模式相去甚远。比起在高深的文艺作品中去体悟抽象玄妙的哲理和超验的终极关怀,大家宁愿在嘈杂的影院观看一部肤浅却轻松搞笑的商业片。人们在非凡的物欲享受和生理快感中逐渐失去对高品格艺术作品的欣赏耐心,大众在泛滥成灾、毫无新意的快餐新闻、电视节目等众多消遣方式中走向品味低俗、千篇一律的格调。

我们则需要这样一个精神向导,它能够引领我们关注现实中的不合理现象、并将之揭露,使个人在思考中达到精神的升华,并试图实现批判现实、探索理想的状态。而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是具备着这样一种潜能和力量的。

文化工业论是法兰克福学派针对发达的垄断资本主义社会大众文化所提出的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批判模式,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宣称文化工业是自上而下炮制出来的虚假文化,通过娱乐来欺骗大众,是束缚意识的工具和独裁主义的帮凶。

在笔者看来,文化工业理论蕴含着强烈的精英意识。这种精英意识首先体现在对艺术作品的关注上。真正的艺术是超越现实和功利性的,是对人生有着哲理性启示的高雅艺术作品。不论古今中外,纯粹的文化向来被认为是追寻普通生活意义之上的崇高理想的,这些文化作品的出现就是为了给人类照亮前进的道路。在文化工业论的理论中,大众文化从一开始就是为了交换和销售而生产,金钱利益驱使下的标准、肤浅文化以虚假的感官享受牺牲了文化本应拥有的精神指导作用。这一点放在今天,对我们当今社会审美导向的重新树立不无启发。纵使社会生活因大众文化而更加丰富多彩,精英文化却能够使我们在大众文化的侵袭中保持着独立的、超越物质利益和私欲的审美取向和文化追求,使这个社会不再流于庸俗。

另一方面,法兰克福学派指出文化工业是为现实和统治辩护的意识形态工具。文化工业强制灌输给大众现存社会的秩序,替代大众的无意识,使大众丧失自己的判断。对此马尔库塞曾在《单向度的人》中谈到了人的需要,即人真正的需要是对独立自由和自我把握的需要,而文化工业给我们营造了一种让我们误以为那就是我们所需要的所谓的虚假的需要——被刺激起来的强烈的消费和享乐欲望。文化工业似乎迎合了大众的口味,给大众带来了物质享受,实则泯灭了大众的判断力和辨别力。文化工业为了可观的利润收入,遵循着市场规律,以模仿和复制代替想象和灵感,使文化成为了没有个性的商品,“达到个性化的努力最终被模仿的努力所取代”。

网络文化、流行音乐、商业电影和娱乐节目成了当代大众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甚至如今若对这些事物持默然或拒斥的态度,会被看作难以融入群体生活的另类。实际上,层出不穷看似丰富多样的娱乐形式本质上并无区别,无非都是追求短暂的快感冲击。此外,诚如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所说:“文化工业只承认效益,它破坏了文艺作品的反叛性。”以商业电影为例,作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强力拥护者——影片审查机构与电影制作公司综合考虑市场和票房因素,以卖座叫好满足大部分观众为制作基础,同时尽可能排除批判现实和揭露丑恶的敏感因素,大众能够看到的永远都是欢声笑语、歌舞升平,同时他们所寻求的消遣体验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可以说大众文化调和了人们对社会的不满,使大多数人屈从于既定社会秩序。同时,大众文化在人们当中产生了共同的经验,消灭了人的个性,使社会凝固成了一个没有内在差别的整体,也即是大众。所以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一方面极力掩盖严重物化的异化社会中主客体间的尖锐矛盾,一方面大批量生产千篇一律的文化产品,来将情感纳入统一的形式,纳入一种巧加包装的意识形态,最终是将个性无条件交出,淹没在平面化的生活方式、时尚化的消费行为,以及肤浅化的审美趣味之中……用虚假的快乐骗走了人们从事更多有价值活动的潜能”,于是真正应当引起我们或感动、或深思、或唤醒人类良知的艺术作品反而被湮没,留下的只是每个人都能够在茶余饭后轻松笑谈的所谓的共同话题罢了。

综上,我认为对现状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以及批判和反思意识,是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论留给我们最重要的东西——是千百年来、不分民族、国家的精英文化的核心精神。对文化工业论背后精英意识的探索启发了我们去审视自己身处的时代以及我们所特有的生活方式背后的实质,从而观照自身。我们完全可以做到在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社会中保持自我、并始终怀有对理想的追求。社会终究需要精英意识的指引,消费社会毕竟只是人类社会发展长河的一个阶段,如果我们的精神和文化还想拥有未来和彼岸,就不能没有反思,不能没有批判,不能没有对人生至高意义的追寻。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
洋场·小报·《红楼梦》——媒介建构下的大众文化(1912—1949)
近年来“传统”在大众文化中的“生长”——以“现象级”影视作品为探讨中心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让音乐学习“生命在场”——大众文化语境下儿童音乐审美体验再探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大众文化视域下流行音乐的论域、对象与定义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
简析中国大众文化
对比研究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途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