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老舍《茶馆》中的人物形象和语言特色

2016-05-09张金妮

青年文学家 2015年30期
关键词:王利发语言特点茶馆

摘  要:在老舍的茶馆中有着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整部作品叙述的是发生在两代人之间的故事,不仅仅只是描绘两代人的变化也更是那个时代的缩影,故事的背景是在老北京城内的一个大茶馆,通过三幕剧反映出三个时代的变化发展。老舍通过人物的变化来反映出社会时代的变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老舍将发生了半个多世纪的故事都浓缩到一个小小的茶馆里,通过描绘茶馆和几个重要主人公的命运来反映那个时代社会的特点。茶馆中所塑造的人物众多,但每个人物有着鲜活的形象和性格特点。有处事圆滑的掌柜王利发,为人正直豪爽的常四爷,主张实业救国的秦仲义,胆小却善良的松二爷,反面代表宋恩子,吴祥子等。他们都活灵活现的出现在茶馆中,正是因为他们个性生动的形象才能呈现出《茶馆》这么优秀的作品。不仅如此,具有北京地方特色语言的运用,使他们能更好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也使人物的形象更加真实。

关键词: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王利发;茶馆

作者简介:张金妮(1993.5-),女,汉族,辽宁省新民市人,辽宁理工学院(原渤海大学文理学院)文法系汉语言文学(高级文秘)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0-0-03

一、人物形象

1、王利发

王利发是整部作品的线索人物,贯穿与整个作品名的始终。故事的发展就是按照他年龄的阶段来划分的,他刚出场的时候是裕泰茶馆一个年轻的掌柜,那时候他刚接手父亲的茶馆,从父亲那里学到了不少为人处事的道理“我按着我父亲遗留的老办法,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喜欢,就不会出大岔子 ”这让他可以在混乱的年代得以生存,也体现出他“顺民”的性格特点。但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他为人处事八面玲珑,说话油嘴滑舌。就连唐铁嘴都曾说:“你的嘴比我的还花哨。”他也能够很圆滑的处理好茶馆中的人际关系,在常四爷和秦二爷因为乞讨母女的事情陷入尴尬的时候,王利发很好的从中缓和了冲突。“常四爷,您是积德行好,赏她面吃!可是,我告诉您:这路事儿太多了,太多了!谁也管不了!二爷,您看我说的对不对?”就很好的化解了双方的矛盾。

在他的茶馆里充斥着三教九流的人物,而他却在从中混得如鱼得水。他一直细心的经营着自己的茶馆,随着时代的更迭,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他主张给茶馆改革,也体现出他思想中进步的一面。王利发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形象。正值青年时的他对茶馆的经营有着一腔热血,也很乐于在茶客之间周旋,遇见什么客人说什么样的话,但在他转入中年的之后,他对世事的态度,以及人生的态度都发生了变化。面对巡警与大兵的欺压还有不断的战争,人民的生活也苦不堪言,茶馆的生意也很难进行。在他与唐铁嘴的聊天中也提曾到“这个年月还值得感谢!听着有点不搭调!”则表现出王利发内心的不满。

无论是作为一个生意人还是作为一个老百姓,王利发都不希望有战争,因为只有和平发展下的社会,他才能够安心的经营自己的茶馆。面对动乱的时代,和自己现在的处境,他是无能为力的。他是社会最底层劳动人民的代表。当他再次遇到刘麻子的时候,王利发不允许刘麻子在茶馆里做贩卖人口的生意,体现出王利发的形象中善良的一面,王利发的性格里一直都有善良的因素存在,在刘麻子第一次在他的茶馆里贩卖人口的时候,他的内心是动摇的,体现出了他形象中潜在的那种善良。使王利发这个人物的形象变得更加的真实,实现了从扁平人物向圆形人物的转变,使他的性格和形象更加多样化和立体化。

在王利发的老年时期,他一改之前逆来顺受的性格,对于小唐铁嘴的威胁,他丝毫不为之动容,把康顺子放走了。面对小宋恩子和小吴祥子的恐吓,他也没有畏惧,都表现出他晚年形象中反叛的特点。最后他自己也总结到“我呢,作了一辈子顺民,见谁都请安、鞠躬、作揖。我只盼着呀,孩子有出息,冻不着,饿不着,没灾没病!”“人总得活着吧?我变尽了方法,不就是为了活下去!是呀,该贿赂的,我就递包袱。我可没作过缺德的事,伤天害理的事,为什么就不叫我活呢?”在面对军阀等人的剥削和压迫表现出的无力抵抗,最后也是以悲剧收尾。“这是我的茶馆,我活在这儿,死在这儿!”王利发所代表的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的形象,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养家糊口,但没想到时代风云变幻,生活难以维持,只想着怎么做“顺民”,却不想怎么反抗。也通过对王利发的描写反映出那个时代人民大众思想的麻木,以及软弱的性格特点。

2、常四爷

常四爷是一个晚清旗人,为人耿直,说话心直口快,在第二幕开始的时候以为他说“反正打不起来!要真打的话早到城外头去啦,到茶馆来干嘛?”她的这席话被刚进来的二德子听到,于是起了争执,还好在马五爷的调节下结束了冲突。但在得知马五爷的身份后却表示:“我就不佩服吃洋饭的”他虽然言语犀利,但内心却是善良的。在茶馆里看到乞讨的母女俩可怜的样子,就向店小二要了两碗烂肉面给她们,可见他的善良之处。他为人仗义,在以买菜为生的人生阶段里,得知王利发的茶馆重新开张,还特地送来了祝贺的礼物。在晚年的时候,看到被饿死的松二爷,还给他化缘了棺材,都体现了他够兄弟义气,为人豪爽的性格特点。作为一个旗人,他有着强烈的民族性格和爱国情感,他看不上崇洋媚外的国人。例如他说:“咱们身上得有多少洋玩艺啊!老刘就你身上吧:洋鼻烟,洋表,洋缎大衫,洋布裤褂……”他还因为看不惯秦仲义对穷人的态度而说了一句:“我看哪,大清国要完!”被宋恩子和吴祥子抓走了。但常四爷他并不是真的希望大清国会灭亡,而是因为爱大清国,怕它完了。也道出了自己对于大清国的热爱。在命运的面前他并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积极地面对,投身到救国救民的行列中去。他参加了义和团的运动,和洋人打仗,在失去了“铁杆庄稼”之后,靠自己的力气挣钱,以卖菜维持生计,是自食其力的旗人的代表。对于吴祥子和宋恩子的那种“谁给饭吃,咱们就给谁效力”的行为表示极为鄙视。在常四爷的性格中总是有那么一种“硬气”在其中,反映出他的民族气血。在最后他提出“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折射出他内心的无奈和与辛酸。到最后常四爷也依然没有摆脱命运的悲剧,他的失败体现在他不够先进的思想上,他天真地以为只要靠自己的力量就可以救国,虽然他一直努力的与命运抗争着。希望通过努力奋斗可以改变国家的命运,但在历史的进程中这样的力量却是弱小的,后被历史的浪潮所淹没。常四爷代表的是敢于和时代做斗争,又有民族责任感和爱国热情的一类人。

3、秦仲义

秦仲义一个主张实业救国的民族资本家。在剧作的开始,年轻气盛的秦仲义比较自负,面对有权势的庞太监也不全放在眼里,只是表面上奉承而已。对王利发更是如此,在茶馆里威风凛凛,一副十足的东家派头,有着自负傲慢的人物特点。同样对于爱国救国这件事,他与常四爷的思想有很大的不同。他想要通过干实业来拯救国家,拯救更多的劳苦大众,但在当时很少有人理解他的思想和意图。“我不但要收回房子,而且把乡下的地城里的买卖也都买卖了……把本钱拢在一块儿,开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够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秦仲义的思想是进步的,他的意图是好的。但因为当时的时代背景不允许,他并没有实现自己宏伟的救国目标,苦心经营了四十多年的产业被没收了。“拆了!我四十年心血啊,拆了!别人不知道,王掌柜你知道:我从二十多岁起,就主张实业救国。到而今……抢去我的工厂,好,我势力小,干不过他们!可倒是好好地办哪,那是富国裕民的事业呀!结果,拆了,机器都当碎铜烂铁卖了!全世界,全世界找得到这样的政府找不到?我问你?”在他人生的最后他曾说道:“……应当劝告大家,有钱哪,就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事!”秦仲义,勤勤恳恳地奋斗了一生,一心想要为国家做点实事,解救更多的劳苦大众,但却没人能理解他的想法。秦四爷所代表的是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但是面对着“三座大山”的压迫,有着必然悲惨的命运。

4、松二爷

松二爷有着胆小怕事,好吃懒做的性格特点,是一个爱慕虚荣,放不下架子的旗人形象。与剧中同是旗人的常四爷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在面对吴祥子和宋恩子的逮捕,他请黄胖子帮忙说好话,以及让王利发照看他的黄鸟,正是体现了他胆小且爱慕虚荣的性格特点。当他与王利发常四爷在十余年后再次遇见的时候,松二爷也不改以往的人物形象。“还是黄鸟,我饿着也不能叫鸟饿着!你看看,看看,多体面!一看见它呀,我就舍不得死啦!”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性格特点,所以导致了他最后悲惨的人生结局,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松二爷代表着那种封建社会灭亡后,无法适应新的社会变化,也没有生存能力的旗人代表。

5、宋恩子,吴祥子

宋恩子、吴祥子在茶馆中虽不是主要的角色,却有着非常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他们唯利是图,不分善恶,欺压百姓,甘愿当别人的奴隶和走狗。“有皇上的时候,我们给皇上效力,有袁大总统的时候,我们给大总统效力;而现今,宋恩子,该怎么说啦!”“谁给饭吃,咱们就给谁效力!”他们都是那个混乱的年代中,最让人痛恨的走狗的形象。为了自己的利益,白白牺牲无辜的生命。在他们为了几块现大洋,而说刘麻子是逃兵的时候,他们身上那种人性的丑陋暴露无遗。包括他们对王利发的压榨索取,都反映出他们反面又罪恶的形象。不仅仅如此,他们的儿子也是他们形象以及性格特征的继承者。他们是那个时代的污点,正是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才使得社会更加动荡不安。他们是反面人物的典型,专门欺压百姓,奉承上级,是社会中不良形象的代表。

二、语言特色

作为老舍的经典剧作之一《茶馆》具有鲜明的语言特色,京味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特色之一。老舍的作品中都有着浓郁的北京特色,《茶馆》当然也不例外,《茶馆》里的语言京味十足,王利发招待客人时所说的“哥们儿,都是街面上的朋友,有话好说。德爷,您后边坐!”二德子在马五爷劝架之后说“您说的对!我到后头坐坐去。李三,这儿的茶钱我候啦!”在作品中多次出现的儿化音,以及一句话末尾的卷舌音都是北京话的特点。在对人的称呼上,北京人喜欢说“您”表示对一个人的尊重,也代表着北京语言的一种特点。全文贯穿着北京的地方话,还有北京地区各种方言土语的运用,都表现出了北京的地方特色和时代色彩。在第二幕中,松二爷看到宋恩子和吴祥子就请安,“这是怎么啦?民国好几年了,怎么还请安?你们不会鞠躬吗?”“我看见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前清的事儿!不能不请安!”“前清”,“请安”都已经是上个朝代的事情了,是一组颇具时代感的对话。

《茶馆》中人物的语言都具有自己各自的特点,人物性格鲜明,并且语言的运用简洁凝练,对话意蕴深长。作者从人物的身份特点出发,运用最接近人物心理特征的语言。作品中虽然人物众多,但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最具代表性的言语特征。王利发的语言谦恭,说话周全,对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周旋于各种茶客之间却应付自如。显示出他机智灵敏,精明能干,善于处事的特点。而常四爷则不够圆滑,说话直白,豪爽。这也和他耿直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如在第二幕中常二爷和吴恩子的对话,“谁给饭吃,咱们就给谁效力!”“要是洋人给饭吃呢?”“二位,盼着你们快快升官发财!”常四爷的语言中有着讽刺和鄙视的意味。正所谓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茶馆》中各具特色的语言构成了人物活灵活现的形象,并且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现出老舍对于语言运用的纯熟。在人物发展的进程中语言也随之变化,通过语言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人物内心的活动,王利发在最初的时候还是乐于对人际的关系进行周旋,可随着他到了中年和老年的阶段则表现出了对于社会现象的不满,则开始变得爱发牢骚,在新茶馆开张的前一天他抱怨道:“我要是会干别的,可还又他妈的开茶馆,我是孙子!”因为处境和心态的变化语言的表达也随着改变。体现了老舍对于语言的驾驭能力已经达到如火纯情的境界。

幽默诙谐的语言特点中,包含着老舍对于生活的细心观察和对于劳动人民的热爱。对于社会的黑暗面他总是能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使其转化成为幽默的语言,这也是老舍写作语言的特点。在战争频繁时代的北京,有报童来卖报儿王利发却问“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虽然像是一句玩笑话,但是却表现出了人民对于战争的反感以及对于战乱的时代不满。这种把严肃的事情以玩笑的方式表现出来,则带给人们更多的思考。还有文中提到的老林和老郑居然想合伙娶一个媳妇,一起过“小三口”的生活,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也反映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一种病态的思想。老舍想通过以喜剧表悲剧的手法,然后给人一种心灵上的教育,让这些愚昧的现象以喜剧的方式呈现出来。在最后一幕中,常四爷、秦二爷和王利发三位老人一起给自己撒纸钱的场景,也具有诙谐幽默的特点,颇具讽刺的意味。用凄凉的场景,和半开玩笑的语言描写,表现出喜剧外表下的悲伤。引起人的深刻思考与反省。老舍能通过对平时朴树的语言进行描写,而揭示出不平凡的道理。

参考文献:

[1]老舍:《茶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9.

[2]朱栋霖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王利发语言特点茶馆
简析《茶馆》中王利发性格的复杂性
《茶馆》
浅谈《茶馆》中王利发的性格特点
茶馆(节选)
雪 程
高中历史教学的语言特点浅析
法律英语在司法应用中的语言特点
清雅茶馆
《天上的街市》的语言特点
英语旅游文本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