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影响观察

2016-05-07陈虹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生活质量满意度

陈虹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COPD)的临床影响。方法:按照入院顺序的奇偶性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6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8例,分别予以人性化护理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情况。结果:10d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满意度为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84.21%(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提高老年COPD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炎;人性化护理;生活质量;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2-0081-01

COPD属老年人多发病及常见病,该病以不可逆性气流受阻为主要特征,以气促、咳痰、咳嗽及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发生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劳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为提高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我院对老年COPD患者实施了人性化护理,收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入院顺序的奇偶性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6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COPD诊断标准[1];60周岁及以上;小学及以上文化;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老年痴呆等影响认知功能的疾病者;语言沟通障碍者;合并严重肾、脑、肝、心疾病者。实验组,男24例,女14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2.62±5.09)岁;病程5-24年,平均病程(9.23±1.75)年。实验组,男24例,女14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2.62±5.09)岁;病程5-24年,平均病程(9.23±1.75)年。对照组,男25例,女13例;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72.59±5.17)岁;病程5-22年,平均(9.35±1.96)年。两组患者在病程、年龄及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院后,两组患者均接受抗感染、止咳、平喘、雾化吸入等基础治疗。对照组配合施以常规护理,即给予患者药物护理、健康教育及基础护理等。实验组加行人性化护理,具体如下:(1)人性化心理护理。COPD病情迁延、病程长,患者极易产生抑郁、焦虑、悲观情绪;首先,护士应加强与患者的交流,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感受及对疾病的认知,充分表达对患者的理解和同情,指导患者通过注意力转移法、音乐放松疗法等进行自我情绪调节;其次,护士应主动与家属进行沟通,鼓励家属参与到患者护理及治疗过程中,以强化患者心理支持体系。(2)人性化环境护理。保持病房干净整洁,温度湿度适宜,定期通风,定期进行紫外线消毒,尽量满足患者合理要求。(3)人性化行为干预。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缩唇呼吸训练、腹式呼吸及有效咳嗽,嘱患者每天坚持练习(15-30min/次,1-2次/d),以促进患者康复。(4)人性化饮食指导。嘱患者遵循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原则,充分重视患者饮食习惯,与患者一同制定个体化、科学化的食谱,以促进患者正氮平衡。

1.3 观察指标

干预10d后,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情况。(1)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2]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差;(2)采用我院自行设计、制作的满意度测评表评价患者满意度,满分亦为100分。满意:80-100分;较满意:70-79分;不满意度:小于70分。满意度=较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的分析及处理应用SPSS15.0统计学系统,组间计量数据及计数数据比较分别应用t检验及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生活质量

干预前,实验组SGRQ评分为(55.26±6.73)分,对照组SGRQ评分为(53.79±5.66)分,两组比较,t=1.030,P=0.3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10d后,实验组SGRQ评分为(41.23±5.95)分,对照组SGRQ评分为(50.35±6.27)分,实验组SGRQ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t=6.504,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比较两组满意度

干预10d后,实验组满意、较满意及不满意度例数分别为22例、15例、1例;对照组满意、较满意及不满意度例数分别为14例、18例、6例;实验组满意度为97.37%(37/38),显著高于对照组84.21%(32/38),χ2=3.934,P=0.0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近年来,受环境恶化、吸烟、肺部感染等因素的影响,COPD发生逐年递增。COPD病情迁延、病程长,不仅可加重患者经济负担,还可影响患者情绪健康及生活质量,危及患者生命健康。积极治疗配合系统化、科学化、个体化、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3]。

人性化护理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加注重个体化差异及个体化需求,给予患者针对性、个体性的护理干预,可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生理、心理需求,增进患者舒适度、依从性及满意度。本研究,干预后,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满意度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84.21%(P<0.05)。

综上,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提高老年COPD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2]吴明英,何燕,青晓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C延续护理模式的实践[J].护理学报,2013,20(8A):18-22.

[3]顾惠芳,杨芸,傅亚萍,等.人性化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16):1951-1953.

猜你喜欢

人性化护理生活质量满意度
2021国庆档总票房43.85亿元 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分析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