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品德课历史题材课文教学中的资源开发

2016-05-07植洁屏

关键词:品德课资源历史

植洁屏

【摘 要】

历史题材的课文在小学品德课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在本类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出现困惑,不懂得如何实施教学工作,缺乏相应的教学资源,影响到这类章节的教学效果。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研究小学品德课历史题材课文教学策略及资源开发,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品德 历史题材 资源开发

爱国情感往往通过历史来承载,借助于小学品德课历史题材教学的开展,能够帮助培养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在北师大《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我国历史内容有很多,通过介绍一些典型的历史人物与事例,让学生们了解到我国历史的发展之路,将学生的爱国情感及荣誉感给激发出来。如在文明古国与富国强民章节中,将我国发展中的辉煌、奋斗及屈辱等事迹展现了出来,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促进了初中的历史学习;在一系列事迹的感悟中,也能够帮助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道德观。

1. 开发教材资源

在教学工作中,教材资源需要大力开发,对教材正确认识和使用,将教材中的图例、表格等灵活运用起来,对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和安排,对教材的留白科学处理等。如在讲解我国的文字发展历史时,需要将教材中的图片与文字资料等充分利用起来;有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法:文字发明之前,古人为了记录事件,采用结绳的方法,(将结绳图展示给学生),你们了解这些结的意思吗?学生们纷纷回答,大结代表着发生了一件大事,而小结代表发生了一件小事;然后让学生们互相交流和讨论,这种模式存在着什么弊端?学生们经过小组讨论之后,回答说,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会将很多的结打在绳子上,这样就很难找出原来发生的事件,容易忘记。教师循序渐进,从结绳记事慢慢过渡到图画记事,之后演变出来了文字。在一系列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文字起源;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得知,要想将教材资源充分挖掘出来,非常关键的内容就是对教材读懂读透,对教材中材料的作用充分了解。

2.运用现实资源

在课程教学中,现实资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现实资源的合理利用,能够有效对接历史与现实,促使学生进一步的掌握历史知识,树立正确的品的价值观;其实,只要处处留心,很多现实资源都能够被合理运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如在对《光辉的历程》进行讲述时,因为学生们大多不了解党的发展历史,仅仅从一些电影和电视中大致了解;为了让学生们更加深入的认识我国共产党的诞生历史,热爱我国共产党,就需要注意搜集现实材料,丰富课堂教学。如在教学中,可以从红领巾谈起,同学们每人都佩戴着红领巾,它代表了同学们拥有同一个身份——少先队员,而我则是共产党员;同学们知道少先队员和共产党员分别对应的组织是什么吗?同学们纷纷回答中国少年先锋队和中国共产党;这样的教学方式,让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形象了起来,然后逐步深入,让同学了解共产党员和共产党的概念和知识,通过后续的学习,来掌握我国共产党成立过程与宗旨理念。为了让学生们更加热爱我国共产党,则可以在教学开展之前,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画面拍摄下来,如城市新面貌、发达的交通网络以及美丽的城市公园等,学生们认识到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是多么的幸福与来之不易,而这些正是由中国共产党所带来的。之后,教师将书课本、公交卡以及老年人的农村医保卡给展示出来,通过这些事例,学生们了解到我国已经全面实施义务教育,课本作业本等都不需要缴纳费用,我国农村医保率也越来越高,保障了农民看病的权利;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们能够感受到党的伟大。通过具体的感受,升华情感,进而促使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3.重组教学资源

为了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感悟历史,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品德素质,科学组合与筛选教学素材,对历史故事深入挖掘,以便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如在对《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进行教学时,可以将知识园的内容给加入进来,将辛亥革命、南昌起义以及长征等历史事迹介绍给学生,了解到新中国成立的来之不易,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在历史教学工作中,需要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以便给予学生情感共鸣和感染,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在对《圆明园的诉说》进行教学时,教材中的图片比较简单,学生无法对圆明园所经历的耻辱进行感受,那么就可以将大型电影《圆明园》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们了解到毁灭之前皇家园林的宏伟壮观,学生们看到毁灭前与毁灭后的对比,产生情感,深刻感悟国耻,激发努力学习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重组现有资源,也可以积极创设情境,上课之前,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将学生的认知情况及爱好给充分纳入考虑范围,借助于语言、画面、歌曲等元素,创设相应的情境,以便将学生学习积极性给激发出来,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在这样生动的环境下,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感悟历史。如在《黄河在怒吼》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抗日电影及电视剧片段,特别是部分比较残忍和沉重的情节,再加上悲伤音乐的渲染,能够营造适当的课堂气氛,将学生的注意力给集中起来,给予情感熏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需要有机联系历史与现实,以便合理设计话题;如在《圆明园的诉说》教学中,可以将一些今年发生的时事新闻给引入进来,如兔兽首铜像拍卖会等,然后提出疑问:这些文物都是我们国家的,为什么会在外国拍卖呢?然后导入新课内容。

【结 语】

综上所述,小学品德课中历史题材课文发挥的是跳板作用,主要目的是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感悟历史,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而为了提升教学成效,就需要大力开发教材资源与现实资源,具体化形象化抽象的理论内容,激发学生的认同之心,产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之心,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参考文献】

【1】巢凤栖.浅析品德课历史题材课文教学中的资源开发【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3(4)

【2】段世敬.浅谈《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历史题材的教学【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5)

【3】陈国梅.试论如何充分开发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6)

【4】周素芳.试论网络资源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中国人,2014(6)

【5】徐红岩.试论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方法【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4(6)

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研究项目“基于情感教育的学校文化建设研究”(2012ZQJK016)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品德课资源历史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新历史
让思想品德课鲜活起来
历史上的6月
知识改变命运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