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扎实专业技能,渗透职业精神

2016-05-07顾燕

关键词:实训精神职业

顾燕

【摘 要】

本文从培养学生严谨的职业作风、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强调职业精神和职业标准、培养职业素质教育四方面探讨了如何在中职学校教学中渗透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策略,以期能为企业输送合格的德才兼备的技能型人才,促进中职学校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中职生 职业精神 渗透途径

中等职业学校是为企业和社会培养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的主要渠道。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中职教育内容要突出职业知识的传授和职业技能的训练,职业教育的现实性则决定了其教育对象培养的艰难,而这种艰难则又决定了必须把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放在首位。作为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职业精神关系到企业形象乃至于整个社会和民族的形象。因此,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应在重视课程应用性的同时引入情感、态度、理想、心理等教育,将职业精神的培养渗透于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始终,才能为企业输送合格的、德才兼备的技能型人才。

一、课堂教学严格要求,培养学生严谨的职业作风

据有关调查显示,中职学校的课堂纪律普遍存在着较大问题,大部分中职学生都曾有过不良的课堂纪律行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到“严”,严格要求不仅仅是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秩序的正常开展,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意识到严谨二字的重要性,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中养成严谨的做事习惯。

在企业中,产品的质量关乎着企业的生死存亡,而高质量的产品不仅取决于优质材料的供给和设备的先进性,也离不开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娴熟的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把对学生的知识教育与对学生的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培养相结合,实现由学生到员工的成长过渡,尽早适应企业严格的管理制度,培养学生严谨的职业作风。

二、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团队合作精神不仅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潮流,已然成为现代工作理念的思想灵魂。正如古语所云:“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俞敏洪创办的新东方之所以能遍地开花、首屈一指,正是成千上万的优秀师资的集体结晶。相反,一个孤立、不懂得团结合作的人是难以成为企业受欢迎的员工。中职学校作为培养高技能劳动者的摇篮,理应关注和重视对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以机电专业为例,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以适当增加实训内容,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如:在学习了铰链四杆机构后,布置一综合作业,3~5人一组共同完成:观察实习车间或现实生活中应用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双摇杆实例,说明它们的工作过程,并绘制结构简图。这样的课后作业不仅能引导学生主动投身到实习车间去观察、发现和学习,也能营造出浓厚的合作探究氛围,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消化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实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的有力渗透。

三、优化实训教学环境,强调职业精神和职业标准

对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需要贯穿于整个中职教育过程。在中职学校,实训教学的时间相对较长。实训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技能教育,更需要培养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和创新、协调、延展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踏上社会工作岗位后仍然立于竞争不败之地。因此在实训课程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移默化的职业精神的培养和渗透。

比如,在《数控编程与操作》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中,课堂模拟企业的真实生产环境,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任务驱动、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等教学方法有机整合。教师按真实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整合教学内容,设计各教学情景的学习性工作任务,强调职业精神和职业标准。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学生扮演项目主管、数控工艺员、数控编程员、现场管理员(安全员)等不同的角色,做到分工明细、责任明确又相互协调,不仅完成了对学生个体技能的培养,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互帮互助等职业精神。

四、拓展校企合作渠道,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

目前,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多数中职学校借鉴了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教育理念,建立了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通过新型的工学结合模式,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鲜明的特色,知道自己应该具备哪些职业素养才能更好的去适应自己将要面对的工作,使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个清晰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这样的认识有助于学生缩短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适应期,更好、更快的适应角色转型。

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讲座的形式邀请优秀的、成功的校友返校传授和分享自己就业或创业历程,也可以聘请企业里的技术能手担任职业素质导师,不断激励学生向自己心中的榜样靠拢,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与此同时,企业也可以参与到中职学校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来,以“零距离”的形式由企业里的技术能手直接指导学生,或者引入企业入职培训课程、职业素质拓展训练等,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包括良好的工作态度、职业习惯、团队意识、责任意识、沟通能力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毕业生难以直接胜任工作岗位的问题。

总之,中职学校培养的一线技能型人才是企业的主力军,他们的素养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可以说,与企业未来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经济都息息相关。在中职学校教育中,我们应重视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在学习中、在生活中时刻渗透职业精神,使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更具备良好的合作精神、奉献精神与创业精神,才能为学生实现就业提供保障,促进中职学校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惠芝.中职学校教学中职业精神渗透的途径【J】.新课程研究,2008(11)

【2】董煜峰.加强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J】.考试周刊,2011(30)

猜你喜欢

实训精神职业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拿出精神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