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付“调皮”我有“招”

2016-05-07黄莉红

关键词:调皮行为习惯心理

黄莉红

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基础不同,每个学生的行为习惯、外在表现也各不相同,因此,每个班级中都会有一些标新立异、特立独行的调皮生。这些学生往往影响了班级的学习风气,所以班主任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最棘手而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转换特殊学生。其实调皮生不一定就是“坏学生”“差学生”,他们其实非常聪明,如果能找到切入点,走进孩子的心里,就可能转化成乖巧听话、出类拔萃的好学生。只要班主任能够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善于利用“角色规范”有效引导和转化这些调皮生,那么每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都能成为你喜欢的学生。

一、关注心理需求,拉近师生距离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包括了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五大层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感情,当这位学生受到了特别的关注,心理上也会受到满足,只有当学生的人格尊重和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时,才会实现更高层次的自我发展。为此,转化调皮生的工作,首先需要班主任能够了解和关注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心理需求,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赢得调皮生的信赖和尊重。

聚焦调皮生的心理状态,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常常被其它同学孤立、被老师忽视,由于平时爱捣蛋生事,容易缺乏交际和尊重,影响到他们自我价值的实现,甚至会产生更强烈的逆反心理。作为学生心灵成长的关怀者,班主任应主动关心调皮生,信任、尊重和理解他们,给予学生心理情感和成长的需求,使他们同班里的其它学生一样拥有一种集体归属感。不管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给予他们及时的帮助和必要的心理疏导,成为他们的良师和益友。当调皮生感受到自己被权威的班主任老师予以关注,自尊心也会得到极大的满足,自信心倍增,在班主任布置工作或平时的班级管理中,他们也都会给予更加积极的回应和配合,这也正是班主任以“角色规范”转化调皮生的基础和前提。

二、提供展现平台,致力角色行为实践

受情绪主导的影响,小学生的行为往往具有不稳定性。当班主任对学生的情感需求给予极大的关照时,教师“植入”的“角色规范”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也会努力规范自己的角色行为,使自己的角色行为实践与教师的期待相一致。基于此,班主任应及时捕捉和发现这些调皮生的优点和特长,巧设平台,使这些优点和特长在展现中得以放大,促进角色行为的自觉转化。

还记得在几年前曾在班上出现过的“调皮大王”,课堂上爱做小动作,爱“骚扰”女生,任课老师和女同学都很讨厌他。然而在一次课间活动时,我无意发现他极富跑步、跳远等体育才能。在校运会上,我鼓励他报名参赛,结果他不负众望,在100米跑、400米接力赛、沙坑跳远等比赛中均有获奖,出色的表现博得了班中其它同学的阵阵喝彩,他的努力和汗水也使得其它同学对他的印象大为改观。因为他的出色表现我还让他协助体育委会做好课间操的整队工作,这些“特殊礼遇”使得他在班级中的表现可谓脱胎换骨:课上没有小动作了,自习课上变的安静了,大扫除时变的积极主动了……可见,正是班主任对原本调皮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让他们展现自我优点、特长的舞台,使他们感受到了来自他人的尊重和关爱,于是有了转化角色行为的信心和动力,进而逐渐脱离调皮生的行列。成功的转化案例让我意识到,调皮生不是冥顽不化、不可转化的,只要班主任能够独具慧眼的发掘他们的兴趣爱好,投其所好的适时提供展现自己的机会,就一定能促进其角色行为的转化,在这样的教育形式中他们乐于接受角色规范。

三、激励前进步伐,实现角色规范的自我纠正

小学生由于年龄原因,自我控制和自我调适能力还有所欠缺。作为学生成长发展的促进者,班主任应努力帮助学生纠正调皮行为,认识到遵守规章制度的重要性,提高自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识。在转化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并肯定其点点滴滴的进步,把握时机,巧妙地激励其前进的步伐,让他们逐渐做到就算在没有班主任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自觉养成良好习惯,将这种外在期待逐渐转化为学生内在期待,使角色规范的转化更具稳定性。

在我所带的班上,曾经有一位屡教不改的调皮大王,在我的“角色规范”引导下正在努力改善着自身的种种不良行为。在一次谈话中,我和他约好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自己每天在学校和家里的行为,并定期交我检查。有一次,他记录了自己为了避免受到室外正在上体育课的学生的影响而努力集中注意力,听数学老师讲课的经历,我备受感动,立即在日记上批注:“看到你的付出和努力,老师备感欣慰,继续加油哦!”通过及时的反馈和鼓励,有效促进了该生良好行为的正强化,使其调皮行为逐步地减少,这位曾经鼎鼎大名的调皮大王也因为对自我成长的良好体验而拥有了更多的信心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彻底地改变了以往的不良习惯。虽然,他还不算最优秀,但起码他也正在实现着从调皮生到好学生的积极转变中。因此,班主任应重视帮助调皮生提高自觉纠正调皮行为的意识,帮助其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诚然,良好习惯与行为规范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调皮生的转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只要我们能够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正确认识调皮的内因,尊重每位学生的内心成长需求,以“角色规范”暗示和指导调皮生,以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期待学生的行为转变,给予充分的关注与肯定,促进对学生良好行为的期待的正强化,就一定能使其获得更广的成长空间和更好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夏方珍.对调皮学生进行有效管理【J】.考试周刊,2009(44)

【2】卢俊峰.浅谈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和转化【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1(8)

猜你喜欢

调皮行为习惯心理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调皮的“手”字
调皮的多多拉
心理小测试
调皮的汉字等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