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层层追问,提升议论文的深度

2016-05-07林碧春

关键词:层层议论文深度

林碧春

【摘 要】

层层追问,能提升议论文的深度。追问意识如何培养?在作文教学中树立追问意识;在文言教学中渗透追问意识;在热点关注中训练追问意识。

【关键词】

层层追问 议论文 深度 作文教学 文言教学 热点关注

目前,“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已成为高考作文的 主流。这类作文重在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要求学生能写出富有深度的议论文。而反观我们学生的议论文,普遍存在着“单向思维”和“单层论证”的问题,文章太平滑,没有深度。怎样才能让学生的议论文更有逻辑、更有深度呢?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如果能层层追问,就能提升议论文的深度。那层层追问的意识又是如何培养的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在作文教学中树立追问意识

过去,高中学生的议论文大都写成“例证式”“并列分论点式”,平时教师也多往这方面指导。这样的议论文没有创建合理的严密的逻辑“链条”,缺乏深度。随着新高考的要求,我们必须打破这些传统的模式。因为这些传统的模式已经“根深蒂固”“深入人心”了,再加上有些学生根本不知道什么样的议论文才深刻。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课上要多向学生分析什么样的文章更深刻,并多展示“层进式”结构的佳作,这样学生才能领会,进而按层层追问法去构思议论文。通过反复的分析研究,我将层进式结构的议论文归纳梳理成以下三种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①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将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层间可以用“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如“感受诗意”:感受诗意,首先要擦亮你的眼睛;感受诗意,还要敞开你的心扉;感受诗意,更要用心描绘诗意的天空;②围绕中心论点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几个问题,并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如《谈克制》的思路:什么是克制—为什么要克制—怎么克制;③针对不良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出问题产生的根源,再指出解决的办法,即“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方法”。有一则材料说的是“鹰羡慕鸡有米吃有房住,而鸡羡慕鹰可以翱翔天空”,如何层层深入分析这一现象呢?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这样构思:先列举鹰与鸡互相羡慕的现象;再分析这样的羡慕合理吗,会有哪些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然后挖掘为什么会羡慕对方:最后指出怎样的羡慕才是合乎理性的。

学习了解了层进式文章的基本思路之后,为了让学生牢固树立层层追问的意识,还要将普通的结构和层进式结构反复比较。如“生活需要阳光”这一主题,并列分论点式的结构是这样的:①生活需要阳光②有阳光的生活才愉快,有阳光的生活才充实,有阳光的生活才有激情③得出结论:阳光,我们的生活很需要。这样的结构很明显没有梯度,太单向思维,没深度,如果指导学生在主体部分加上“为什么很多人的生活没阳光;有了阳光,为什么有的人依然觉得生活暗淡”等内容和上面的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学生不仅更容易明白什么是层进式结构,什么样的文章才更有逻辑性,才更深刻,还牢牢树立了追问意识。

二、在文言教学中渗透追问意识

仅仅利用作文课上老师对学生的引导,学生的层层追问意识肯定不够强,平常还要积累。我另辟蹊径,在文言文教学中贯穿作文教学。因为高中文言文的篇幅相对于现代文来说较短,比较容易操作。而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些文言文是议论文的典型。如《伶官传序》是例证式的典范,《六国论》是典型的并列分论点式,而《阿房宫赋》则属层进式结构。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如果能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文本资源,抓住这些文章的特点及时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具体可感的材料中把握内容和层次,那学生的追问意识一定会大大增强。

在分析解读《阿房宫赋》结构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的:前半部分极力描述秦始皇的荒淫奢侈的生活,先写阿房宫的巨大雄伟,“覆压三百余里”“长虹卧波”。讲到这里我就让学生思考——如此之建筑,住在里面的人是怎么生活的呢?自然引出下文的人物活动——“明星荧荧”“绿云扰扰”,接着再问,如此奢华的生活,什么人享受得起呢?住在里面的人幸福吗?“不幸福”,学生很快找到答案“缦立远视”。既然宫内的人这样生活,而宫外的百姓呢……如此层层追问,学生自然就明白了本文的结构是层层推进,不断深入的。这样的课堂不仅领悟到了文章的内容和结构,而且又培养了学生的追问意识。在文言文教学中如果能长期渗透追问意识,对学生层进式议论文的写作有很大帮助。

三、在热点关注中训练追问意识

俗话说,作文离不开生活。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能引发学生对人生、对社会的各种思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对现象的观察力和敏锐力,还有助于让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可是,怎样才能让学生既积累了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又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呢?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终于找到了“一举两得”的途径,那就是利用热点问题即时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追问意识。比如2015年的国庆期间的“青岛大虾”事件,炒得沸沸扬扬。针对此事,我们及时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这个事件给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今后我们的政府该做些什么?还有针对“黄金周一些知名大学成为旅游景点,人满为患”的现象,我们要通过这种现象培养学生的追问意识:为什么要进大学参观?大学该不该对外开放?该怎样合理开放?这些事件本身都是社会热点话题,大家都感兴趣,学生也不例外。而且这样的新闻事件每一天都在发生,如果我们能及时充分地利用这些事件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一定能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当然,这些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很有限。我们更应该将训练方式移到课外去,如此长期反复的在热点关注中训练,我想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定会大大改变,层层递进式的议论文的写作一定是瓜熟蒂落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追问意识,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开展议论,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就一定能全面提升高中生的议论文的深度。我们的作文教学也一定迎来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焦文林.中学语文,2015(11)

【2】王华芳.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7)

【3】王晶晶.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12)

猜你喜欢

层层议论文深度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议论文阅读专练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善良的人呵
女人味,层层绽放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层层深透 肌底的保湿屏障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
深度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