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拉法辛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观察

2016-05-06严乾峰陆学胜许敏张燕张允朱筱琦丁冀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6年2期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睡眠障碍安全性

严乾峰 陆学胜 许敏 张燕 张允 朱筱琦 丁冀

[摘 要] 目的:分析文拉法辛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同仁医院神经内科2014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及对照组(n=28),均针对原发病实施常规治疗及心理疏导,观察组加用文拉法辛口服,对照组加用地西泮口服。分别于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患者睡眠状态进行评价,使用NIHSS量表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价,评估睡眠障碍程度,总结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睡眠障碍程度均显著下降,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3.3%vs53.6%),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7%vs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文拉法辛能够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状态,且能够进一步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疗效确切、安全性佳。

[关键词] 文拉法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睡眠障碍;疗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200(2016)02-122-03

DOI:10.11876/mimt201602047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当前严重威胁人类生活质量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虽然脑卒中防治不断取得新进展,但仍有部分患者产生多种后遗症,其中包括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以及睡眠障碍[2]。数据显示,我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高达43%~91%,且睡眠障碍的发生与持续对患者神经功能康复亦存在明显不良作用[3]。我科应用文拉法辛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治疗方案与结果进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同仁医院神经内科2014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因继发性焦虑、抑郁引发的睡眠障碍患者。选取标准:1)参照第九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2010年)制定的诊断标准确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4];2)初次发作,且病程≤2周;3)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总分≥7分;4)既往无睡眠、意识、言语、认知功能障碍;5)既往无安眠药物使用史或停用安眠药物≥7 d。排除标准:1)合并活动性癫痫,无法完成整个疗程或无法评价疗效及安全性;2)合并其他严重精神疾病。

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及对照组(n=28)。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灶部位、基础疾病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此次临床研究已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许可,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療方案

2组常规治疗包括调控血压、血糖,消除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神经保护、肢体康复训练等,心理疏导方法包括渐进性放松训练及认知行为治疗[5],并口服地西泮片(商品名安定片,国药准字H33020250,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规格2.5 mg×100 s)

每日睡前1次,2.5 mg/次,持续2周。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商品名博乐欣,国药准字H20070269,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格75 mg×14 s)口服,1次/日,75 mg/次,与早饭同时服用,持续2周[6]。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进行睡眠质量评价、睡眠障碍评价、NIHSS评分[7]。睡眠质量进行评价使用PSQI评分,得分范围为0~21分,得分越高则表明睡眠质量越差[8]。睡眠障碍程度评价参照WHO制定的睡眠检测标准,分为5级[9]:I级:睡眠率70%~80%,睡眠尚可;II级:睡眠率60%~70%,睡眠较困难;III级:睡眠率50%~60%,睡眠障碍;IV级:睡眠率40%~50%,中度睡眠障碍;V级:30%~40%,严重睡眠障碍。其中睡眠率即为国际统一睡眠效率值,计算方法为睡眠率=实际睡眠时间/上床至起床总时间×100%。

参照文献标准[10],对2组患者治疗2周后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痊愈:睡眠障碍症状消失,不服安眠药的情况下患者能正常睡眠;显效:睡眠障碍症状显著缓解,睡眠率>65%,不用服安眠药基本能正常睡眠;有效:睡眠障碍症状改善,睡眠率>55%,可不服用安眠药或少量服用安眠药即可入睡;无效:睡眠障碍症状无任何改善或加重,需持续服用安眠药方可完成睡眠。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观察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治疗方案的安全性。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临床研究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并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并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睡眠质量及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变化

2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睡眠障碍程度

如表2所示,2组患者治疗后睡眠障碍程度均显著下降,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组痊愈4例、显效15例、有效6例、无效5例,临床总有效率为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6%,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2.4 安全性评价

观察组发生恶心1例、胃肠道不适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对照组发生恶心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引发睡眠障碍原因目前尚无定论,可能包括以下3点:1)脑卒中发生时,大脑缺氧、缺血环境导致正常脑组织受到损伤,与睡眠相关功能区也可随之受累或遭受破坏,进而释放大量兴奋性氨基酸等有害物质,最终使原本正常的睡眠-觉醒系统处于破坏或紊乱状态[11];2)脑卒中患者长期服用5-羟色胺(5-HT)受体拮抗剂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相关抑郁、焦虑患者死亡率[12],提示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发生可能与以5-HT和去甲肾上腺素为代表觉醒相关神经递质合成缺乏有关;3)由于脑卒中具有很高致残率且迁延难愈,患者受病痛折磨往往存在抑郁、焦虑甚至轻生情绪,长此以往心智烦乱,睡眠质量也逐渐下降。

自我心理及情绪调节是改善睡眠障碍首选方法,但对于PQSI评分≥7分、症状严重患者,单纯心理疏导往往无法取得满意效果[13]。因此,针对脑卒中后严重睡眠障碍治疗,应在心理疏导基础上,给予镇静、催眠药物,以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精神状态。地西泮为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抗焦虑、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较佳,但同时也具有后遗效应、成瘾性[14]。本研究结果示,接受地西泮片治疗对照组患者,其PSQI评分、睡眠障碍程度、NIHSS评分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改善,但其临床总有效率仅为53.6%,疗效欠佳。

文拉法辛属苯乙胺类药物,是一种5-HT、去甲肾上腺素(NE)神经递质双重再摄取抑制剂(SSRIs),可通过抑制5-HT、NE回收,发挥抗抑郁作用。同时,Robillard等[15]研究发现,文拉法辛对多巴胺回收亦具有一定抑制效果,且不会影响单胺氧化酶、胆碱能及肾上腺素能受体,故安全性亦值得肯定。过往多数研究均侧重于文拉法辛对焦虑、抑郁患者治疗效果,关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临床治疗关注较少[16]。本研究使用文拉法辛对30例患者治疗结果表明,患者在用药1周后睡眠质量即得到明显提高,神经功能亦得到有效恢复,治疗2周后,其睡眠障碍、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更为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该方案有着较高安全性及有效性。此外,有学者研究发现,文拉法辛可有效改善脑内多种神经通路功能,能够通过调节神经通路功能和神经递质释放对睡眠障碍进行治疗,可同时起到改善睡眠及改善抑郁、焦虑情绪多重治疗效果[17-18],故文拉法辛有望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起到促进意义,但本研究并未对2组患者生活质量变化进行观察,这也是本研究局限性所在,将在今后研究中加以补充。

总体而言,文拉法辛能够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及神经功能,对患者预后改善具有积极意义,且该方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症状轻微、耐受度佳,其良好疗效及安全性值得肯定。

参 考 文 献

[1] Ensrud KE, Guthrie KA, Hohensee C, et al. Effects of estradiol and venlafaxine on insomnia symptoms and sleep quality in women with hot flashes[J]. Sleep, 2015, 38(1): 97-108.

[2] 王娇,梅丽,孟会红,等. 脑卒中后睡眠障碍临床相关因素研究[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3,21(4): 281-285.

[3] Cortese S,Brown TE,Corkum P,et al.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sleep problems in youths with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J]. 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2013,52(8): 784-796.

[4] Jose S. Venlafaxine-induced severe sleep bruxism in a patient with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J]. Indian J Psychol Med,2015,37(2): 249.

[5] 王嬌.脑卒中后睡眠障碍临床相关因素研究[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2.

[6] 吴文源,黄继忠,司天梅,等. 文拉法辛缓释剂临床应用专家指导建议[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7): 550-560.

[7] Martinotti G,Sepede G,Gambi F,et al. Agomelatine versus venlafaxine XR in the treatment of anhedonia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pilot study[J]. J Clin Psychopharmacol,2012,32(4): 487-491.

[8] Waterma nL,Begley AE,Buysse DJ,et al.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 Response in Older Adults[J]. Am J Geriat Psychiatry,2015,23(3): S97-S98.

[9] 范肖东. 世界卫生组织 ICD-10 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临床描述诊断要点[M].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70-106.

[10] Ratkiewicz M, Splaingard M. Treatment of cataplexy in a three-year-old using venlafaxine[J]. J Clin Sleep Med, 2013, 9(12):1341-1342.

[11] 孫润珠,李辉,薛芬,等. 电针结合文拉法辛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及睡眠改善作用对照研究[J].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2,12(6): 593-595.

[12] Corruble E,de Bodinat C,Bela?di C,et al. Efficacy of agomelatine and escitalopram on depression,subjective sleep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s in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24-wk randomized,controlled,double-blind trial[J]. Int J Neuropsychopharmacol,2013,16(10): 2219-2234.

[13] van Mill JG,Vogelzangs N,van Someren EJW,et al. Sleep duration,but not insomnia,predicts the 2-year course of depressive and anxiety disorders[J]. J Clin Psychiatry,2013,75(2): 147-126.

[14] 黄岳,崔利华,刘丽旭,等. 脑卒中患者呼吸功能障碍及其康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21(9): 1055-1057.

[15] Robillard R,Naismith S L,Rogers NL,et al. Sleep-wake cycle and melatonin rhythms i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with mood disorders: comparison of unipolar and bipolar phenotypes[J]. Eur Psychiatry,2013,28(7): 412-416.

[16] Laudon M,Frydman-Marom A. Therapeutic effects of melatonin receptor agonists on sleep and comorbid disorders[J]. Ijms,2014,15(9): 15924-15950.

[17] Holsboer-Trachsler E,Prieto R. Effects of pregabalin on sleep in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J].Int J Neuropsychopharmacol,2013,16(04): 925-936.

[18] Shamseddeen W,Clarke G,Keller MB,et al. Adjunctive sleep medications and depression outcome in the treatment of serotonin-selective reuptake inhibitor resistant depression in adolescents study[J]. J Child Adolesc Psychopharmacol,2012,22(1): 29-36.

猜你喜欢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睡眠障碍安全性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非运动性症状对帕金森病的影响探讨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患者的保护作用分析
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
Imagination发布可实现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