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杆秤称起古镇历史岁月的分量

2016-05-06任世华

中国西部 2016年4期
关键词:秤杆杆秤

文·图/任世华

木杆秤称起古镇历史岁月的分量

文·图/任世华

鸟瞰千年古镇

木杆秤就是中国度量衡历史变革的有机沉淀,被誉为中华民族古老智慧和古代科技的活态见证物。早在两千多年前,勤劳而智慧的劳动人民就利用杠杆力学原理和数学定理发明制作了杆秤。也许是历史的刻意眷顾,她把秦国度量衡变革的鲜明烙印,深深地留在了与“秦”字有关的秦汉唐京畿之地——户县秦渡镇。

公平公正,杆秤支撑起千年商贸古镇

从秦岭中段的沣峪流出的沣河,在古城西安平原上向北蜿蜒而去,汇入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在沣河西岸,坐落着一个具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的古镇——户县秦渡镇。秦渡镇为西周时代的丰京,周文王伐崇后曾在此建都。后秦弘始三年,皇帝姚兴及文武百官由京城长安赴沣河西岸的草堂寺聆听鸠摩罗什讲经,专门在此设立渡口,以后老百姓也常由此乘船渡河往来,秦渡由此得名。秦渡镇近古城长安,唐代时为京畿之地,《全唐诗》中就有高骈所作“吟社客归秦渡晚”的诗句。在清朝以前,秦渡镇没有城墙。清康熙四十五年,秦渡镇开始修筑城门来保护商户和居民的安全,以后逐渐将各城门用城墙连接,直到光绪年间才修筑完毕。秦渡镇的东侧紧临沣河,所以街道也顺着沣河堤南北而建,中间处向西伸出一条街道,故称秦渡镇为“丁”字街,外形轮廊为扇形。镇南边设有南门、大南门、土南门三个城门,同时还有北门和西门,城门洞和城门楼古朴庄严,蔚为壮观。南北街道长一里多,西街稍短些。镇内有日月楼、药王楼、花楼、玉皇楼、土地楼、无量楼、孤魂楼、火神楼、腊八楼等九大楼阁,还有孙家堡、单家堡、高家堡、薛家堡、楼北堡、楼南堡、楼西堡、壕六堡、通城堡、鹿家堡、四六堡、中兴堡和连成堡等十三个村落,号称“九楼十三堡”。然而,这“九楼十三堡”都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如今只剩下一个斑驳的遗址。

由于秦渡镇地处关中入秦岭进巴蜀的水陆交通要道,其商贸得以迅速发展。到宋元时代,秦渡已略具城镇雏型。据明代《户县志》记载,秦渡镇当时的商贸状况是“辐辏繁盛,晋豫客商较多”。自明历清一直到民国时期,秦渡镇一直维持着较为繁荣的商贸,成为京广杂货,土产山货,粮食、棉油的集散地。那时街道上铁匠铺、杂货铺、肉铺、药铺、秤铺、酒肆饭馆等各种大小商铺鳞次栉比。大量的货物流通,需要一个公平公正的衡器作为支撑。商业贸易的巨大需求催生了秦渡镇木杆秤的制作手艺和铺面,并伴随着千年的集贸历史走到了今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悠久的商业历史使秦渡镇成为中国最早使用杆秤的地区之一。时至今日,秦渡镇依然是户县东部辐射两地(户县和长安)的农村区域商贸中心。

秦渡镇杨氏木杆秤铺

秦渡镇集市从何时候开始用木杆秤,已无从考证。在当地八九十岁老人的记忆里,他们小时候就看见肉铺里用杆秤卖肉,粮铺里用杆秤卖米,中药铺里用戥子(最小的杆秤)配药。据户县文史资料记载,在秦渡镇开办较早的秤铺就是清光绪年间的高福秤铺。后来秦渡镇人杨逢吉从高福秤铺学得这门钉秤手艺后,便自立门户。由于时代的变迁,杨氏秤铺已经成为目前秦渡镇唯一一家钉秤老铺了。

三代传承,杨氏秤铺记录衡器的百年变迁

2016年初春,我走在依然留有古镇风貌的秦渡镇西街上,透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无数个商铺招牌、幌子中寻觅着被列入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秦渡镇杨氏木杆秤铺。在西街中段路北,我终于看到一家店铺门口挂着红底白字的“老字号秤铺”招牌。这是个一开间的小铺面,在众多的商铺中一点儿也不起眼。

店门口临街支了个小摊,摆满锅碗瓢盆等日用品,靠后是一张高和宽约五十公分、长约八十公分的木质工作台,一位年过四十的汉子正在工作台前聚精会神地打磨着一把褐色的秤杆。“杨卫斌在吗?”我走上前询问。那位汉子抬起脸说:“我就是。”我顿时惊诧了,疑惑了,“秦渡镇杨氏杆秤”的传承人这么年轻?在我理所当然的想象中,他应该是一位六七十岁的老人啊。“我就是你要找的杨卫斌。”他看到我一脸的疑惑,站起身边说边热情地向我伸出手来。在握手的须臾之间,我感觉到了他的手是那样的粗糙而有力,更感到了不可言喻的灵巧与智慧。

当我表明来访的意图后,杨卫斌把我领进了秤铺。铺面临街,宽约四米,纵深约七米,靠东墙的架子上挂着大大小小、长长短短二十几把杆秤,下面摆放着四五十个大小不等的秤砣和砝码。杨卫斌一边继续做着手上的工作,一边如数家珍地向我介绍杨家制作木杆秤的历史。

磷含量在121.25~195.36mg/100g之间,平均含量高达158.12mg/100g,不同部位含量的平均高低依次为后腿肉含量162.43mg/100g、臀腿肉含量160.98mg/100g、前腿肉含量157.05mg/100g、颈肩肉含量155.12mg/100g、背肌肉含量145.06mg/100g。

杨卫斌的爷爷杨逢吉,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曾在秦渡镇高福秤铺当学徒学习钉秤手艺,几年学成后就自立门户在秦渡镇开了“杨氏钉秤”的铺面。那个年代,杨逢吉做的秤为16两秤(即16两为一斤),是一提绳,一提钮,非定量砣,一直做到解放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国家为了加强计量法制管理,实行度量衡单位改革,先后制定了杆秤的检定规程和国家标准,把秤制统一改为10两一斤。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化后,杨家秤铺就被收为村上集体所有,成为秦渡镇第一生产队开办的集体钉秤门市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直在钉秤门市部工作的杨逢吉将自己毕生的钉秤手艺传给儿子杨博文。杨博文读过几年书,既聪明好学,又善于思考琢磨,他利用学到的杆秤原理,对杆秤进行了改造,把原来的一提绳一提钮变为二提绳一提钮,在秤杆的上下两面都钉了刻度秤花。两个提绳可以称出重量不同的重物,一面秤花的最大值就是另一面秤花的最小值,拓展了称重的范围。以前人们是“称小物件用小秤,分粮卖猪用大秤,一家至少两杆秤”,经过改造后,一杆秤能当两杆秤使用,从而改善了木杆秤的使用性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农村土地联产承包制的实行,生产队解散,秤铺就复归原主为杨家私人所有。

出生在钉秤世家的杨卫斌,耳濡目染,常年熏陶,也对钉秤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3年前,他高中毕业后,见家里的钉秤业务很繁忙,就跟着父亲杨博文学习钉秤手艺。凭着机灵好学和刻苦用功,杨卫斌很快就掌握了钉秤的技艺,成为杨氏秤铺里能独当一面的新传人。

公平的心,做秤就是做人

“秤上亏心不得好,秤平斗满是好人。”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而这跟木杆秤的历史有关。杨卫斌告诉我,他从小就听爷爷说过,木杆秤是鲁班发明的,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13两为一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添加“福禄寿”三星,正好十六星,改一斤为16两。因此民间传出了对秤上星花的说法:商家无论做什么生意,若少给顾客一两就少一颗星,商家就折福,少给二两商家就折福折禄,少给三两商家就折福折禄折寿。

杨卫斌感慨道,度量衡是维护和保证公平贸易的准则。人们常说的“定盘星”就是指杆秤的秤盘或秤钩上不放任何东西,提起秤的提绳,把秤砣放在定盘星位置,秤杆是水平的,这杆秤就是公平的。一杆秤是否公正,还需要看“准星”准不准,准星一歪,就会缺斤少两。一杆好秤须经得起校验检查,秤杆、秤砣、秤钩、提钮、定盘星、准星,都必须符合标准,一丝不差,这就是“公开”。一杆好秤体现的就是商业的诚信:公平、公正、公开。

①画秤杆基线

②提钮包铜皮

④钉提钮

⑤秤杆校直

③钻提钮孔

⑥划分刻度

⑦钻秤星

⑧嵌入铜丝做秤花

⑨校验做好的杆秤

秦渡镇杨氏制作的木杆秤按杆长及砣重分为大、中、小三种型号,大号秤称重200公斤,小号秤称重5公斤。杨氏木杆秤在镇上享有“公平的心,精准的秤”的美誉。杨卫斌拿出一张镶嵌在木质镜框中的奖状,上面赫然写着“质量可靠 计量准确”,是户县标准计量管理所于1983年颁发的。杨卫斌对我说,做好秤,首先要做一个讲公德、讲道德的好人。他说了一件让他一辈子铭记在心、永不忘怀的事。那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有一天杨氏秤铺里来了个邻县的客户,神神秘秘地把他父亲叫到一旁,提出要用高价定制几把特殊的杆秤。结果,骨子里遗传着陕西关中人“生、冷、噌、倔”基因的父亲,毫不客气地把那个客户骂出了秤铺。原来,那个客户要定的是坑人的黑心秤。事后,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做秤就是做人,刻度一点不能差,斤两一点不能少,道德操守一点不能沦丧。咱做的是良心秤,无论谁给再多的钱,杨家也绝不能做短斤少两的黑心秤。

十道工序,古老技艺绽放神奇魅力

谈起制作木杆秤的技艺,杨卫斌指着墙上的制秤工序图说,做杆秤的工序有十道之多,最主要的核心技术性工序就有四五道。

首先是制作秤杆,秤杆的木料一般选用质地坚硬、纹路细腻且不易变形的木材,柞栎木、红木、楠木是做秤杆的上等材料。杨家近百年来一直是用黄楠木做秤杆。把选好的木材用锯子分解成木条,然后用推刨刨成一头大一头小的圆柱状,再用细砂纸打磨光滑,在两头包上长八九公分的铜皮,秤杆的基本雏形就算做成了。

第二道工序是根据杆秤称量的大小,在秤杆的相应位置钻孔,安装提钮和秤钩,这也是比较关键的技术性工序。

第三道工序是校秤。先在秤杆上划上一条水平线,这就是所有秤花的基准线。然后提起秤杆的提钮,在秤杆上挂上相应的标准秤砣,不断调整秤砣的位置,直至秤杆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并在秤砣系绳处刻下记号,就是这杆秤的“零度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定盘星”。

第四道工序是划刻度。先在秤钩上挂上标准砝码,找出最大称量的位置,再等分定盘星到最大称量位置的基准线,定出两、斤等不同刻度。每杆秤都要用小于最大称量的不同砝码进行多次试验,才能达到最准确的等分。

第五道工序是钻秤花。用装有针头大小的钻头手工钻,在相应的刻度上钻出数量不同的小眼,即秤花。

第六道工序是钉秤星。把稍有硬度的细铜丝嵌入秤花里,用丝刀割断铜丝,再用小锤将铜丝轻砸、固定、锉平。

第七道工序是打磨光。秤杆钉完秤星后,用细砂轮轻轻打磨,然后再用细砂布打磨光滑。

第八道工序是上色。把生石灰和食用碱面用水和成糊状,再用刷子均匀地涂抹在秤杆上,静置一段时间。

第九道工序是清理。洗掉秤杆上的石灰碱面,将秤杆晾干后,再用细砂布打磨光滑,最后上油、打蜡。

第十道工序是售前校验。木杆秤制作完成后,必须在售前作最后的校验,即用标准砝码进行称量校秤,符合标准后才能出售并使用。

讲解完木杆秤制作工序后,杨卫斌又兴致勃勃地坐在祖传的制秤工作台前,在几个半成品杆秤上专门为我演示了制秤的过程。他时而拿起推刨刨着秤杆,时而用墨笔在秤杆上划着基准线,时而提着提钮找准定盘星,时而用爷爷自制的分度规划刻度,时而操起手工钻钻秤花,时而拿着铜丝和丝刀钉秤星……他那娴熟的动作里透出干练和智慧,平静的眼神里充满着坚守与希冀。在他那经过杨家三代制秤人近百年汗水浸泡的工作台和工具上,我感受到了木杆秤制作技艺的神奇魅力,这就是百年老字号的灵魂:信用、信义、信誉。

传承发展,一项值得坚守的传统技艺

当我询问木杆秤眼下的现状时,杨卫斌眉宇间顿时凝重了许多,神情里透出了几分无奈和伤感。他告诉我,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期,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与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杨家秤铺迎来了黄金时期,每年售出杆秤多达五六百杆。后来随着计量器具的推陈出新,1997年国家计量管理部门出台了淘汰木杆秤的政策,木杆秤理所当然地被电子秤和磅秤所取代,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镇上原来的几家以制作杆秤为业的秤铺都相继关门,仅剩杨氏一家勉强支撑。秤铺生意日渐清淡,每年制售的杆秤仅百余杆。杨卫斌只好在铺面里卖一些锅碗瓢盆之类的日用品,并代卖电子秤、磅秤,偶尔也应客户的要求做几把木杆秤,勉强维持着生计。如今使用木杆秤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一代大多不识秤花,而制作传承人则更少了,木杆秤制作技艺濒临失传的危险。

①1983年杨氏杆秤获得的奖状

幸运的是国家非常重视古老手工技艺的保护,2011年6月,“秦渡镇杨氏木杆秤制作技艺”被列入陕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杨卫斌也被政府文化部门命名为木杆秤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从而给木杆秤带来了一线生机。

“现在不是很多人搞收藏嘛,我就是要把杆秤做得更精致、更美观,像工艺品一样具有收藏价值,让手工杆秤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杨卫斌利用网络平台推出了诸多手工木杆秤品牌,即在秤杆上钉刻相应内容的汉字秤花,如生肖秤、婚喜秤、贺岁秤、庆生秤等等,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许多人对这些特制的木杆秤非常感兴趣,纷纷付款预定。这几天,杨卫斌正在为深圳的收藏者赶制一批小木杆秤。杨卫斌还有一个想法,就是筹建一个木杆秤陈列室。为此,他经常利用走村串户卖秤的机会,从民间购买、收集各种珍贵材质、型号的老木杆秤,积极为充实博览室作准备。

为了让木杆秤制作技艺传承下去,杨卫斌在秤铺门外打出了“免费招收学徒”的广告。他说,当年制秤手艺是杨家赖以生存的传家宝,是不会轻易外传的,如今我免费收徒,就是希望有人能把手艺传下去,祖辈们传下来的这门手艺,绝不能在咱的手中失传。

走出杨卫斌的秤铺,我漫步在人来人往的秦渡镇古街上。街道两旁店铺林立,习习春风吹拂着幌子,此起彼伏的叫卖之声不绝于耳。那些临街摆放的日杂、干果、调味佐料摊位上,盘式机械弹簧秤、电子秤显得非常醒目,交易时摆动的指针、跳跃的数字,似乎在嘲笑着落伍的木杆秤。也许,杨卫斌对祖传木杆秤的坚守是孤独的,但更是神圣的。木杆秤所承载的厚重历史,是现有衡器所不能比拟的,就像现代摩天大楼里的混凝土构件与万里长城上的一块古砖,不能相提并论、同日而语。朗朗乾坤,芸芸众生,人心如秤,秤显公平。蓦然间,一家店铺里传出一首耳熟能详的歌: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铊是老百姓。秤杆子挑江山,你就是那定盘的星……(责任编辑/凌云 设计/毛艳梅)

②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镇杨氏木杆秤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证书

③杨卫斌做的木杆秤

猜你喜欢

秤杆杆秤
一杆老秤挑起尘世的盖头
造秤修秤
书法日课
给地球称重
50年坚持做良心秤
曾云英 心中有杆秤
代表心中有杆秤
松溉熊氏杆秤一杆秤上的百年刻度
做杆秤的师傅
荷叶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