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三五”盈江县“省级生态文明县”建设难点与对策

2016-05-04李金发思勇良

环境科学导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盈江难点十三五

李金发,思勇良

(1.盈江县环境保护局,云南 盈江 679300;2.德宏州环境监测站,云南 芒市 678400)



“十三五”盈江县“省级生态文明县”建设难点与对策

李金发1,思勇良2

(1.盈江县环境保护局,云南 盈江 679300;2.德宏州环境监测站,云南 芒市 678400)

摘要:盈江县自2008年开展生态县创建以来,在6项基本条件中,有5项已完成,1项未完成;建设指标有15项达到考核要求,7项未达标。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涉及环境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要从经济、人居环境、文化、资源保障、环境保障五大体系建设着手,才能解决盈江县创建生态县建设的难点问题。

关键词:生态县创建;现状;难点;对策;盈江

1盈江县县情

盈江县地处云南省西部,德宏州西北部,其东北面与腾冲县接壤,东南面与梁河县接壤,南面与陇川县接壤,西面、西北、西南面与缅甸为界。属喜马拉雅山延伸的横断山脉之西南端,高黎贡山南延支系—尖高山的西南余脉构成的山区地形。县境内,低山与宽谷盆地交错相间,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起伏较大。海拔最高点3404.6m,最低点210m。全县山脉、河流、盆地与大地构造线走向基本一致,形成由东北向西南直下的“两山夹一坝一河”的地貌景观。全县辖15个乡镇,97个村民委员会,6个居委会,1151个村民小组,1个农场管理委员会。2014年,全县总人口31.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5223人,农业人口265860人。国土面积4429km2。

2盈江县生态县建设进度及差距分析

2.1生态县建设进度

为贯彻落实省、州各级党委、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部署,盈江县人民政府2011年成立了生态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编制了《盈江生态县建设规划》[2]并报县人大批准实施。截止目前,全县已有那邦镇和平原镇先后获得省级生态乡镇的命名,其余13个乡镇中有8个乡镇已于2015年6月底向省环保厅提交了创建省级生态乡镇的申报材料。

2.2现状差距分析

2.2.1基本条件

对照《云南省生态文明县(市、区)建设指标(试行)》(2014年4月),盈江生态文明县建设6项基本条件中(见表1):有5项已完成,1项未完成。未完成的基本条件为全县80%的乡镇达到“国家级或省级生态乡镇”考核标准并获命名,即要求2017年前,盈江县8镇7乡要有12个乡镇达到“生态乡镇”建设要求,并获得命名。目前全县仅有那邦镇、平原镇2个省级生态乡镇,该指标完成难度较大。

2.2.2建设指标

对照《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盈江生态县建设指标包括: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大类、22项、29个指标。盈江县目前已有15项指标达到考核要求,具备一定的基础,但还有7项指标未达标,存在不同差距。各项标现状完成情况见表2。

(1)已达标19个。占67.9%,分别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单位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森林覆盖率,林地面积年增幅,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城区声环境质量,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秸秆综合利用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不考核),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

(2)未达标指标9个。占32.1%,分别为生态公益林地占林业用地面积比例,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化肥施用强度(折纯),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重。

表1 盈江生态县建设基本条件完成情况现状

表2 盈江省级生态文明县建设考核指标

续表

序号名称单位指标要求规划当年数据(2010年)2014年现状值生态环境保护15秸秆综合利用率%≥8513.4583.3116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95不考核不考核17化肥施用强度(折纯)kg/hm2<280413432.2918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10010010010048.69501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523.876720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重%≥3.01.01.5社会进步21人口自然增长率‰符合国家或当地政策符合符合22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958090

3难点及原因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盈江县从2010年开始生态文明建设后,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也上了一个台阶;但是,仍有较大一部分指标进度推进缓慢,与省级生态文明县的指标要求差距依然十分明显。在未完成指标中,难完成的指标分别是:生态公益林地占林业用地面积比例,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化肥施用强度(折纯),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等7个指标。现分析其难以完成的原因。

3.1环境因素

(1)生态系统仍然比较脆弱,资源开发导致生态破坏现象依然突出。盈江县水土流失尚未完全得到有效遏制,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的26.13%,多年平均水土流失量为359.89万t。全县对居民地造成较大威胁的灾害隐患点共计193处,受自然因素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双重影响,盈江县地质灾害将长期呈现上升趋势。尚有32051人、2亿多元财产受到地质灾害的威胁,11279人因受灾害威胁无法居住而必须实施搬迁避灾。水电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矿产、旅游资源开发对局部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构成的破坏和威胁仍然比较突出。

(2)水环境质量总体污染较重,主要水系大盈江由于农村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等原因,河流水质中粪大肠菌群超标严重。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滞后城镇发展速度,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与生态县指标还有很大差距。

(3)用水安全保障程度低,农业生产粪大肠菌群产生的环境污染仍在加剧,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全县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占全县农村人口总数的51.31%。农药、化肥、施用强度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较低,残留的化肥、农药及农作物秸杆等对土壤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危害也日趋严重。集镇生活垃圾处于乱堆乱放状态,对土壤、地表水体、地下水和环境空气造成影响。

(4)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总面积为10.27万hm2(154.06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29.1%,无州级、县级公益林面积,生态公益林地占林业用地面积比例难以完成。

(5)生态效率低,能源消费总体上仍处于高消耗、低水平的状况,能源利用效率偏低,对高耗能产品、高污染产品和资源性产品进行限制性开采、生产等措施和政策的调整尚在运作中;十三五期间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6)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预测在目前措施的状态下,大气、水污染物排放量、固废排放量将有大幅度增长,经济发展与环境容量的矛盾将逐步突出,对环境的压力将进一步加重。

3.2经济因素

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新型工业化进程缓慢,距生态县建设指标差距较大。从产业布局上看,坝区、沿江、富裕地区过分集中,山区和贫困地区分布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致使农业发展与敏感地区的矛盾、工业加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从产业结构上看,以资源开发型的传统产业占主流,主要依靠出售资源或粗加工获取经济增长,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发展缓慢,缺乏实力雄厚、知名度高的大型企业和龙头企业,技术优势不突出,“高资源投入、高污染排放、低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为其发展空间带来巨大的压力,导致工业能耗居高不下,资源供给难以为继,环境容量不容乐观。

3.3社会因素

(1)城镇化水平低,难以发挥城市集聚作用。盈江县的工业化水平低,其产生的推动力有限,城镇化进程缺乏坚实的物质技术条件的支撑,加之盈江县的城镇规模普遍偏小,没有发挥出城镇应有的聚集作用。同时周围缺乏大城市的辐射拉动,严重制约了城镇功能的发挥与城镇的健康发展。

(2)城镇特色不明显,功能不配套,城市规划设计滞后于城市开发建设,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城市管理经营机制滞后于城市现代化发展要求,与生态县建设指标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盈江县城尚未形成完善的园林绿地系统,人居环境缺乏美感。

(3)乡村的经济发展和污染防治是一个难以集中控制的问题,由于长期以来乡村建设不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城乡统筹方面相对滞后。

4对策措施

4.1建设循环高效的生态经济体系

按照“一核一带两区四轴五门户”的总体空间布局,即以盈江县城为城镇体系发展核心,形成大盈江村镇发展带,大盈江边境工贸综合发展区和生态建设区。南部以大盈江沿岸省道和县道组成的对外联系主轴,是大盈江村镇发展带的支撑骨架;三条副轴包括从大盈江村镇核心区放射出去的丙支公路、平卡公路和那邦公路,形成东、中、西三条对外联系通道。打通卡场、那邦、洪崩河境外门户和盏西、旧城境内门户。坚持“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快三产”策略,着力构建支撑方式转变和绿色经济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解决农业不稳、工业量小质弱、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突出矛盾。增加产业发展的协调性和稳定性,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高产业竞争力。

充分发挥盈江面对东南亚和南亚印巴次大陆的地缘优势,依托盈江县的口岸优势、资源优势、旅游优势、水电优势,打造“盈江水韵、跨境旅游”品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载能工业、食品加工、生物制药、畜牧、生态旅游[3]等产业,建设特色农业及绿色食品加工基地、中缅跨境产业开发基地、特色产业基地、重要资源能源基地。把盈江打造成云南电力电冶强县、绿色产业大县、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特色县。

4.2建设优美和谐的生态人居环境体系

以生态理念[4]指导盈江县的建设与规划,通过对城镇生态要素的挖掘、人工生态系统的建设、传统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扬,结合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和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以最小需求原则消除或减少人居建设中可能产生的废物,保护盈江县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环境。加强重点乡镇建设,统筹科学规划,分类有序推进,以重点工程为支撑,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创建活动,逐步完成县域内各乡镇的生态人居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着力创造“和谐舒适、优美健康”的人居环境。

4.3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体系

从观念、意识、体制、能力等层面,全面提高生态意识,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形成以崇尚自然、和谐发展为基础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以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社会机制。实现公众、企业、决策管理者等生态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凝聚成具有生态特征的人文精神,使全社会树立起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信念,夯实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文化根基[5]。通过培育载体、完善手段、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深化生态文化宣传和教育,深入推进生态文化创建示范,培植地方特色生态文化[6],促进地方生态文化产业发展,从而有力推动全县生态文化建设。

4.4建设永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

(1)坚持节水与开源并重的原则,合理开发水资源,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确保水资源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充分挖掘土地资源潜力,提高土地生产力,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7]。

(3)以现代林业[8]思想为指导,以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山区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为根本出发点,以产业结构调整促发展,引导林农和企业从事林产品加工、发展森林旅游业,逐步实现林业建设的生态化和产业化,把林业做成全县的重要产业,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培育特色林产业,继续抓好咖啡、坚果、竹子、油茶、核桃、茶叶、草果等“六棵树、一棵草”特色经济林产建设,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提升产业集约化水平,打造知名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

(4)发挥水利电力和口岸优势,在搞好县内优势矿种(建材类及铅锌锰矿)开发的同时,开拓新的矿种。走矿电结合的矿产资源深加工道路,促进矿业经济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促进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实现矿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调整矿产品结构,延伸矿产品产业链,搞好精深加工。重点开发贵金属、单晶硅、多晶硅材料,大幅度提高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比重,加快发展特种水泥,完善铅锌矿产业链,提高铅锌矿产品的附加值,建立铅锌矿冶炼基地。

4.5建设稳定可靠的环境保障体系

从全县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整体布局出发,以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改善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优先保护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土壤侵蚀等生态功能敏感区,统筹重大生态建设工程,构建盈江县生态安全体系,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

5结论

生态文明是时代变迁、社会进步的重大体现。在即将到来的“十三五”,盈江县要结合县情,把握机遇,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目标,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走向社会、经济、人民共同文明的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Z].

[2]云南省环科院.盈江县生态县建设规划(2011-2020)[R].

[3]史本林.从生态伦理学角度谋求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生产力研究.2006(2).

[4]钟英.强力推进“生态立县”战略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J].中国城市经济,2010(12).

[5]柯福艳,张社梅,徐红玳.生态立县背景下山区跨越式新农村建设路径研究—以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为例[J].生态经济,2011(5).

[6]陶犁.论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以新平县南碱村调查研究为例[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7]敬松,余丽.大城市郊县土地生态开发的内涵和思路探讨[J].生态经济,2003(10).

[8]许榛.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8.

The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Constructing “Provincial Level Ecological County” of Yingjiang During the “Thirteenth Five-year Plan”

LI Jin-fa1,SI Yong-liang2

(1.Yingji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Yingjiang Yunnan 679300 ,China)

Abstract:Yingjiang has prepared to achieve the title of ecological county since 2008. There are six basic requirements to become an ecological county. Yingjiang has completed five of them. Fifteen of twenty-two indices have achieved as well. Those indices that still have not met the goals were associated with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factors. The aspects covering economy, human settlement, culture, resource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al security should be focused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constructing ecological county of Yingjiang.

Key words:ecological county construction; present status; difficulty; countermeasures; Yingjiang

收稿日期:2015-08-26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655(2016)02-0007-05

猜你喜欢

盈江难点十三五
盈江 中国犀鸟的一片乐土
盈江甘蔗赭色鸟喙象发生为害与防控对策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2011年盈江5.8级地震热辐射亮温异常分析
2011年盈江5.8级地震前近场流体异常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