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古城山海关

2016-05-04瑞峰

侨园 2016年4期
关键词:山海关城楼菱角

文 瑞峰



我的古城山海关

文瑞峰

我生于斯,长于斯,我的家乡——古城山海关,你用你幽深狭长的九条胡同、光滑湿润的石板甬道记载刻录着我生命的踪迹,也记载着我充满磨难的人生故事;我用我的虔诚、我的挚爱,阅读你的沧桑、你的忧患、你的悲壮。你就是由万里长城第一山——角山、碧波万顷的蓝土地——渤海、万里长城的第一道雄关——天下第一关绝妙组合、一气呵成。既有山的嵯峨气魄,也有海的辽阔胸襟,更有关的雄浑庄严!

从共和国诞生的1949年,到21世纪的今天,古城已经在风风雨雨中,同共和国一道走过了六十多个春夏秋冬。半个多世纪啊,宽敞的大街、流动的清风告诉我,你变了。城门之外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建筑丛林,让人目不暇接;花园式生活小区优雅舒适的环境,令人心旷神怡。六十多年啊,我的古城,我的家乡,你变了吗?在寂静胡同里歇脚的阳光告诉我,你还是你,古色古香、风姿依旧。古城之中,九条幽深狭长的胡同,青砖汉瓦,明清遗风,一切都似乎保持着原汁原味原始风貌。时代的发展与古老的历史就这样被一道厚重的城墙隔绝开了。城外,一片朝气蓬勃,像一位对未来充满幻想、充满渴望与新奇的青春少女;城中,满目古朴庄重,更似心中揣满沧桑故事与传说的银发老人。

60多年过去了,古城几条主要街道的布局依然如故。城里典雅古朴的四合院与城外现代化大厦相依相伴,形成了一道既固守传统又渴望变革创新,既相互矛盾又和谐统一的独特景致。即使走在古城早已焕然一新最繁华的南关大街上,那无意中某个角落里透露出来的某种熟悉的、古旧的信息,还是会让我不经意间想起,儿时走在这条大街上时的许多细节,就像轻轻翻开一本尘封许久、字迹有些模糊的日记……

那时的南关大街还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土路。到了星期天,母亲常常会牵着我的手从这条大街走过,指指点点告诉我这里是卖什么的,那里是什么地方。那会儿,大街上还很少看到汽车,即使是自行车也廖廖无几。大多数人都和我与母亲一样,在尘土飞扬的土路上徒步而行,走进一家家低矮昏暗的店铺中。一把大枣、几颗板栗、一串糖葫芦的甜香,会让我的童年灰暗的天空上绽放出一抹纯净的幽蓝、一片和煦的阳光……

小时候我家住城外,常常相约其他小伙伴到城里去玩。因为被“天下第一”的名头所诱惑,城东头儿的天下第一关城楼去得勤一些。城楼高高跃起的飞檐上排成一列神态各异的神兽,让人充满好奇与遐想。瓮城之外还有一片开得特别茂盛的荷花,荷叶的肥硕油绿,荷花的娇艳粉红,和古城的灰暗肃穆相映成趣。那会儿的“天下第一关”,就像一个和蔼可亲的老爷爷,可以任由我们这些小字辈在他身上爬上爬下,一点都不会发脾气,不像现在四周都围得严严实实。那时还没有改革开放,城楼上高大厚重的朱漆大门总是紧闭着,所以,我们最多也就是站在宽大的门坎儿上,踮起脚丫儿摸摸有小孩胳膊粗被磨得锃亮的铜门环儿,仿佛去抚摸老爷爷胸前的勋章。

从空中俯瞰,山海关城四四方方。鼓楼居中,几个城门均布四周,最东边儿的叫“镇东门”,也就是现在最负盛名的“天下第一关”,是保存最完好的城门了。西是“迎恩门”,南为“望洋门”,北称“威远门”。我们几个孩子平时驻足最多的地方,还是站在南城门城头上——也就是后来重建的望海楼的所在,看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从火车站到城墙根儿,不太宽敞的马路两边全是大大小小的商店。印象最深的右手边的百货公司、第二饭店,左手边的银行大楼、综合糕点门市部。那会儿人们都习惯地叫综合糕点门市部为“王桂枝”门市部。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那里出了一位全省著名的劳模——王桂枝。那是一个崇尚英模的时代。王桂枝那张圆圆的笑脸至今忆起,还觉得很是崇敬与亲切。

我们最喜欢流连的两个地方,是莲花池、菱角河,莲花池畔捉蜻蜓,菱角河里摸菱角;还有在幽深静谧的胡同里捉迷藏,在湛蓝的大海中追风追浪……

我的古城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已经从灰暗荒凉的冬季,一步步走向明媚缤纷的春光之中。虽然现在是冬季,但相对于大都市的浮躁、喧嚣,古城的平和、宁静和“慢”,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痕迹可以被时间冲淡、抹平,但雕刻在灵魂深处的记忆从来不会。

侨园

猜你喜欢

山海关城楼菱角
山海关水关
客户都爱“菱角湖”
古城楼复建工程结构设计
吴哥蹦必烈神庙遗址
收复山海关(油画)
张择端站在城楼观街景
给“菱角”洗澡
采菱角
国共争夺东北第一仗:杨国夫勇战山海关
吃菱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