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行政人员教科研能力现状及制约因素
——以河南省部分高校为例

2016-05-04

2016年11期
关键词:教科研高校

王 芳



浅谈高校行政人员教科研能力现状及制约因素
——以河南省部分高校为例

王芳

摘要:一支教科研水平较高的高校行政人员队伍,势必能无形推动高校教科研改革进程、扩充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培养质量,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校;行政人员;教科研

一、高校行政人员概念

高校行政人员指的是高等学校内专门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专职人员或者是以行政管理工作为重心的人员。本文以将行政管理工作为主的高校教师队伍为研究对象,他们既负责高校全部行政工作,包括日常事务管理、教科研管理、行政管理、人事管理及学生管理等,同时又承担着高校的教学科研任务。

二、研究路径

本文就“高校行政人员教科研能力”为主题设计调查问卷,以高校行政人员、高校行政人员负责人为研究主体进行问卷调查,最终选择郑东新区高教园区、北大学城和龙湖高校园区中六所本科院校、四所高职高专院校作为问卷主要发放对象,问卷采用现场填写、现场回收的形式完成。本次问卷共发放300份,得到有效问卷286份。

三、制约高校行政人员教科研能力因素分析

(一)限制高校行政人员教科研能力的客观因素

1.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89.7%的高校行政人员表示自己无暇顾及科研,日常行政事务琐碎繁杂,几乎占据全部工作时间。双肩挑教师还需承担培养任务,8小时工作制外除去备课时间,很难有时间继续兼顾科研。另外,69.5%的高校行政人员表示,自己所在行政职能部门人员配备明显不足,行政人力资源严重匮乏,一人身兼数职的情况比比皆是,这也是造成高校行政人员教科研能力与专职教师相去甚远的因素之一。

2.绩效考核与职称评定体系单一

调研发现,河南省大部分高校行政人员绩效考核指标只分德、能、勤、绩四个大致方向,下不再细化考核标准,考核笼统毫无实际意义,考核准则更是沿用数年前陈旧规则,甚至在网上挪用其他高校考核方案稍加变动。

河南省高校在针对行政人员的职称晋升上,尚未形成与学历、能力、工龄等多方因素相挂钩的成熟职称评审体系。另一方面各高校的职称评审专家多是由高校行政领导者担任,这就在无形中将本应学术氛围浓厚的职称评审沾染行政色彩,长此以往,势必会使行政人员“官本位”思想更加浓郁,越来越多行政人员试图以仕途为突破口,从而更快捷地获取专业技术职称晋升。

3.高校行政人员科研激励机制片面

(1)职业认同感低

外界人看来,高校行政人员工作含金量低,较易上手,毫无难度系数可言,且可替代性大。而就高校行政人员自身而言,专业特长无处发挥,个人发展空间受限,职业荣誉感和成就感无从体现。

高校的管理决策者多数将工作重心集中于抓培养、抓科研上,很少有学校重视高校行政人员的队伍和岗位建设。据调查数据显示,69.3%的行政人员薪资集中在3000-3500元之间,可增幅的工资幅度仅局限于课时费一项,如果不能建立合理科学的行政人员薪酬体系,不断缩小专职教师与行政人员的收入差距,通过物质弥补行政管理者的心里不平衡感,势必会使他们无法安心本职工作,影响他们分心教科研的积极创造力。

(2)科研激励机制单一,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

高校科研激励机制将专职教师、高校行政人员统一对待,未能认清高校行政人员特殊工作性质,没有实施灵活的评价标准与制度,这迫使高校行政人员在追求职称晋升个人发展路途上剑走偏锋,将注意力主要集中于教学能力提升,论文论著、各级别科研项目数量增长,却难以保证质的飞越,长此以往势必会脱离本职工作,顾此失彼,不能将教科研与行政管理融会贯通。

4.科研环境有待提升

(1)高校对行政人员的教科研工作缺乏重视

大部分高校对高校行政人员的教科研能力无形忽略,学校内教学竞赛、科研申报等偏重于专职教师,极少考虑到双肩挑教师的远期职业规划,高校在行政人员的教科研章程制度建设方面仍是空白。部分高校领导传统理念认为做教科研是行政人员的副业,搞好本部门的日常行政事务才是他们的主要职责,最终造成科研资源不能有效配置,严重影响着行政人员教科研能力的提升。

(2)接受再教育机会较少

据调查,河南省高校每年的寒暑假师资培训名额绝大部分直接下放至各院系,且培训内容多集中于专业技能提升,与高校行政岗位人员几乎无缘。知识更新是创新突破的源泉,掌握的新知识越多,意味着更易接受新事物,突破旧理念,形成自己独特的新见解新主张。高校如果不能形成与行政人员相匹配的继续教育规章制度,只能让他们故步自封,墨守成规,最终使得他们的行政管理能力退化。

(二)限制高校行政人员教科研能力的主观因素

1.缺乏系统专业的教科研方法学习

据调查,高校行政人员的学历层次多集中于本科,在校期间对科研项目的专项理论知识汲取甚少,针对教学能力专项培训更是仅局限于师范院校毕业的行政人员。高校教师入职培训中会将教科研能力列为其中一项,但多停滞于理论层面且时间极短,多数行政人员表示收效甚微,在实际运用中仍困惑迷茫。

大部分行政人员靠自学或向其他同事了解获知教科研相关知识,理论功底薄弱,缺乏专业科研培训,不善于利用校内优势资源,极少数主动借助教科研平台,对学校教科研文件成果敏感度低,科研参与率极低,实践经验欠缺,这些因素共同制约行政人员的教科研能力得以长足进步。

2.不善于利用校内教科研资源

高校的教学资源库、优秀教科研成果分享平台、免费期刊网站等资源均可为行政人员利用,但由于他们缺乏专业背景支撑,尚未形成教科研专家指导下以行政人员为主体的创新型团队,研究层面仅能停留在浅层阶段。

调查显示,高校行政人员对于学校内部教科研信息平台满意度不高,超半数行政人员表示中立,从侧面反映出高校行政人员能有效利用的教科研资源较少,甚至没有。据数据分析,62%以上的行政人员表示自己在科研项目中主要承担协助调研工作,仅局限于数据收齐和材料的整理工作,很少人能独自承担项目主持工作。

3.科研意识淡薄

(1)易受前行者的职业生涯干扰

部分高校行政人员认为自己的工作职责就是上传下达,听令做事。多数同行前辈职业生涯显示,只要资历够深,工作年限够久,最终都能获得相应的行政职务,他们不再或极少消耗精力搞教学做科研,只是把技术职称作为自己的后备选项,并不能真正意识到教科研水平的提高能反作用于自己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

(2)科研兴趣低

一些行政人员表示有对教科研的兴趣,但却因为中间程序繁琐、任务沉重往往陷于疲于应付的尴尬境地,最终不得不选择终止放弃。教科研热情的一再受挫,高校对行政人员科研又没有硬性要求,自然使得他们科研兴趣难以培养,科研积极性难以再被调动。(作者单位: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系2015年度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科研项目《高校行政人员教科研素养调查分析》,项目编号:2015-YJXM-028.

参考文献:

[1]李宁.高校行政人员科研能力现状、问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

[2]董熙.高校行政人员科研能力评价机制研究[J].品牌,2015(6)

猜你喜欢

教科研高校
略论基础教育期刊编辑与中小学校教科研共同体的互动
基于STEAM教育的立体教科研模式构建与实施
关于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的行动策略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校本教科研要为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服务
“教-研-修”一体化网络教科研平台的设计研究
爱是一种恒久的修炼——一名中学音乐教师的教科研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