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含有“黑暗”之意的词汇在小说《黑暗的心》中的文体意义

2016-04-29陈玫伊

青年文学家 2016年14期

摘 要:约瑟夫·康拉德的代表作之一《黑暗的心》,历来受到文学批评界的关注。本文笔者选取其为文本,以文体学为理论基础,统计含有“黑暗”之意的词汇在文中的出现频率,并抽取进行分类,进而分析这一词汇在小说文本中的文体意义。

关键词:《黑暗的心》;黑暗;文体意义

作者简介:陈玫伊(1985.12-),女,汉族,湖北人,湖北文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4--01

作为康拉德的著名代表作之一,小说《黑暗的心》是20世纪世界文学经典作品之一。虽然国内外对它的研究成果汗牛充栋,但是少有文章专门讨论小说中含有“黑暗”之意的词汇。本文笔者认为,在文本中高频率出现含有“黑暗”之意的词汇,并非单纯意义上的词汇重复,而是蕴含一定文体意义的,并对小说的构建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1、含有“黑暗”之意词汇的高频率出现

该小说中经常出现含有“黑暗”之意的词汇。有观点认为,这是由于英语并非康拉德的母语,词汇不丰富而造成的。然而,康拉德把语言看做人生的符号,并努力把人物的内心呈现在读者面前。由此看来,含有“黑暗”之意词汇的高频出现并非无意义的重复。它们在整个的小说文本中大致包括:black、dark等,以及其名词形式blackness、darkness等。经过粗略的统计,在文本中的出现次数大致如下:

总计近70次之多。这种相近词义词汇的经常出现,在他人的文学作品,包括康拉德的其它作品中是不常见的。

2、含有“黑暗”之意的词汇在叙述中的作用

“我”和马洛都是故事的叙述者。“我”担任了框架叙事者,马洛担任了核心叙事者。因此,我和马洛的关系之一就是:“我”被马洛的叙述所引导。那么,这个引导功能的体现之一就在“黑暗(dark)”一词上。

在小说的开篇,作为框架叙事者的我不仅介绍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同时对泰晤士河欣欣向荣的景象表达了感慨,表现出了对殖民统治的乐观情绪。然而,马洛随即毫不留情地撕毁了我的骄傲,“马洛说:‘这也是地球上最黑暗的地方之一[one of the dark places]”于是,随着词语“dark”、“darkness”的出现,故事的叙述风格在马洛的引导下由豪迈转向低沉,色彩由光明转向阴暗,情绪由舒缓转向严肃,感觉由温馨转向恐怖。“我”受到了深切的感染,并在小说的结尾感叹到:“……宁静的河道在乌云密布的天空下阴沉沉地流动着——似乎流入那无边无际的黑暗的心中[the heart of an immense darkness]”。以“darkness”作为全文本的最后一词,形成了小说探寻黑暗现实与心灵的完整结构。

由此可见,含有“黑暗”之意的词汇,为小说披上了一层“黑暗”的外衣,奠定了故事阴郁的基调,它们的重复出现是人物叙述、故事结构和小说主题的需要。

3、含有“黑暗”之意词汇的修饰作用

虽然含有“黑暗”之意的词汇频繁出现,但是它们的出现并不是随意的,而是带有一定规律的。

含有“黑暗”之意的词汇

将上表进行粗略的分析,black/ dark/ darkness/ blackness所修饰的词汇,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本身为黑色的实物或非黑色的实物和抽象物。首先,用含有“黑暗”之意的词汇修饰本身为黑色的实物,对这些物体的颜色进行强调,给读者的想象力造成一种强烈的视觉感受。其次,其它描绘非黑色的实物和抽象物的词汇之间存在某些比较模糊的相似之处。例如, Sahara, confidence, frenzy, power, experience等,描述的是一种荒凉、广袤、强大、持久的抽象的意象,将这些词语用“黑暗”来修饰,给读者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受。因此,从视觉和心理的双重层面调动起了读者的紧张情绪,甚至给人以恐惧的感觉。

如此看来,反复使用含有“黑暗”之意的词汇来修饰,可以达到震撼读者心灵的作用,将黑暗的旅程中的黑暗景象,以及穿越黑暗所窥视到的黑暗的灵魂都一一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4、结语

含有“黑暗”之意词汇的高频率出现,具有一定的文体意。从文本因素来看,这些词汇奠定了故事的阴郁黑暗的基调,并且运用这种“黑暗”达到了强烈的震撼读者心灵的作用。从社会因素来看,反应了殖民时代的主要特征,对其黑暗进行了无情地揭露,并体现了作者有意识的反殖民主义思想和无意识的种族歧视心理。

参考文献:

[1]王靖洋:《当代小说理论与技巧》。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2]邓颖玲:《康拉德小说的空间艺术》。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3]康拉德:《黑暗的心》,薛诗琦 智量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4]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