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杜甫诗歌的佛教内涵

2016-04-29吴岳聪

青年文学家 2016年14期
关键词:杜甫佛教诗歌

吴岳聪

摘 要:人们普遍认为杜甫在诗歌创作中贯穿的是儒家思想,但是却忽略了杜甫诗歌中也蕴含了许多佛教内涵。本文在承认杜甫的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兼受佛、道思想影响的前提下,梳理杜甫各个人生阶段和佛教有关的诗歌来探寻杜甫诗歌中的佛教内涵,希望能对杜甫的信仰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笔者也依据杜甫人生的不同阶段研究佛教对杜甫诗歌的影响以及佛教内容在杜甫诗歌中的体现。

关键词:杜甫;诗歌;佛教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4-0-02

一、“安史之乱”前,佛教内容在杜甫诗歌中的体现

“安史之乱”爆发之前,杜甫的人生是十分精彩的。杜甫少年时,就显现出非凡的才华,“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年纪轻轻就开始作诗。青年时期的杜甫开始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曾经游览过吴越,“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望”,吴越秀美的风景令他无法忘怀。在杜甫经历第一次考试不第后,他不是耿耿于怀,而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开始潇洒地游历齐赵地区,“快意八九年,西归到咸阳”,在齐赵地区游历了一段时间后,他回到咸阳,开始了长安十年的不遇生活,“杜曲换耆旧,四郊多白杨”,这时的杜甫对他的人生产生某种焦躁的感觉,“国马竭粟豆,官鸡输稻粱”,朝廷的腐败,奸相当政,也让杜甫对政治很失望。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1]

这首诗是杜甫在游览洛阳龙门山时所作的。所谓“招提”指的就是“十方住持”,即僧人,杜甫和这里的僧人一起游览龙门山和佛寺,到了晚上就留宿在僧人的房间中。留宿在寺中让诗人感受到了一种清净高冷的气氛,所谓“虚籁”指的就是“风”,幽暗的山谷中生出阵阵的阴风,星河垂地,山寺的高寒和一般的世俗中是不一样的。正是在这种高寒清冷的环境中,杜甫想要睡时却听到了早晨的钟鸣,这种钟鸣使杜甫忘却了在尘世中的忙碌,使得他万虑皆空,有所顿悟。当然,这种顿悟不是一种对宗教的追求,只是在这种特殊情景中的心境罢了。

二、“安史之乱”爆发后到远走甘肃时期,佛教内容在杜甫诗歌中的体现

杜甫四十四岁的这年冬天,“安史之乱”突然爆发,在灰暗的时代迅速代替辉煌的时代的同时,杜甫的个人命运也发生了重要的转折[2],在遭受叛军监禁后,杜甫拼死逃了出来,再一次开始了他的为官生涯,但是严酷的现实又一次否定了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人生理想,在经历官场的黑暗后,他开始了漂泊,和家人一起远赴甘肃。

《秦州杂诗二十首》是杜甫的述志之作,这二十首诗也被认为是杜甫诗中的精品。在这二十首诗中,有两首涉及到了佛教内容,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佛教思想在杜甫心中的重要地位。

《秦州杂诗之二》

秦州山北寺,胜迹隗嚣宫。苔藓山门古,丹青野殿空。

月明垂叶露,云逐渡溪风。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3]

这首诗记录的是杜甫游览城北寺时的情况,杜甫来到天水的城北寺,看到“胜迹隗嚣宫”已经破败不堪,佛寺门口长满了苔藓,殿里也只剩下丹青,此种破败的景象让杜甫生出了一种凄凉之感,接下来杜甫又进一步描写了“月明”、“叶露”、“云逐”、“溪风”等景象,写出了古寺的凄寂之感,面对这种景象,杜甫想到了渭水在秦州,东流于长安,自己虽然希望报效朝廷,但却不得不远离朝廷,便生发出一种客居他乡的悲凉之感。杜甫虽在城北佛寺之中,但心心念念的仍是朝廷,这首诗有一定的政治寄托。杜甫在思想上仍然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在他忧伤孤寂的时候,佛教思想会给他带来一点安慰。

杜甫在陇右时,还写过一首《山寺》

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

乱石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4]

乾元二年,杜甫辞去官职来到了秦州,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他来到了山寺,希望寻找到内心的宁静。开篇杜甫写道寺中的僧人已经没有几个了,战乱年代,佛寺中也没有了往日的平静,诗人在此时也是客居他乡,这里也有一种漂泊之感。接下来,诗人开始描写山寺的风景,虽然山寺中有些荒凉,但是“麝香”、“石竹”、“鹦鹉”、“金桃”等景物又有一种清新的感觉。最后作者写道“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上方”指的是“方丈”,即僧人居住的地方。站在僧人居住的地方向下看,连百里外鸟兽的新毛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明了山寺之高,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一种怡然自得的心境。虽然仍处在颠沛流离之中,但在山寺中游览,却获得了暂时的宁静。

这一时期,杜甫有关佛教的诗歌主要依托游览佛寺,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风景之中,这时的杜甫已经尝到了人世间的苦涩,国家、人民的苦难和个人的艰辛让他进一步向佛教靠近,他和僧人为友,在佛理禅趣中暂时忘却人世间的烦恼,这时佛教已经成为他心灵的后花园,在他困顿迷茫之时,给他的心灵一个居所。

三、客居成都时期,佛教内容在杜甫诗歌中的体现

四十八岁的这年冬天,杜甫辗转来到了成都,在朋友的帮助下建造了草堂,度过了一段相对和平和安定的生活。宝应二年春,“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个消息欣喜若狂,以为有希望回到洛阳。但是政治形势依然混乱,加上又有外敌入侵,杜甫的愿望再一次破灭了,他又回到了成都。这一时期,杜甫的诗歌“平和圆熟,在自然的善意中散发着诗人的敏感”。

杜甫客居四川期间涉及佛法禅趣的诗歌明显增多,他一连写下了《上牛头寺》《望牛头寺》《上兜率寺》《望兜率寺》四首,每一首都充满了禅理。杜甫在《上兜率寺》的尾联明确表示了自己对佛教的态度,“白牛车远近,且欲上慈航”,佛教教义认为般若者苦海之慈航,给处于迷茫中的世人指引方向,杜甫这里明确地表明他希望借助佛教的力量,脱离苦海。

客居西南的这段时间,由于生活比较安定,杜甫有充足的时间咀嚼人生,体察内心,用心去感悟佛理。在这段时间,他深入的和僧人交往,了解佛教的教义,对现实的失望使他进一步的关注宗教。原来的杜甫没有自称“佛教徒”,在客居成都的这段时间,杜甫已经以“佛教徒”自居了。

四、晚年漂泊时期,佛教内容在杜甫诗歌中的体现

杜甫在成都草堂度过了一段相对和平安定的生活,但是由于朋友的去世,杜甫没有的生活来源,他平静的生活再一次被打破了,他南下长江,来到夔州,开始了他晚年漂泊的生涯。这里有所谓的三峡之险,在两岸的绝壁之下,长江之水奔腾咆哮,形成了团团激流。在这些悲壮的风景中,杜甫的诗歌达到了最后的完美境界。这时,杜甫的佛教思想已经成为一种自觉,并不单单是游览名山、名寺时才会体现,而是体现在杜甫生活的方方面面。

杜甫晚年流落到夔州时,曾写下过一篇颇有意趣的《缚鸡行》:

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

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

虫鸡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缚。

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这首诗的意思非常浅显:诗人看到家中的鸡吃掉了虫子,觉得很不忍心,就想把鸡卖掉,但是又想到卖掉的鸡可能难逃被杀掉的命运,所以诗人非常苦恼,想不出解决的办法,就倚靠山阁,望着江水,陷入了沉思。这首诗中蕴含儒家所提倡的“仁爱”,也蕴含了佛教“慈悲为怀”的精神。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他对天下寒士的悲悯之心。在这首诗中,他知道佛教戒杀,鸡吃虫子在他眼中是不对的,可是要把鸡卖掉,也是不对的。

晚年的杜甫对佛教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了,佛教众生平等,慈悲为怀的思想已经深深的影响到了杜甫,佛教追求心灵自由的思想也使杜甫从困顿失意中振作起来,佛教始终是他心灵的后花园。

参考文献:

[1]杜甫、杨伦笺注.《杜诗镜铨》[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版.

[2]吉川幸次郎.《读杜札记》[M]. 凤凰出版社. 2010年版.

[3]汤用彤.《隋唐佛教诗稿》[M]. 中华书局. 1992年版.

[4]孙昌武.《中国佛教文化史》[M]. 中华书局. 2010年4月版.

猜你喜欢

杜甫佛教诗歌
诗歌不除外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杜甫改诗
诗歌岛·八面来风
杜甫与五柳鱼
杜甫的维稳观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
“平等”在现代嬗变中的佛教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