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余华小说作品中的暴力元素解读

2016-04-29赵宇

青年文学家 2016年14期
关键词:小说创作余华

摘 要:作为我国当代著名的先锋派作家,余华的小说作品具有明晰的特征,其中暴力抒写堪称一个显著标签。余华小说作品中的暴力元素不是为了制造“吸引力”,而是重在观照社会和人性,具有深刻的思想价值。

关键词:余华;暴力元素;小说创作

作者简介:赵宇(1977-),男,江苏仪征人,汉族,教育学硕士,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4-0-01

1.引言

作为我国当代著名的先锋派作家,余华(1960- )从1983年发表小说《第一宿舍》以来,先后创作出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短篇小说集《世事如烟》、《黄昏里的男孩》、中篇小说集《现实一种》、《我胆小如鼠》、《战栗》和长篇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在细雨中呼喊》、《第七天》等经典作品。纵览余华几十年的小说创作,可以发现作品蕴含着较为清晰的暴力元素,他曾经自己做过统计,仅1986年,他写的小说里, 就有36人被杀或是自杀,[1]某程度上说“暴力情结”已经成为余华小说创作的一个标签,本文下面就从余华小说创作“暴力情结”产生的原因和具体表现进行简要论述。

2.余华小说创作“暴力情结”的成因

2.1 童年经验。

人类每一性格特征或情感倾向的形成往往与其童年经验密不可分,余华小说创作对暴力的“钟爱”自然也不例外。“童年经验”主要指在童年生活过程中所获得的生命体验,包括童年时期的各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印象、记忆、知识、意志等多种因素。[2]出生在医生家庭的余华不仅经常目睹鲜血和死亡,他多次在文章和演讲中提到“我父亲每次从手术室出来时,身上都是血迹斑斑……手术室的护士几乎每天都会从里面提出一桶血肉模糊的东西”,[3]而且很少得到父母的悉心关怀,父母经常把童年余华和哥哥锁在家里,而他总是受到调皮且不负责任哥哥的欺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推了余华的暴力情结。

2.2 社会环境

余华亲历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这一段不平凡的历史时期,他看到了太多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既有赤裸裸的人身攻击、语言谩骂和血腥暴力,也有不堪一击的亲情友情和愚昧无知的自保。这一切社会乱象使正值青春叛逆的余华对世界、对他人失去了信任感、亲切感,而且感受更多的是社会的冷酷与阴暗,[4]从而引发他对社会显性暴力和隐性暴力产生深入思索。

3.3 前辈作家的影响

青年时期的余华也受到了文坛大家的深刻影响,其中对其影响最大的当属川端康成和卡夫卡。虽然余华一再说他从川端康成作品中感触最大的是其细节刻画,但实际上川端康成的暴力抒写也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余华的震撼,使其对人类的粗暴与人性的邪恶有了别样认识。有了经典阅读意识的余华后来痴迷于卡夫卡的作品,进而彻底改变了写作意识和行文风格,无怪乎余华自己曾说“卡夫卡使我更像余华了”,[5]从此他对暴力的抒写开始显得“顺理成章”,尤其是形成了对暴力的“冷漠叙述”风格。

3.余华小说创作中的暴力元素解读

从《十八岁出门远行》开始,余华就通过暴力抒写来来揭示人性的丑恶一面。作品中瘦削单薄、孤身一人的“我”主动给司机让了一根烟以求搭便车,没想到换来一句“滚开”,而当气急败坏的“我”决定以暴制暴来与其“干一架”时,却换来了司机的微笑与接纳。此刻尚未真正实施的“暴力”行为足以说明司机的可恶,他的微笑绝不是出于“爱心”,而是出于对“暴力”的恐惧和对“吸‘我一根香烟”的无奈。在汽车抛锚后的抢苹果事件中,“我”善良的阻挠与反抗换来了众人无情的群殴。作品中“我”的鲜血就像伤心的眼泪一样流淌在心底,他没有想到人们居然为了苹果就大打出手,根本不会考虑他们是否应当拥有这些苹果,更令人悲愤的是他们根本不理会甚至仇视别人善意正义的劝告,这已经充分揭示了社会道德的沦陷。

如果说“暴力”在《十八岁出门远行》中还比较温和隐性的话,那么在《古典爱情》、《一九八六》等作品中暴力则是无比猛烈直观。这些作品中的暴力呈现的不仅仅是血腥与震撼,而是对特殊社会背景下人性异化的批判。作品《古典爱情》并没有如同名字一样给世人展现一幅唯美的爱情画面,而是通过血淋淋的暴力展示了一个不忍目睹的人间惨剧。幼女胳膊被屠夫一刀砍掉后“咔嚓”的情形一方面描绘了饥荒年代人类易亲相食的真实状况,而一方面则极其敏锐地点出首当其冲的被食者是从未挣得“人”的地位的中国女性,展露了被忽略已久的食人文化。[6]《一九八六年》则可以看成是一位中学历史教师的自残表演。历史的车轮虽然已经转到了20世纪80年代,但是这位经历特殊的教师却自始至终难以摆脱过去的阴影,在大街上利用古代中国的各种酷刑折磨着自己。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纯粹的疯子在暴力自残,而是在思索他背后的社会因素。如此令人触目惊心的场面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悲剧,而是蕴含了太多复杂或难以言说的时代元素。对此,我们不应当仅仅反思,而且还要思索如何走出人类的精神困境。

参考文献:

[1]朱艳婷.余华作品涉及的西方死亡叙事特点[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3):40-42.

[2]王艳艳,高淮生.孤寂的童年与冷酷的写作——论童年经验对余华小说创作的影响[J].电影文学,2009,03:135-136.

[3]余华.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36.

[4]任亚芳.余华“暴力”“死亡”叙事的原因探析[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17:82-83.

[5]王世诚.向死而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8.

[6]张治军.浅析余华小说的暴力[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25(4):52-55.

猜你喜欢

小说创作余华
一颗假糖的温暖
一颗假糖的温暖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读与写(节选)
例谈家庭成长经历对张家玲小说创作的影响
活着,是生命的常态——读余华的《活着》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