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6-04-27杨平云

教育界·上旬 2016年3期
关键词:高中体育有效性对策

杨平云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实施,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师认识到体育教学对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特别是面对着沉重的学业和升学压力的高中生,更加需要体育教学来辅助文化教学,帮助学生适当放松压力,劳逸结合,全面发展。因此,对当前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对高中体育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中体育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对策

一、前言

在体育教学中应坚持健康第一的教学标准,以学生的长期发展为根本目标。高中体育教学对高中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当前许多高中学校的体育教学仍然存在着以竞技运动为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不到发挥,过分重视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而没有意识到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锻炼能力等问题。因此,本文对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进行了探讨,提出从设立合理的教学目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教学目标进行总结反思等方面来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促进高中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一)设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体育教师在上课之前要设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这是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科学合理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综合统一,要从各个角度把握体育教学大纲,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体育教师是体育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以新世纪人才发展要求为核心,围绕培养新世纪素质人才的方向,以高中体育教学大纲为基础,为学生设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心理特征,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环境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其次,通过设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来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的产生与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进一步促进文化教学的实施。最后,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够有效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辅助作用。

(二)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

高中体育教师要积极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育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来设计选择不同的课堂情境,以符合高中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要不断激发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积极引导学生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在达到劳逸结合的同时,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教学情境的合理设置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锻炼的兴趣,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三)灵活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中体育教师要灵活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积极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何灵活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对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施非常重要。一方面,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多样的教学形式。在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每个年级的学生特点大致掌握,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有效的教学形式。例如,为了锻炼学生的长跑耐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新鲜感,可以选择形式多样的跑步方法,如追逐跑、定向跑、校园跑、分组跑等等。另一方面,分析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由于遗传因素、生活条件、运动经历等不同,每个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对运动项目的掌握与认知水平存在着差异,从而导致即使接受同样的学习,却会出现不同的学习效果。因此,体育教师要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相应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四)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

科学合理地对学生的体育锻炼进行评价,也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之一。有效的教学评价,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心智,拓展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情感;能激活课堂教学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使现代的课堂更具有活力。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不仅仅是对学生运动技术和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体能的考核测试,而且还应包括对学生体育观念、体育学习态度、协同合作精神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综合评定。科学的教学评价方式,一方面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另一方面又有助于学生独立个性的形成,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体育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进行激励性的正面评价,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体育项目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有效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体育教师不能把统一的一项运动项目的成绩作为最终的教学评价标准,而是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充分结合学生平时上课的表现点滴来综合评价。评价内容要多样化,不能只重视运动成绩,要把重点放在学生的运动参与、身心健康与综合运动素质的培养上。

(五)课后及时进行总结反思

在每次体育课程结束时,体育教师要及时对教学计划的实施程度、教学效果及教学内容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总结反思,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育教师要对教学目标设立的合理性进行总结反思。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师实施正确教学行为的方向,不能将其定得过高或过低,课程结束后要及时对教学目标的达标程度进行分析总结,从学生兴趣、身体素质等各方面综合考量,评定教学效果,以便下次制定更为科学合理、更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其次,高中体育教师要对体育课程教材内容的合理性进行总结反思。教材内容科学合理,能有效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更易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总结,看其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爱好、体育基础等。最后,要对教学评价方式进行总结反思,看评价方法是否能促进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三、结语

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对高中生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对其健康人格的形成也有重要的影响。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不仅有助于高中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更有助于缓解学生压力,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对文化教学的辅助作用。高中体育教师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科学适当的教学方式,科学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能有效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陆正江.浅谈如何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当代体育科技,2013(36):60,62.

[2]龚荣广.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10):139-140.

[3]汪滔,戴彬.提高高中体育选项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体育科技,2015(22):92-93.

猜你喜欢

高中体育有效性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走,找对策去!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