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2016-04-27张厚阳

教育界·上旬 2016年3期
关键词:实用性创新性作文教学

张厚阳

【摘 要】在我国的教育整体知识体系中,语文是基础,语文学习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效果。特别是语文教学中对书面表达的训练,更是与学生以后多项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面对高考的压力,当前的高中语文作文偏向于固定的模式,对于学生的实用性以及创新性的培养带来负面影响。

【关键词】高中语文 作文教学 实用性 创新性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亦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的实用性以及创新性的黄金时期。当今社会更加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以及创新性,尤其是语文作文在这两方面的培养效果更加明显。本文通过对我国高中语文作文的教学现状进行概述,并针对其教学的实用性以及创新性进行详细叙述。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一)作文教学过于看重形式,轻视内容。一直以来,作文占高考语文试卷分数比例比较大,这就导致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都是以高考作文为中心展开的。在日常的作文练习中,教师一般都是以高考题目作为主要的训练内容,更有的教师为学生直接选好标准的模板,让学生套用。比如,学生在练习议论文写作时,一般采用“三段式”,并且套用一些名言警句或者是名人轶事作为论据凑成一篇文章。以写有关成长的议论文为例,学生习惯运用排比句引出全文以及结束全文,第二段写有关主题的名人轶事,第三段叙述自身。这样的文章大多数千篇一律,学生并不能展现自己的内心思想,没有实用性、创新性可言。

(二)作文教学过于看重辞藻的堆砌,忽略作文本身目的。学生进行写作其本质是描述事物的现象,通过文章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过于看重作文表面的华丽,学生使用一些华丽、高级的词汇频率较多,这样华丽语句堆积的作文虽然可以看出学生的文学功底,但却忽略了学生自身情感的表达,作文过于空洞[1]。这样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实用性思维的培养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教师深受传统教学的影响,缺乏创新能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教育改革后,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性以及实用性的培养,对于作文教学,教师应该打破以往参考范文、仿照范文写作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自身的自主创新意识、实用能力为主。

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以及创新性的培养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并不是针对高考压力下的功利性,而是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高中作文一般不限体裁,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有的学生喜欢写议论文,有的学生习惯写散文,有的学生则善于写记叙文。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向学生传授各种体裁作文的写作技巧,让学生无论运用哪一种文体都可以将主题明确地表达出来。另外,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作文的立意往往是通过一段材料所呈现的,而学生如何从一段材料中找出其主要的问题本质是进行文章创作的关键。分析材料是与学生日常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实用性培养分不开的。比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二卷的作文考题:“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老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做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高职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可见,这道题目密切结合主流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不同人物的精神境界,学生需要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才能从文章中找出写作的视角。

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一方面是指高考中的实用性。高考中的作文一般是规定一定范围的内容,并且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这就需要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根据限定的内容,组织语言,并要保证作文质量。学生的写作能力主要表现在对既定内容的理解以及实际创作方面。另一方面,是对书面表达能力的熟练应用程度。作文实际是书面表达的一种形式,而书面表达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总是会接触到申请书、工作分析总结、演讲稿等等,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自己的优势凸显[2]。针对考试的实用性分析,作文考试具有固定的模式,但这种模式是多变的,教师需要通过大量的作文写作练习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在高中阶段之前,对于文学知识的了解、文章结构的层次,以及一些词汇表达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前期的积累是高中阶段进行写作的基础。高中阶段的写作教学一般采用结构教学,即主要是指文章的开端、高潮、结尾。要想把握好结构的三方面,与前期的写作积累以及后期的大量练习是分不开的。

运用一些特定的作文教学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作文教学的实用性。教师要将作文的实用性作为教学主要核心点,通过教授学生主观地发现所写作文的闪光点来把握作文的实用性。具有吸引力的开篇以及适当且独具匠心的结尾,会提升整篇文章的质量,教师可以加强学生这方面的写作培训。作文的实用性不仅可以通过首尾段的亮点表现,文章整体的中心思想以及作者独特的创作闪光点亦可以体现。比如,对于象征性的文章,就可以通过叙述的表现形式来表现其象征的中心思想。例如,某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为《父亲的肩膀》,对于这一类象征性的文章,如果学生单纯地描写父亲的肩膀就过于狭隘了,肩膀可以延伸为职责的象征,学生可以由自己的职责再延伸到社会的职责,这样的文章不仅有了亮点,而且独具内涵[3]。

(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性

对于当前的素质教育而言,创新无疑是主流形式,如果将学生作文的实用性看作是一个容器,那作文中的创新就是其灵魂。高中生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对于生活大多是感性的,正处于思维创新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性,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对于生活的观察力。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学生写作的过程是对自我内心世界的认识过程,其写作灵感主要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素材千变万化,每个人的理解亦有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发现生活中的精彩,感悟生活的点滴,积累有助于写作的素材。比如,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记录生活中的点滴,为写作积累素材。其次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学生进行创新写作的关键因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学生有太多没有去过的地方,有太多没有见识的事物,但是可以通过想象用笔进行描述,而将想象力和情感结合在一起,这亦是创新的表现。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播放一段画面或者通过展示一幅画作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最后,教师需要为学生搭建创新性写作的平台。在应试教育的作文教学中,学生缺乏自由写作的空间,而由教师为学生搭建自由的写作平台,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教师可以根据班级手抄报或者优秀作文展示的形式让学生不限题材、不限内容地进行创作,而且对于优秀的作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向一些杂志或者报纸进行投稿。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写作充满激情,而且学生的思维不受考试模式的限制,有更强的创新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当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进行概述,并且从培养学生写作的实用性、创新性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提高高中生的写作水平不仅是为了在高考中得高分,对学生日常的工作生活亦有很大的益处。

【参考文献】

[1]刘晓斌.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J].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5(10):121-122.

[2]杨龙.试论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J].学周刊(上旬),2015(10):180.

[3]徐进.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J].读与写,2015(04):109.

猜你喜欢

实用性创新性作文教学
关于自动化缝制连续缝的研究
基于实用性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探索
凤凰精选
抢眼披风
不一样的水桶包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教学改革
基于教育技术学的教学APP现状及其发展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