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数据定向,提升学业质量监控效能

2016-04-27田芳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学业监控班级

田芳

在开展学生学业质量监控的过程中,江汉区振兴路小学依托江汉区EQA系统(学生学业质量监测系统)所提供的各项数据,结合校情,对如何对学生学业质量进行科学的量化分析进行了探索。在通过数据进行学业质量监控的过程中,对数据的“析”是最为核心的工作。

一、循其迹:准确把握分析试卷的考查导向

每一次监测试卷完成后,学校要求教师在进行常规数据质量分析之前,先对监测试卷进行导向分析。对监测试卷分析的依据是《武汉市学业质量监测评价标准》,学校设计了“江汉区振兴路小学学业质量监测卷面题例分析表”,要求教师逐题分析,从每一题的考查知识点、技能要求、答案赋分等方面分析、统计,找到出题的意图和考查的方向。

在分析表完成后,教师可运用EXCEL表格的数据筛选功能进行不同目标的分类统计:可根据内容进行统计,也可根据认知要求进行统计,并通过统计图进行分析,为常规教学找到目标与方向。

教师进行了细致的试卷题例分值统计分析后,结合EQA系统提供的各小题班级得分情况,对于自己平时的教学是否符合监测导向即可了然于心,不仅如此,教师在进行此项操作时,不断熟悉内化学业质量的监测标准,能有效提升自己的命题水平,可自行编写监测试题,进行常规随机考查,亦可从中发现并把握教学方向,改进课堂教学行为。

二、觅其因:对质量优劣进行细化归因分析

目前,学校建立了学校、备课组、教师个人三级学业质量监控平台,EQA系统提供了科学而准确的数据,使学校三级学业质量监控平台在运行中既有宏观层面的数据,也有局部的数据,监控分析工作更为精细,促使教师摆脱对个人教学经验的依赖,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品质。

1.横向比较进行定位

通过EQA系统中提供的合格率、优秀率、均分三项数据,在年级中进行横向比较,不仅学校能清晰知道年级的平均水平及班级在年级中的水平,而且教师能随时发现自己所教班级在整个年级中的实际状态,对于自己班级与年级平均水平的差距也一目了然,其中均分与合格率均持续低于年级平均水平的班级要引起校级监测部门的重点关注,应与教师一起对突出问题进行归因溯源;对于均分与优秀率均能保持高于年级平均水平的班级,则应由校级监测部门组织,将其优秀经验进行挖掘推广。

2.纵向比较关注发展

根据EQA系统中提供的合格率、优秀率、均分,除可以进行单次年级内观察外,还应对每个班每次的三项数据积累保存,单项进行纵向比较,可制作折线统计图,观察其发展的趋势,多角度、多方位对班级整体的实力状况进行综合教学质量分析,及时了解和分析自己班级在整个学业阶段的教学质量进步状态。

3.逐题分析找到根源

以往,教师根据班级的均分和个体的总分来评价学生学业质量的优劣,对于自己的教学情况缺少有效的数据,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开展教学。而EQA系统中提供的小题分数据使教师能更为客观地发现学业质量中的短板。教师可以将每小题的班级得分进行知识点的分类分析,随时了解教学目标达成度;也可将每小题的得分数据放到年级中进行比较,找到差距或者优势,发现问题根源。

三、把其脉:运用师生双向诊断,进行发展性评价

在学业质量监控过程中,我们发现,要找到影响学业质量的根源,不能仅靠外力的监控和评价,更重要的是启动教师和学生自我监控。

从教师的角度,我们主要是依据EQA系统中提供的各类数据进行细化分析,同时,教师在文字质量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学业质量的归因共析表”的引导,从“学生知识能力的短板”“课堂教学的疏漏”“作业练习的针对性指导”等方面分析问题及归因,同时找到改进策略,校级监控人员和备课组组长根据“归因共析表”中分析的根源性问题,加强与教师深入沟通和交流,从教学常规全过程去引导教师学会科学地自我反思总结,激发教师自我监控诊断的自主性。

根据EQA系统中的小题分统计,我们认为有必要引导学生学会进一步细化归因,培养学生自我学业监控的能力,因此设计了《学科测试学生个人分析表》。

表中,我们根据学科的性质及《武汉市学业质量监测评价标准》中的内容领域及知识点,将失分原因进行细化分类,比如语文学科,我们将其分为“错别字及拼音”“词语理解及运用”“修辞及语法知识”“课内外文本积累、拓展”“句子理解”“文本整体把握”“书面综合表达(含作文)”“书写端正美观”8类失分类型;数学学科,我们将其分为”计算错误”“基本概念理解”“概念运用”“数量关系”“动手操作”“空间及图形认识与观察”“审题失误”“图表分析理解”“题意理解”9类失分类型。学生对于每一小题的失分通过归类填表,然后统计每个错误类型的总失分,找到自己的知识技能短板,让以后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四、寻其法:由常规管理入手,提升师生自主质量意识

学校在运用EQA系统进行学业质量监控,既重视“析”,也关注“导”,学业质量监控的目的也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发展性评价,最后为学校的整体发展服务。因此,我们特别注重学业质量监控中发现的问题,在常规管理中寻求解决的方法。如:

学校在教师的常规课堂中开展诊断式评价。绝大学业质量中呈现的问题,都能在常规课堂的教学中找到原因,而解决的办法也在课堂。学校坚持开展“相约课堂”活动,有别于以往的“推门听课”,行政的角色由一个居于高处的指导者转变成一个观察者、欣赏者、合作者。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实践思考,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困惑,课后,行政与教师平等共研,共同完成“诊断式片段再设计”,听课教师要针对反馈指导进行思考和内化,并进行课例再设计,行政对于教师的再设计还要进行“二次评议”,做出发展性评价。

利用备课平台开展行动性研训。一方面,备课组是学业质量监控的重要阵地,备课组长能够在每次监控中将EQA系统中提供的每题的小分、均分、三率统计图等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及时发现问题,组织全组成员共同面向学业质量监控中呈现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的研究,互帮互助。另一方面,将学业质量监控数据中呈现的各类小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出有共性的研究专题,开展行动性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通过“教研课展示”、“同课异构”等形式引导教师从不同角度思考,从中受益。

针对学生薄弱环节,设计训练资源包。针对在学业质量监控中呈现的比较突出的两个问题:学生整体的书写习惯较差和计算水平较弱,学校组织教师设计专项训练的资源包,分别是“积硅步行千里”学生书写能力训练册和“智从算中来”学生计算能力训练册,前者与教材中每一课的字、词、段的书写训练紧密结合,后者的一周一卷紧扣教学进度和教材重点,瞄准目标的训练,效果明显。

对学困生开展“家校携手 暖心助学”。EQA系统的监测数据显示,学校的差异率一直比较高。经分析,学校有80%的学生是外来务工子女,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太关心,而且很多学生的学习习惯在家中得不到延续,这成为我校学困生学业质量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对学困生“补课先补情”。我们设计了“家校携手 暖心助学”的学困生学业质量跟踪手册,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详细记录这些学困生每一次监控测试中的各项数据,形成曲线图,向家长清晰展现孩子的发展趋势;教师通过对每一个学困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分析,与家长共同探寻助学措施;教师将每一次监控试卷进行个案卷面分析,与家长交流,请家长结合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共商辅导措施,同时请这些孩子也能参与到监控分析中,自己定下短期努力目标。

关于学生学业质量监控的工作,我们起步的时间并不长,所做的工作还缺少系统的规划,需要进一步深化推进,在不断的研究和完善中形成成熟的学生学业质量监控体系。以此为目标,我们将不断前行。“心有繁花似锦,只待修竹成林”。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汉区振兴路小学)

猜你喜欢

学业监控班级
艰苦的学业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班级“四小怪”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不称心的新班级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