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整方式运用探讨

2016-04-27孙冬梅

河南科技 2016年24期
关键词:运行图停站晚点

孙冬梅

(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整方式运用探讨

孙冬梅

(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

在城市交通解压中,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愈加凸显。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相比,其优点集中于周转量大、舒适性强、干扰因素少、速度快等。根据列车计划运行图列车可在正常情况下运行,但因大量随机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制约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的有序性。为避免产生安全事故等情况,需进一步加大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整方式的专利研究力度,以此确保行车安全性。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整方式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伴随流动人口的增多、城市规模的逐步扩大,各类交通工具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因此产生了大量交通问题,如道路拥堵、环境污染等,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将对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活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最终也会对城市现代化发展造成一定阻碍。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新型城市交通方式,因其自身独特的优势,为人们提供了高效、便捷的运输服务,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受各类干扰因素的制约,也会存在列车晚点等问题。为有效防止此类问题产生,避免运行秩序混乱,必须针对当时具体情况,做好适当地行车调整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最短时间内运行正常化,才能降低危害,确保行车安全。

1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整原因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过程中,列车的运行秩序往往会因各种因素的干扰产生混乱现象,此时需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帮助列车及时恢复到有序行车状态,该过程称为行车运行调整。引起行车运行秩序的主要干扰因素可分为以下几点:

人为因素。操作失误、行车调度指挥不当与客流量的变化等为人为因素。

设备因素。线路、车辆、通信等为设备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干扰因素为信号、车辆故障等。

自然因素。自然条件的影响因素为大风、暴雪等。

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是指乘客掉落站台、乘客滋事等。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行中,设备因素、人为因素是导致列车晚点的主要干扰因素,自然因素、突发事件则极少出现。由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方式来讲,按照列车计划运行图即可保证列车运行正常。针对列车计划图需进行相应冗余时间的预留,以此将干扰产生的小范围晚点逐步消除,确保行车秩序、安全运行。

2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整方式研究

按照列车晚点实际情况进行行车调整方案的制定及措施的实施。列车晚点是指运行环节列车因大量随机因素的作用,产生与计划运行线偏离的现象。一般在行车调整方面,可采取以下措施:

2.1 自身晚点及后效晚点分析

2.1.1 自身晚点

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环节,列车因自身因素的影响,出现晚点运行现象的即可被称为列车自身晚点。按照晚点出现的实际位置情况,由可将其划分为2部分,即车站、区间晚点。车站晚点是指因车站客流量的波动,导致在站台上下车时等待旅客的时间增加,进而对列车离站时间造成影响。区间晚点是指区间运行环节,列车因自身因素,如故障、线路问题等,不得不暂停或降低速度,致使列车运行出现晚点现象。

2.1.2 后效晚点

城市轨道交通运行中因前车出现晚点现象,致使后面列车同样产生晚点,即可被称为列车后效晚点。图1为其传播形式。

图1 后效晚点示意图

其中,前行列车晚点时间可由△t1表示;后行列车晚点时间可由△t2表示。

由此可见,图1(a)得出,当△t2等于0时,后行列车既能够准点进站,此时前行列车并不影响后行列车;图1(b)得出,当△t1在△t2以上时,衰减传播即为前行列车晚点传播方式;图1(c)得出,当△t1等于△t2时,等值传播即为前行列车出现的晚点传播方式;图1(d)得出,△t1在△t1以下时,增强传播为前行列车对后行列车产生的晚点传播方式。

2.2 调整方式分析

针对以上2种晚点情况分析,可看出其都会影响实际运行图,致使具体运行中出现与计划运行图偏离的现象,扰乱列车运行秩序。为此,可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行车调整。

2.2.1调整列车时刻表

如晚点问题出现于在线运行列车时,需以列车计划运行图、干扰信息等作为调整晚点列车的参考依据,保证其尽量与列车计划运行图接近,促使列车逐步向计划运行图恢复运行。此时可利用停站时间、区间运行时间的有效控制达到合理调整列车时刻表的目的。

第一,调整列车停战时间。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时,如列车到站时间晚点、早点,需严格按照既定停站冗余时间对列车停留于车站的时间进行准确控制。假设,40s为列车指定的停站时间,则15s为其停站冗余最大时间值。此时列车早点到站,可适当对其停站时间进行增加;如列车晚点到达,则可适当进行停站时间的减短。

第二,调整区间运行时间。利用ATS系统内的ATR与ATO相互结合、作用即可确定列车区间运行时间。按照列车实际到站情况,通过ATR即可对列车下站到达时间的进行准确预测,与此同时,按照ATR传递的数据,ATO即可对区间运行速度加以控制,且以此达到调整的目的,保证遵循ATR预测时间列车达到车站。

以上调整方式仅可用于列车在线晚点时,且单独调整,无法分析、预测其晚点对后车的影响程度。但具体操作环节,如一辆列车晚点,必定为影响与其相近的列车运行时间,此时,需同时分析调整其他被影响列车的运行时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调整的最终目的。

2.2.2 调整列车间隔

如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列车具有极为严重的晚点问题时,将大范围影响交通运行秩序。此时,需调整全部在线列车的停站、区间运行时间,确保列车和列车之间距离合理化。也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列车的间隔。

为确保列车等间隔运行的目标得以实现,在调整列车间隔时,需通过虚拟动态运行图及晚点数据信息等进行新运行图的绘制,要求新运行图与虚拟运行图基本相同,除此之外,还需及时更换列车识别号,保证依照虚拟动态运行图列车能够安全、有序运行。相比调整时刻表,该调整方式不仅能够缩短调整时间,还能提高调整实时性。

向前调整、向后调整及同时向前向后调整为现阶段列车间隔调整的主要方式。以上3种方式的主要依据即为前后列车的相对位置。向前调整是指利用调整前车的停站、区间运行时间,对相近两辆列车的间隔进行控制。向后调整是指利用后车运行时间的适当调整,进行两车间隔的控制。目前间隔调整方式应用最多就是同时向前向后调整方式。该方式需同时调整前后两车的运行时间,相比前两种方式,该方式调整效果最佳、安全性最高。

3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新型城市交通工具,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极为迅速。但在其高速发展的今天,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本文所阐述的列车晚点问题,如无法及时调整该晚点问题,极易造成大范围内多部列车的晚点,导致列车运行无序,甚至对城市轨道整体交通系统的运营质量、效率等造成极大影响,这种情况下,必须找出影响列车运行的主要原因,根据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调整方式进行有效处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列车运行正常。

[1]王思锴,李冠,马全明,等.电离层误差对城市轨道交通GPS控制网测量精度的影响分析[J].测绘通报,2017(01):78-80.

[2]蔡章辉,庞明宝,刁化尧.动态客流需求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时刻表优化[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7(01):65-67.

[3]崔振东.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整方式运用的研究[J].科技风,2016(12):63-65.

[4]苗义烽.突发事件下的列车运行调度模型与算法研究[D].北京: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5.

[5]郭戬.城市轨道交通等间隔行车调整方法优化设计[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6(11):32-34.

Analysis on the Application of Urban Rail Transit Adjustment

Sun Dongmei
(Zhengzhou Rail Transit Co.,Ltd.Branch Operations,Zhengzhou Henan 450000)

The advantages of urban rail transit is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n the urban traffic decompression.Com⁃pared with other modes of transportation,the urban rail transit has large turnover,high comfort,less interference fac⁃tors and high speed.The train can run normally with th help of train diagram,but the order of urban rail transit is of⁃ten restricted due to the impact of a large number of random factors.In order to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safety acci⁃dents and so on,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increase the patent intensity of urban rail traffic adjustment methods to en⁃sure traffic safety.

urban rail transit;traffic adjustment mode

U292.4

A

1003-5168(2016)12-0065-03

2016-11-25

孙冬梅(1985-),女,本科,研究方向:城市交通。

猜你喜欢

运行图停站晚点
基于马尔科夫链的高铁列车连带晚点横向传播
晚点的火车(外三首)
(六年级)怎么做能在学习运行图时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
高速铁路初始晚点致因-影响列车数分布模型
车辆段收发车运行图编辑器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规格化列车运行图的京沪高速铁路列车停站方案设计
高速铁路停站方案对通过能力影响的研究
京沪高速铁路通过能力计算扣除系数法研究
拿什么拯救你长停站
现代有轨电车运行图编制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