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16-04-22杨志晓陈国洪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相关因素

杨志晓 陈国洪 王 媛

郑州市儿童医院东区医院神经内科 郑州 450000



影响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杨志晓陈国洪王媛

郑州市儿童医院东区医院神经内科郑州450000

【摘要】目的 观察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识别重症病毒性脑炎,指导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09—2015-09在我院儿科及重症监护病房住院并首次确诊为重症病毒性脑炎的151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入组患儿进行定期随访,回顾分析入组患者的临床及辅助检查资料。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果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良好率为56.2%,预后不良率为43.8%。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有无发热、意识障碍、合并低钠血症、低钾血症、CSF白细胞数、CSF蛋白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发热时间、惊厥及惊厥时间、意识障碍时间显著短于预后不良组,意识障碍程度Glasgow 评分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其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脑电图异常、头颅MRI异常情况所占比例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热时间、惊厥时间、意识障碍及意识障碍时间、意识障碍程度、脑电图异常、头颅MRI异常可增加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不良的发生风险,是影响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其风险比分别为2.59、5.62、2.68、4.59、4.97、11.59、9.74。结论发热时间、惊厥时间、意识障碍及意识障碍时间、意识障碍程度、脑电图异常、头颅MRI异常可增加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不良的发生风险,是影响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重症病毒性脑炎;预后;相关因素; Glasgow Outcome Scale评判标准

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VE)是一组由各种病毒侵入颅内,导致颅内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脑膜/脑实质的急性弥漫性炎症,是儿科及儿科重症监护病房较常见的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之一。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小儿病毒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从0.035‰上升至0.16‰[1]。而重症病毒性脑炎(severe viral encephalitis,SVE)作为病毒性脑膜炎的重要类型,具有发展迅速、致残率极高的特点,并易留下后遗症,Yin等[2]研究表明,重症病毒性脑炎致残率可高达20%,后遗症发生率为50%~70%,亦有死亡病例发生,是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安全的重要急症之一。本文对151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随访过程中的临床及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找寻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早期识别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患儿,指导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取选取2012-09—2015-09在我院儿科及重症监护病房住院并首次确诊为重症病毒性脑炎的151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儿科学(第2版)中重症病毒性脑炎诊断标准[3],即存在意识障碍(躁动、昏迷)、持续高热、惊厥持续状态、持续或频繁抽搐、颅内高压症状、脑疝形成等,在此基础上排除中毒性、结核性、化脓性脑膜炎等其他脑膜炎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对所有入组患儿进行定期随访,回顾分析所有入组患者随访过程中临床及辅助检查资料。

1.2研究方法收集所有随访患儿的临床及辅助检查资料,分析对比可能影响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如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有无发热及发热时间、有无惊厥及惊厥时间、有无意识障碍及意识障碍时间、意识障碍程度等临床资料,CSF白细胞数、CSF蛋白量、脑电图(EEG)、头颅MRI情况等辅助检查资料,探讨影响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

1.3预后评定标准依据GOS预后评判标准对患儿预后情况进行评估,Ⅰ级:死亡;Ⅱ级:植物状态;Ⅲ级:严重后遗症,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24 h均需他人照料;Ⅳ级:轻度后遗症,日常生活、家庭与社会活动中尚能勉强独立;Ⅴ级:恢复良好,能重新进入社会生活,能恢复工作,但可能有各种轻度后遗症。Ⅴ级为预后良好,Ⅰ~Ⅳ级为预后不良。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9.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病例数和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随访预后情况分析本研究151例患者中5例失访,余146例中预后良好82例(56.2%);预后不良64例(43.8%),其中随访过程中死于脑疝、脑干严重损伤等并发症10例(15.6%),植物状态15例(23.4%),有严重后遗症、日常生活不能自理23例(35.9%),轻度后遗症,日常生活、家庭与社会活动中尚能勉强独立16例(25.1%)。

2.2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一般资料分析比较研究显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在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有无发热、意识障碍、合并低钠血症、低钾血症、CSF白细胞数、CSF蛋白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发热时间、惊厥及惊厥时间、意识障碍时间显著短于预后不良组,意识障碍程度Glasgow 评分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其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脑电图异常、头颅MRI异常情况所占比例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影响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相关因素的Logistic分析以可能影响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为自变量,以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良好与不良为因变量,将影响SVE患儿预后的一般资料中有意义的变量引入Logistic 回归方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发热时间、惊厥时间、意识障碍及意识障碍时间、意识障碍程度、脑电图异常、头颅MRI异常可增加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不良的发生风险,是影响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其风险比分别为2.59、5.62、2.68、4.59、4.97、11.59、9.74。见表2。

表1 SVE患儿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表3 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相关因素的Logistic分析

3讨论

“持续高热、头痛、脑膜刺激征”为重症病毒性脑炎典型临床表现,存在意识障碍(躁动、昏迷)、持续高热、惊厥持续状态、颅内高压症状、脑疝形成等,急性发作时可出现躁动、昏迷等意识障碍,持续或频繁抽搐、活动受限等肢体障碍,精神行为异常等,这可能是由于病毒侵入颅脑导致中枢神经损伤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为此,近年来对重症病毒性脑炎相关机制的研究不断,Kramer等[4]提出了病毒感染诱发机体免疫功能异常而导致的变态反应的学说。由于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较差,且部分患儿出现严重后遗症,因而对重症病毒性脑炎预后的影响因素得到了越来越多临床医生的关注。

Shearer等[5]研究发现发热时间、惊厥时间、意识障碍及意识障碍持续时间越长、意识障碍程度越重,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越差。本研究结果显示发热时间、惊厥时间、意识障碍及意识障碍时间、意识障碍程度可增加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不良的发生风险。可能是由于随着重症病毒性脑炎病情发展,大脑皮质、脑干、下丘脑等生命调节中枢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由于大脑皮质中存在调节机体感觉及运动的中枢,受累后可出现相应感觉及肢体运动障碍,脑干为机体生命中枢,受累可出现呼吸、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失衡,下丘脑为体温及内环境调节中枢,受累后可出现体温调节障碍及内环境的紊乱,若颅内感染持续存在且进行性加重,则可加重患儿已有临床表现。病情越严重,发热时间越长、意识障碍持续时间越长,意识障碍评分越低,发生意识障碍越重,颅内损伤越明显,从而导致预后越差,国外Mailles等[6]前瞻性研究发现,意识水平下降是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不良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

本研究还显示,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与脑电图、头颅MRI表现情况存在相关性。IDSA指南A级推荐:脑电图、头颅MRI检查是颅内感染最敏感的神经影像学检查手段,这是由于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症状越重,脑电图异常程度越明显,若伴意识障碍,则脑电图异常情况可为100% ,因而可早期预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情况[4,7]。头颅MRI可定位诊断疾病,更加确切地发现不同部位受累各异的临床特征,对重症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及预后评价具有重大意义[8-9]。

综上所述,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较差,且部分患儿出现严重后遗症。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早期识别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患儿及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及时适量、足疗程给予抗病毒及其他相关药物对症治疗,对改善患儿预后、降低患儿病死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4参考文献

[1]Thompson C,Kneen R,Riordan A,et al.Encephalitis in children[J].Arch Dis Child,2012,97(2):150-161.

[2]Yin Z,Wang H,Yang J,et al.Japanese encephalitis disease burden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Japanese encephalitis in four citi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Am J Trop Med Hyg,2010,83(4):766-773.

[3]薛辛东.儿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17-420.

[4]Kramer AH.Vrial encephalitis in the ICU[J].Crit Care Clin,2013,29(3):621-649.

[5]Shearer P,Riviello J.Generalized convulsive status epilepticus in adults and children:treatment guidelines and protocols[J].Ernerg Med Clin North Am,2011,29(1):51-64.

[6]Mailles A,Stah JP,Steering Committee and the Investigators Group.Infections encephalitis in france in 2007:a national prospective study[J].Clin Infect Dis,2009,49(12):1 838-1 847.

[7]许琪,樊欢.小儿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分析[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11,21(18):82-83.

[8]朱光斌,张雪林,伍筱梅,等.磁共振成像在病毒性脑炎诊断与预后评价中的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13(1):5-8.

[9]Tunkel AR,Claser CA,Bloch KC,et al.The management of encephalitis: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J].Clin Infect Dis,2008,47(3):303-327.

(收稿2015-03-16)

【中图分类号】R5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04-0061-03

猜你喜欢

相关因素
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致心肌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的相关因素
剑杆织机设计与人机工程相关因素分析
小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监测与分析
探究影响竹笛音色的因素
烧伤患者健康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测试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