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园能拯救濒危动物吗?

2016-04-21弗吉尼亚·麦肯娜

奥秘 2016年4期
关键词:苯丙胺机动性栖息地

弗吉尼亚·麦肯娜

物种灭绝在劫难逃吗?人工饲养能够拯救野生动物灭绝的命运吗?人们呼吁利用动物园作为解决物种灭绝的方案,通过引进、捕获并饲养野生动物的项目来拯救全世界的濒危物种。此举真的能力挽狂澜吗?

拯救濒危动物的成功范例

当今有11%的鸟类、18%的哺乳动物、5%的鱼类和8%的陆生植物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濒临灭绝的哺乳动物中有世界上大部分的灵长目动物、几乎所有的大型猫科动物、大象和犀牛等等。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地球上物种大难临头的可怕故事。

我们要致力于保护并恢复野生生物栖息地,保存尽可能多的野生生物栖息地就会使我们有机会保护成千上万的动植物种群。但是,当某一物种濒临灭绝以致没有栖息地的保护来拯救它时,就到了该严肃考虑将其捕获进行动物园人工圈养的时候了。

十几年前,将野生动物捕获圈养的想法相当普遍,几乎是在为现代动物园的存在提供新理由而大唱圣歌。今天,当野生动物被抓来关在生态环境保护区里饲养的做法已经变得司空见惯的时候,对这样做的真实效果做个实际检查就有必要了。“在上世纪80~90年代时,有人认为动物园工作人员可以圈养大群的濒危野生动物,然后将它们放回野外。”伦敦动物学会欧洲老虎饲养项目的负责人克里丝蒂娜·罗丽亚说。“但是这种事情是不会发生的,起码既不会是大规模的也不会是长期的。”理由很简单,因为许多动物,特别是大型的掠食性动物,已失去足够的野外栖息地。

尽管有困难,但以捕捉圈养方法来拯救濒危物种的名单仍在不断拉长。广泛引用的是拯救加利福尼亚秃鹰的故事,当时该物种在全世界只剩下17只,人们不得不将其捕获关在笼子里繁衍生息,待它们繁殖得足够多了再将其放归大自然。尽管秃鹰的自然掠食对象北美野牛已经绝种,人们不得不在喂养站放上肉以维持其生存,但秃鹰的生存现状还算良好。在批评家对这种人造的“野生环境”感到悍然之时,其他人却把这看作是地球的自然环境中食物链断裂所必然发生的结果。为了让这种雄壮的大鸟重新在蓝天翱翔,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是值得的。“这种人工饲养濒危物种的做法是不可避免的,”英国培根顿动物园的主任西蒙说,“在将更多的物种从灭绝的边缘营救回来的时候,这种事情将变得更加普遍。”

以动物园饲养野生动物的成功范例还有原产于巴厘岛的八哥,由于森林的破坏和宠物买卖的兴盛,这种鸟在野生环境中几乎已经灭绝,但在全世界的动物园和饲养场里却活得很好;塔玛林金狮在最近几年内被引进到其原产地巴西沿海森林之中;已经正式宣布灭绝的阿拉伯羚羊,由于人工饲养又使其恢复了生机;毛里求斯粉鸽由于在毛里求斯和泽西动物园得到人工饲养而使其逃脱了灭绝的厄运,现在在其原产地的森林中生活得很好。在中国东北,科学家利用人工饲养增加野生白鹤的种群数也获得了成功。

人工饲养不是个好办法

人工训养濒危物种已经成为许多物种恢复项目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当濒危物种的警报频频响起之时,靠人工饲养真能拯救它们全部或大部分吗?“我们永远不可能造出足够的诺亚方舟来拯救大量的物种。”马克·鲍勃·布劳顿说,“如果拥有必须的恢复野生动物栖息地和人工饲养的技术,在过去10~15年内我们就能通过物种恢复项目拯救更多的野生动物。”但是,仅仅依靠动物园的微薄之力,把动物园当作诺亚方舟未必靠得住。

自由出生基金理事会创始人兼主席格拉芙·兰帕德指出:将野生动物捕获并关起来人工饲养不是个好办法。兰帕德说:“有时我认为我正住在一块制造信仰的土地上。可能不少人会觉得动物园是拯救濒危野生动物的信仰落实的地方。然而我们都知道,事实上成千上万的物种正面临着灭绝。动物园告诉我们说他们正在拯救动物,有一天,当我们不再毁坏森林和污染大气的时候,就能把它们放归自然。有一位动物园主任认为这大约需要100年的时间。”

她认为:“无论费多大劲,哪怕你说得天花乱坠,我也不能相信100年以后所有的动物饲养场都会敞开大门,让里面所有多得令人吃惊的野生动物恢复它们在大自然中的生活。世界上成千上万的濒危物种,脆弱无助,朝不保夕。而更重要的是,它们是贪得无厌的人类进行开发的无辜牺牲品。据我所知,世界上1万多家动物园,很少有向野生动物伸出援助之手的,至多也就帮助过三五个野生物种吧。动物园世界在20世纪后期所采用的生态环境保护区的形式,贴着‘款待动物的标签,实际上也没有什么令人满意的地方。仅有少数野生动物如阿拉伯羚羊、夏威夷大雁、塔玛林金狮等经过无数艰难险阻和高昂的代价终于获得自由,被放归大自然。”

被囚禁的动物患上了精神病

在人类的精神病学研究方面,科学家们早就知道人的反常重复行为是某种更令人担心的症状。其病态表现有36种以上的精神疾病症状,诸如孤独症、精神分裂症、强迫性神经症等。这些患者的大脑扫描图经常显示出他们大脑中的行为控制区域出现异常。

如今,动物园的研究人员发现动物也有类似情况。他们怀疑一些动物园、饲养场以及实验室中的条件会让动物发疯。如果他们的观点正确,改善被囚禁动物的环境将成为新的当务之急。大约10年前,科学家们在寻找可用于研究人类精神疾病的动物时首次发现了这种迹象。服用苯丙胺的动物像人一样表现出机动性重复。对实验室的动物而言,研究人员教它们摁某种颜色的按钮以获得食物奖赏,或者穿过某个出入口寻找食物。当食物被挪动后,正常的动物很快就学会改变它们的反应,但是服用苯丙胺的动物会一直摁同样的按钮或者穿过同一个出入口。

当然,让老鼠服用苯丙胺与把一头熊关起来并观察其行为出现反常大有不同,所以大多数动物行为专家不认可这些发现,坚持认为机动性重复行为对被囚禁的动物无害。但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赫布·凯莱赫不这样认为。他说:“机动性重复被认为是消除或者缓解失望感的一种办法,但是这无法解释为什么所有的行为都一模一样,为什么改善年老动物的生活环境也无法杜绝某些机动性重复行为。”凯莱赫和牛津大学的乔治·凯思琳一起研究验证的结果是:虽然并没有服用苯丙胺——但是有机动性重复行为的被囚禁动物,也像有反常重复行为的人一样患上了精神疾病。

凯莱赫指出,动物被囚禁在与已经适应的环境截然不同的环境中会非常紧张。其结果使动物无法根据本能挖洞和捕食,可能会扰乱其大脑中的神经传递素(神经传递素用来在行为控制区的神经细胞间传输信号)。

林肯大学兽医学专家丹尼尔·史密斯比较谨慎,他指出并非所有动物的机动性重复行为都是永久的。他发现在马厩中安放镜子模拟群居生活几乎能立刻杜绝马匹的机动性重复行为。他说:“大脑疾病不会一夜间治愈。”由于停止机动性重复行为的速度如此之快,他认为动物重复某一行为肯定有其他原因,或许它们只是对某种一直存在的孤独的信号作出反应。

改善环境胜于提高待遇

可以肯定的是,许多有机动性重复行为的动物总是会弄伤自己,并且有健康状况不佳的迹象。科学家们认为有一种简单办法能使类似的伤害降到最低程度:改善环境。孤独症患者如果有强烈的信号指导其行为,机动性重复行为就会减少,如果动物拥有更多的自由,能按照本能生活,发生机动性重复行为的几率也将下降。

改善实验室动物的生活环境可能比提高它们的待遇更有意义——它能使试验结果更加可靠。被囚禁的动物如果发疯,大量以测试动物行为为基础的研究成果可能将因此作废。

凯莱赫说:“我知道我看问题的角度与环保专家们确实有点不同。当我看到动物园中的动物时,我所看到的是动物的个体。我看它,我尊重它,我常常为此而感到阵阵心痛。曾经,它们龙腾虎跃,万类霜天竞自由。而如今,却被关在笼中,靠人施舍。我看不出这有什么好处,难道这就是动物饲养项目和长期生态环境保护及动物血统保护计划的一部分吗?除非我们能认真反思主宰世界的人类的特权,能重新安排我们的资金流向并将我们繁多的目标合并,否则100年以后,我们将只有与囚禁起来的‘野兽相伴。就像在美术馆里的艺术珍品一样,动物将生存在‘生命博物馆里,结果会使人类处于精神上极度贫困的境地。”

更多的科学家们则认为:动物园也在面对现实,正如房地产推销商也懂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位置、位置、还是位置”,因此真正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是“栖息地、栖息地、还是栖息地”。野生动物将在广阔天地里以自己的方式自由生活,生活在它们自己的土地上。至少,我们现在还来得及这样做。

猜你喜欢

苯丙胺机动性栖息地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我国苯丙胺类毒品滥用防控对策探究
BEAN SCENES
抵达栖息地
《苯丙胺类药物依赖诊断治疗指导原则》修订暨《苯丙胺类药物依赖诊疗指南》编写工作启动会在长沙召开
快拍系统 5款相机携带系统,在减轻身体负担之余更保证机动性。
mTORC2通路在苯丙胺致大鼠纹状体损伤中的变化*
基于BTT的反鱼雷鱼雷拦截弹道研究
关于军事装备运输性问题的研究
何群:在辛勤耕耘中寻找梦想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