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会贯通写新风——韦学东书作浅析

2016-04-21杨力斌

企业文明 2016年3期
关键词:侧锋书艺行笔

文 /杨力斌



融会贯通写新风——韦学东书作浅析

文 /杨力斌

书家韦学东,号鹊园居士,安徽省阜南人。在父亲的影响下自幼喜欢并临习书法。他是首都师范大学书法艺术教育硕士研究生、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

书家历经大学本科、研究生的国学文化知识和书法艺术学习,在欧阳中石等名家指导下,坚持书艺建立在深厚文化艺术修养底蕴基础上的积累生发,善于把学来的东西通过长期消化积累,融会贯通,进而实现理性升华。他不断践行书法艺术民族化和书法贵在创新的理念,形成既蕴含传统书艺精华,又符合现代书艺特色、大众线性审美需求的格调,彰显出具有很高文化艺术修养的新书风。

观赏韦学东的行书系列作品,可以领略其书法艺术魅力。

他书写的宋代诗人元好问《山居》诗行书作品,在行笔过程中,以中锋与侧锋交替使用,充分发挥行书笔随心至的畅达笔意格调,大胆地以隶书侧锋行笔为主,在行书中糅合隶书,使书体既保留行书潇洒大气的线性构成,又有隶书的肥厚壮实、撇捺双飞燕的特色,呈现出行隶交融一体、相得益彰的新书风。

他书写的唐代诗人张旭《桃花谿》诗行书作品,以中锋行笔为主,兼以侧锋健硕笔画,线条纤细处,如刚性游丝,遒劲有力;线条粗壮处,雄健峻拔,端庄飘逸。书体糅合了米芾、赵佶书体笔意,舒展劲挺,粗细张弛有度,彰显出行云流水般的爽朗明快、古雅脱俗的书艺风范。

在书写时,他善于将几种不同书体特点融会贯通,笔法略有变化,或轻或重,或放或收;在行笔融合中,将自我感悟的心性、情趣和意境倾注在字体笔画之中,线条略有变化,跌宕起伏,呈现出既有传统书法渊源根基、又有现今时代书艺审美理念的格调。

他书写的唐代诗人白居易《舟中读元九诗》行书作品,以侧锋行笔为主,辅以少量中锋行笔,笔法顿、提、飘逸,字体方棱,洒脱大气。在横画书写中,侧锋重压行笔,侧锋按笔,侧锋提转中锋、向上转平等不同笔法;也有中锋行笔,中锋转侧锋,中锋侧锋,中锋波折,中锋略重,中锋轻拂等丰富变化。在竖画书写中,有轻转侧锋重压,侧锋斜转,侧锋收放,侧锋轻扬,侧锋转中锋等多种线条形态。这幅书作既有米芾的遗韵风采,又糅合了现代审美的情趣,在“米”字基本八法运用上,灵活的笔法、墨法中带有汉简笔意,造就出线条既不重复、也不紊乱的书写范式,形成书体秾纤交融、遒劲有力、厚重而富于变异的线性构成美感。

古今优秀的书法作品往往包含有深层次的艺术修养底蕴。古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中20个“之”字,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书写范式,丰富的笔墨技巧流芳百世。韦学东在书作中无数的字体笔画,也彰显出不同的书写范式,这是书法家建立在深厚艺术修养基础上,在作品中自然流露出的线性构成美。

多年来,韦学东作品多次参加过国内外艺术馆举办的各种书法展览交流。他先后为《光明日报·党建》《辽宁青年》《今古传奇·副刊》《章回小说》文学版等报刊题写刊头、刊名和篇名,受到大家的好评。

(责任编辑:李万全)

猜你喜欢

侧锋书艺行笔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中)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下)
为什么掐住猫的后脖颈,它就不动了?
书法中的“阴阳”观念探析
徽人程瑶田对用笔“偏锋”的新解
书艺之美
浅谈书法中的侧锋原理及运用
【书艺之美】
王羲之《兰亭序》与赵佶《千字文》笔法之比较
浅析《始平公造像记》的线条立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