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南碗窑村山间水畔的百年瓷都

2016-04-20宋立元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浙南戏台村落

宋立元

夜幕降临时,碗窑村千家灯火点亮,璀璨辉煌,最亮的一盏灯点在村落中央的三官庙前,牛油巨烛,光亮在十多里外都能望见。

碗窑曾是江南赫赫有名的瓷器生产基地,它可与江西景德镇、浙江龙泉两大官窑媲美,其手工烧制的青花瓷碗、盆、杯、盏远销江西、福建、台湾等地。

碗窑地处偏僻,生活简单寂寞,为了留住客人,村里集资兴建戏台。村民们财大气粗,一次性在上村、下村各盖一座戏台。

在过去,整个浙南的版图,其实是由一个个村落组成的——这与别的地方很不一样。在别的地方,往往是先有一个人口众多、交通发达的中心城市,然后再以这个城市为核心,慢慢辐射出大大小小的市镇,城市与市镇间人员往来、物资交流,有着共存共荣的关系。而在浙南,由于地形多山、多水,山势隔绝,缺乏形成大城镇的种种条件,在过去千百年的岁月里,一个个分散独立于山间水畔的小村落就构成了浙南的全部。

时过境迁,今天的浙南,除了温州、丽水两个大城市和其下辖的几个县城外,那些如珍珠般散落的村镇仍是浙南的主体,它们如细胞般为整个浙南提供了活力。

以当代人的视角看,浙南村落保持了“不知秦汉,无论魏晋”的桃源古风,村里凹凸不平的卵石路、斑驳的老墙、绕屋流淌的溪流都给人们增添了访古探幽的情趣。而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走进这些古村落,也就是深深地走进了浙南的肌理。

碗窑,藏身深山的明代古村

如今,浙南地区的古村落,著名的有温州永嘉縣的林坑村、丽水庆元县的月山村、温州苍南县的碗窑村等。其中,苍南碗窑村别具一格,它是一座“活着”的古村——村民们依旧保留着过去的生活方式,经营着传统的手工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恍然间,数百年岁月已悠悠过去。

碗窑村地处温州苍南县西部,据县城约20公里的玉龙河河谷中游,背山临水,满目苍翠。碗窑村坐落在玉苍山山脊之上,面向水光滟潋的玉龙湖,南北走向,地势不易积洪,地质不易滑坡,丝丝入扣中国传统的“风水”之学。行走村中,清澈的山泉在路旁流淌,无论走到哪都能听到哗哗的水声。沿着石头小道拾级而上,两边尽是形态各异、颇具特色的吊脚楼,旧损的墙砖外墙记录了岁月的痕迹。300多间清代古建筑在深山绿林中若隐若现,蜿蜒的山道将一家一户串联起来,犹如梦境一般。现代修建的拱桥、公路,虽连通了四方,却仍保持了古村落的原汁原味。

碗窑村中至今还生活着100多户人家,村干部告诉笔者,碗窑村的居民最早是从福建迁过来的——明末时期福建地区兵火连绵,为躲避战乱,闽南连城县的巫姓家族举族北迁,一路颠沛流离,直至浙江苍南玉苍山麓时才安顿下来。巫姓家族在此开辟田地、结庐架屋,渐成聚落。

经过巫姓族人100多年的经营,碗窑村逐渐成为苍南玉苍山中最大的村落,人口有上千之众。村中房屋依山势而建,鳞次栉比。夜幕降临时,千家灯火点亮,璀璨辉煌,最亮的一盏灯点在村落中央的三官庙前,牛油巨烛,光亮在十多里外都能望见。

也许是因为经历了太多的兵锋战火,巫姓族人对碗窑村苦心经营,让它成为了一座能抵御外敌入侵的城堡。至今在村中,我们也能看到很多防御性的设施——碗窑村靠近山脚的建筑一律由厚实的石块建造;村外围还曾引玉龙河水修筑有护城河;村中的主干道虽然宽阔,可容两架马车并行,但每隔一定距离便被收窄,仅一、两米宽。据村民们讲,在这些道路突然收窄的地方,以前还设置了铁闸,关键时可放下阻断交通,防御性很强。

亦村亦堡,这种带有防御性的村落布局在浙南山区非常普遍,但像碗窑村这样步步设防的却很罕见。其中的原因,除了与巫姓族人对兵祸的恐惧,还有就是碗窑的富庶,让他们不得不筑起高墙深垒,挡住外界觊觎的目光。

三官庙、古戏台,见证碗窑昔日繁华

碗窑昔日的富庶,在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村子中心,那座雕梁画栋的三官庙和体量庞大的古戏台对峙而立,在今天看来,它们似乎与这座偏僻的山村格格不入,尤其是古戏台——它能同时容纳上千名观众,非常宏伟,其造型和工艺比原乡镇上的戏台还要高档和大气。站在古戏台中央,笔者不禁要问:它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碗窑村究竟有过怎样的兴旺繁华?一切还要从碗窑的名称说起。

顾名思义,“碗窑”就是烧制碗碟的瓷窑,碗窑也因村中盛极一时的制瓷业而得名。村里最早的定居者——巫姓族人本是以制、贩瓷器为生,北迁到此地后,他们重操旧业。村子附近出产的优质瓷土,再加上世代相传的制瓷工艺,使碗窑村在浙南地区声名鹊起。鼎盛时期,碗窑是江南赫赫有名的瓷器生产基地,它可与江西景德镇、浙江龙泉两大官窑媲美,其手工烧制的青花瓷碗、盆、杯、盏远销江西、福建、台湾等地。

在清乾隆年间,碗窑的陶瓷生产达到极盛,碗窑也从巫姓独居的村落,渐渐吸引来40余姓人杂居,总人口多达4000人。碗窑人秉传祖业,埋头烧瓷,村里除了三四户开客栈的人家和十来个懂一点“官话”,给不通当地方言的客商们做“翻译”的人外,其余的几千号人口基本都从事制瓷业。

碗窑村中曾经拥有18座窑口,窑由土砖拱砌,沿坡而上,层层叠叠,每件成品从备料到出窑,十几道工序全凭手工操作,虽然繁复,但也保证了质量。由于手工出货慢,要的人又多,供不应求,为了屯足货,商人们甚至在村里一住就是半年。

碗窑地处偏僻,生活简单寂寞,为了留住客人,村里集资兴建戏台。村民们财大气粗,一次性在上村、下村各盖一座戏台(下村戏台已毁)。过了不久,又按当地习俗,在上村戏台对面盖三官庙(意谓演戏是为了祭祖娱神,以避有伤风化之嫌),再将三官庙厢房与戏台形成一个连体建筑群,可容纳1300多名观众,温州一带稍有名气的戏班几乎都来献过艺。

从此之后,碗窑夜夜好戏连台,商人们纷至沓来。今天在碗窑的古码头边,那些被磨得又光又亮的台阶石,就是昔日碗窑商贸繁荣、富甲一方的明证,外地姑娘以能嫁到碗窑村为荣,本村女孩子一般也不愿外嫁。

碗窑村的辉煌,从清乾隆年间开始到上世纪70年代末,一直持续了200多年。因受到现代机械化生产的冲击,碗窑日渐萎缩,几近凋零。有手艺的年轻人纷纷转行另谋出路,留下老窑工和片片瓷砾,静静地融入在这片山野中……

笔者这次来碗窑,正巧碰上村里最后一座瓷窑开窑,老窑工们挥汗如雨,从炽热的窑坑里搬出一摞摞瓷器,升腾而上的灰尘让他们的面目模糊不清。几个瓷货商人在一旁挑挑拣拣,木然的脸上已没有任何的期待与兴奋。

猜你喜欢

浙南戏台村落
雍和宫戏台及其献戏活动考略
戏台送到家门口
狸猫戏台
浙南采风,余偶微恙,未克成行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山西古戏台掠影
浙南地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KIR基因多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