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师职业压力调查分析

2016-04-20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角色冲突年龄段高校教师

李 伟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力资源处 天津 300222



高校教师职业压力调查分析

李伟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力资源处天津300222

[摘要]①目的调查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现状,分析不同年龄及职称的高校现职业压力的差异及侧重点,为高校教育管理提供依据;②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通过自填式调查问卷收集某高校部分教师的职业压力相关信息;③结果该高校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压力,总体职业压力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中位数水平,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工作负荷>技术使用>角色模糊>角色冲突;④结论高校教师需要关注并重视职业压力这一问题。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育职业压力身心健康

职业压力(Occupational Stress)是指当职业要求迫使人们做出偏离常态机能的改变时所引起的压力,被看作是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之一[1]。现代社会是一个“压力的年代”,我们几乎每天都生活在压力的刺激中[2]。生活节奏愈来愈快,工作的变迁日益频繁,由此造成的情绪不安、心情紧张与精神空虚的人数也在逐年攀升。人们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3]。如果不能学会如何正确应对压力,会进而对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4]。笔者研究了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现状,其结果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更深入认识到职业压力的危害,更好地掌握适合自身发展的应对方法,减轻职业压力对个体产生的影响与危害,使其身心健康更好地长远发展。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某高校部分教师进行调查,其中男性47名,女性159名,年龄25~55岁。

1.2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量,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说明填表要求,由调查人员集中发放,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问卷211份,其中有效问卷206份。

工作压力评定量表采用2001年由Price等根据Kimetal工作压力问卷量表改进的量表,共27个问题,4个维度。包括Ⅰ(工作负荷):指个人对于完成职务所需的工作负荷程度;Ⅱ(角色冲突):指个人对于工作所需尽义务的不一致;Ⅲ(角色模糊):指对于个人的工作目标及其义务模糊不清;Ⅳ(技术使用):指缺乏足够的工具以完成工作所需。本量表记分方式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同意程度区分为非常同意、同意、没意见、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5个等级,依其情况分别给予5~1分之计分方式,负向题则以相反的方式计分。本量表经大量实证研究证实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故可直接用于本研究。分数越高者,代表其工作压力越大。反之亦然。

1.3统计学处理将调查数据录入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检验水准P=0.05。

2结果

2.1职业压力量表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职业压力各因子的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总体职业压力的平均得分为(3.34±0.61)分。其中工作负荷平均得分为(3.62±0.78)分,角色冲突平均(3.24±0.63)分,角色模糊平均得分为(3.41±0.67)分,技术使用平均得分为(3.58±0.83)分。其中工作负荷得分最高。由于此次研究采用李克特5点评分方法,中位数为3,所以研究结果显示总体职业压力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中位数水平,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工作负荷>技术使用>角色模糊>角色冲突。见表1。

表1 职业压力调查数据统计结果±s)

2.2不同年龄比较不同年龄的工作负荷、技术使用比较的F值分别为5.991、4.893,所对应的P值分别为0.001、0.002,均<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使用LSD法进行两两比较发现:工作负荷为25~35岁年龄段得分最高,说明25~35岁的教师的工作负荷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教师。而35~45岁教师技术使用得分最高,说明此年龄段教师技能使用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教师。而不同年龄的总体职业压力及其他维度得分情况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的职业压力各维度的比较

注:**P>0.01

2.3不同职称比较不同职称的总体职业压力及各维度比较均(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说明不同职称的总体职业压力及各维度具有显著差异。使用LSD法进行两两比较发现:总体职业压力及各维度均为高级职称得分最高,其次为中级,而初级职称得分则最低。见表3。

表3 不同职称的职业压力各维度的比较

注:*P<0.05,**P<0.01

通过对某高校部分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教师人群承受着中等程度的职业压力。职业压力源按得分高低排序依次为:工作负荷及时间的分配、技术使用及工作环境与技术资源、角色模糊及对自我的定位不准确、角色冲突及人际关系。即:“工作负荷>技术使用>角色模糊>角色冲突”。 年龄分组中比较发现25~35岁年龄段中高校教师工作负荷构面表现突出,说明这一构面的高校教师在工作岗位中主要承担比较繁琐的工作任务,如备课、讲课、科研、实验等;35~45岁年龄段的高校教师职业压力则表现在技能的使用方面。新时代,科技在不断创新发展,新技能的应用、更多媒体软件的研发与使用,要求高校教师要时刻灵活掌握新技能,而这一年龄段的高校教师在对于新技能接受方面能力稍显薄弱。高级职称的高校教师总体职业压力要高于初级和中级,在角色模糊这一角度表现得尤为突出。

3讨论

应关注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根据高校教师的个性特征进行专业的管理,并针对不同的职业压力特点提供心理辅导。高校教师首先要改善自身的身心症状,学会正视工作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要有心理保健的意识和技巧[5]。同时客观认识压力的存在,认识自我,包括自己的个性、能力、兴趣和责任感,明确自身发展的可能性与局限性,科学定位人生的目标,确立合理的自我期望,学会运用在角色冲突时的换位思考、角色模糊时的自我暗示、工作负荷过大时的时间管理等方式[6]。从认知、情绪、行为和生理等方面进行心理调控,增强自我效能意识,控制消极情绪,时刻保持对工作和生活的良好心境。同时,学会调节生活节奏与沟通技巧,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增加生活的幽默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交际圈,提高人际与社会适应能力[7]。

心理健康的发展过程是人与环境取得能动的协调平衡的过程。社会在不断发生变化,人必须主动、及时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自然环境。本研究通过分析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特点,来深入讨论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针对现有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特点、存在的心理障碍和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折射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今后研究的具体性与深入性。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研究是纳入多学科知识与研究方法,采取相互影响与作用、多变量的观点进行的,与此同时,研究的方法论也在时时创新,以更加适应进一步研究的要求。

参考文献

[1]Lazarus RS,Folkman S.Stress,appraisal,and coping,Springer[M].New York:Encyclopaedia of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4thed.1998.34-62

[2]刘世宏.预防医学工作者的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身问题的研究[J].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3]王林,曾晓立,林立.职业紧张及其对策[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 ,10(2):157

[4]石林.工作压力的研究现状与方向[J].心理科学,2003,26(3):494-497

[5]孙慧.教师职业压力的负面影响及其自我调适[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3

[6]杜丹,程丽.我国教师压力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7,(6):50-51

[7]朱永新.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42-343

(王一伊编辑)

[中图分类号]R 3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2694(2015)02-132-03

【作者简介】李伟,男,硕士研究生;研究实习生。研究方向:卫生事业管理。

猜你喜欢

角色冲突年龄段高校教师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从社会学角度辨析史量才的角色扮演及冲突
小学德育新课程教师的角色解读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
从认知角度看不同年龄段儿童音乐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