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跨界经营:创造性破坏视角

2016-04-19李晓仲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

李晓仲

摘 要 2012年,“互联网+”的概念突然出现,也标志着互联网正是进入了2.0时代。当年,易观国际的CEO于扬首次提出了该概念。而李克强同志也在2015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制定“互联网+”的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尽管其概念提出较晚,事实上,“互联网+”已经在现实生活中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在传统的销售和消费领域的应用,给传统产业和市场带来了“创造性破坏”。本文就相关概念切入话题,分析创造性破坏视角下“互联网+”的概念,进而对其创造性破坏的表现和实质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互联网+ 跨界经营 创造性破坏

中图分类号:F279.1 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我们还以为互联网仅仅改变了每一个人的个人生活方式的时候,互联网已经悄然对整个国家的经济、企业的具体经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1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召开也说明了互联网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腾讯CEO在年初人大提案中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国家采纳这一概念并将其提升到国家战略布局的层面上。那么,“互联网+”到底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市场运行又有哪些影响作用?就成为了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

1相关概念综述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其实很早就已经出现,早在2012年“互联网+”的理念就已经被提出。但是作为专有名词首次出现在2015年3月5日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根据腾讯CEO马化腾在其《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议案中的解释,“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从而在新领域创造一种新生态。而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计划应当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现代制造业的结合,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

而创造性破坏则是奥地利著名的政治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的重要理论,其核心价值还是指的创新,但是这种创新是高于一般创新的,是要经历一个新老交替的过程的创新,是一种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展的动态过程。当然,创造性破坏也有负面的影响,也就是“破坏”。但其实这种破坏恰恰是一种压力机制,与创新这一动力机制相结合,才能够让社会经济迸发出更多的活力。

2“互联网+”跨界经营的创造性破坏表现

“互联网+”其实是对市场、经济、社会结构形态的多方面破坏性变革,其破坏性创新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市场基础的破坏性创新。其一,消费时代进入免费时代。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免费提供,也并不是完全免费,而是体现在通过消费者资源的置换而获利或者将消费者视为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互补性资产拥有者而获利。当然,这种深层次的企业—消费者协同共享仍然需要很长时间的发展;其二,购买时代进入租赁时代。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二手市场和租赁市场如火如荼。这导致的结果是传统的个人对抗群体已经演变为群体对抗群体,这是因为消费者从租赁中能够有效了解产品的性能,进而分享经验减少对于制造商信息的依赖性。

其次是产业基础的破坏性创新。其一,从制造到服务。单纯的商品销售时代已经过去,现在的时代是商品硬件加软件加服务的时代,这也导致了产业基础的竞争关键点发生根本性转变,产品拥有了更多的服务发展内涵;创新模式发生逆转,自上而下的创新变为由消费者需求发起的自下而上的创新;生产组织模式转变,价值生成的逻辑也转变为消费者的优质体验形成的口碑效应来吸引消费者。其二,智能化制造的发展。整个产业基础发生巨变,生产的组织开始变得比执行重要,流通的模块化也比生产更加重要。企业的成败开始依赖于生产组织的构建和智能化的发展。

3“互联网+”跨界经营的创造性破坏实质

传统经济和经营发展遵循的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即其他技术水平不变,持续地加入某一种特定的生产要素,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但是“互联网+”时代的跨界经营,遵循的却是报酬递增的循环,其实质上是商业、制造、研发的三重正反馈循环组成的整体正反馈循环。

首先,社会资本取代市场资本。举例来说,各种“众筹”产品已经风靡当前各大电商,企业产品的投资人正是商品的消费者和品牌的拥护者,是一种用情感来连接企业和消费者的方式,并且将企业的生产和运营风险平摊到所有投资人也即消费者中间,这是社会资本代替市场资本的典型案例。

其次,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们现在已经不说IT(即互联网技术),而说DT(大数据)。在DT下,企业生产领域实现了信息汇集、协同生产、能力聚合等现象,企业间基于DT既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又实现了成本的节约。

最后,实体产品与虚拟产品的拉锯。当前各种虚拟产品已经开始走进社会生活中,但是却并没有彻底推翻实体产品。实体产品和虚拟产品都在不断创新以推翻对方的创新,产业创新的驱动力变为了实体产品和虚拟产品的迭代演进

4结语

历史上出现了三次工业革命:蒸汽技术革命、电力技术革命和科技革命。之所以称之为革命,是因为其对整个工业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都以一种破坏力将传统的生产力摧毁并建立起了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但是前两次工业革命其实都没有脱离工业文明的逻辑,而当前的科技革命将这种逻辑彻底推翻,并且新的逻辑并不符合工业经济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那么就使得对经济和市场的预测变得更加困难。所以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必须要转变观念,意识到消费者已经不再单纯的是“消费”者,在这个时代也能够成为企业不断发展的经济增长动力,同时更加强调创新主体队员花、冗余资源利用等等,积极地应对和促进传统产业和互联网的进一步融合,实现新的工业时代。

参考文献

[1] 马化腾.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2] 赵振.“互联网+”跨界经营:创造性破坏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10).

[3] 钟春平.创造性破坏与经济增长:熊彼特理论的一个延拓与应用[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