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学具在聋校课堂教学中的使用

2016-04-18段传国

求知导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学具聋生形象思维

段传国

中图分类号:G76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12-15

数学学具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学具的操作者是学生,可以人人动手、人人参与,主动地接受学习。科学有效地使用学具操作,不仅能弥补聋生听力缺陷造成的语言理解能力的不足,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有利于聋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一、学具操作有利于培养聋生的空间观念

和聋生进行交流比较困难,手语只能表达大概的意思,而且,聋生的形象思维占主体,因此,对于几何图形的直观性比较强,这也决定了学生对图形的认识主要依赖于观察。所以,在教学中除了让聋生多观察之外,再利用学具让聋生进行足够的操作训练,通过多种感官的同时活动,以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促使具体事物形象在聋生的头脑中得到全面反映,建立表象,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几何概念,培养他们初步的空间观念。聋生通过动手操作,可以化枯燥的几何教学为具体形象的直观教学,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

二、学具操作利于聋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聋生接受知识主要靠手语和读唇语,精力需要高度集中。低年龄段的聋生好动,又富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对他们来说,动手是一种乐趣,特别是在枯燥的计算算理教学中,动手操作学具既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唤起求知的欲望,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帮助他们理解计算算理。例如,在学习“9加几”一课时,为了使学生理解“凑十法”,我就利用学具操作,放手让学生摆一摆,数一数,通过动手操作,把枯燥的计算教学化为具体形象的直观教学,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

三、学具操作有利于促进聋生思维的创新

聋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必须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通过操作,聋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发现了不同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利用教具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粗浅看法。

1.精心准备是前提

(1)改变观念,促进教学。很多老师都认为课堂上使用学具,学生总在七手八脚地玩,既不好控制课堂纪律,又浪费课堂时间,学生容易忽视了教师的教学,导致教学任务完成不了。因此,在学具的使用上我们首先应该改变观念,要认识到其实聋生在玩的过程中,既是他们活动欲望得到满足的过程,也是他们对知识进行体验、探索、理解的过程。如果说浪费了课堂时间,只能说明教师没有正确处理好学具的应用方法,对学具的应用“备课”不够,经验不足。

(2)充分的准备是基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认识、教学课堂新知的基础。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认真钻研教材,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恰当的学具,方便操作和控制课堂。

2.加强学具的操作指导

(1)教给学生操作的顺序和方法。在操作活动之前,告诉孩子操作的顺序、方法,让聋生带着目的去操作、活动,并对程序进行监控,使课堂有一定的深度探究。

(2)合理把握操作时机。教师给予聋生的操作要适时,只有时机适当,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当聋生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就应停止操作而进行思维与抽象训练,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从物质化的操作过渡到语言思维的训练上来,直至完全抽象。否则就会浪费时间,妨碍聋生的抽象思维的发展,达不到动手操作的目的。

3.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学具的使用及控制操作数量。

(1)教具学具的选用。比如,教师演示的教具应大一些,便于全体聋生都能看清;颜色也应该鲜艳一些,以吸引聋生的注意。而聋生自己使用的学具可以简单一些,单调一些,只要便于聋生观察操作即可,尽量避免一些无关因素引起聋生的注意。

(2)学具操作的数量。教具、学具操作的目的,是用直观感知来促进聋生的形象思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聋生年级的升高,教具、学具的数量和操作的次数也应该逐渐减少。当然,也需要对不同发展水平的聋生提出不同难度的操作要求,以满足每个聋生的不同需求,促使他们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总之,我们的教学活动必须遵循聋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聋生掌握科学知识是以他们的感性认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他们的抽象思维不发达,只有把具体的感知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才有助于他们掌握抽象的概念,发展抽象思维能力。而学具的直观性、可参与性和实践创造性在数学教学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广大教师应积极探索,充分挖掘学具教学的潜能。

猜你喜欢

学具聋生形象思维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聋生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研究
小学数学形象思维的培养分析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美术,让聋生就业多一些可能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做聋生的良师益友
动物也有形象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