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活动中学生积极情绪维持策略研究

2016-04-18殷杰

求知导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积极情绪成就教学活动

殷杰

摘 要:积极情绪作为个体积极正向心态的一个有效组成因素,对于维持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动力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对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情绪维持策略进行了相关探索。积极情绪能够通过赋予持续的积极意义、促成合理的成就实现和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积极情绪;积极意义;成就实现;人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2-04

积极心理学幸福理论认为,获得持续的幸福感,需要包含5个方面的因素,即积极情绪、投入、人际关系、意义和目的以及成就(PERMA模型)。[1]

从中可以看出积极情绪只是持续幸福的一个要素,并不能够替代其他因素而发挥作用。在考虑维持积极情绪的策略时,只是从积极情绪的本身进行探索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能够从PERMA模型系统角度来看待积极情绪,并将其纳入与投入、人际关系、意义和目的以及成就因素的相互作用中进行思考,就能最大限度激发人的幸福感,从而带动积极情绪,并具有持久体验。

1.赋予持续的积极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赋予各项任务以受赞许的积极意义,并引导学生将自身的追求与之整合,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价值感和满足感。意义包含了个体的主观感受,学生个体对事物是否有价值的判断往往由于受到自身经验的影响而不尽相同。但意义也更多受到社会和团体赞许的影响,一件受到社会和集体认同的事件,往往也会增加学生的意义体验。一是要引导积极赞许指向。要将教育教学工作的意义上升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们素质的高度,使其切实获得各级部门和领导的重视。要不断加强教学建设重要意义的舆论宣传,在社会中引起一定的关注度,将社会赞许的方向引向相关的领域。要在教学任务中积极开展好针对性教育,从激发学生责任感出发,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是提高自身的重要途径,学生自身行为受到众多关注并且被赞许,从而感受到参与学习的重要意义。二是要营造精英成就氛围。要通过媒体宣传、教育引导等方式,将教育现代化建设塑造成富有重要创新意义和实际效果的新时期重要任务;将新时期学校塑造成具有现代教育能力、具有重要科研创新能力的人才孵化场所;将参与学习塑造成意义重大、要求严格的高水平活动机遇;将参与教学活动的师生塑造成能力素质高、科研水平强的优秀团队。让教学活动和师生以精英行动和精英群体的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优越感和自豪感,深化对于教学的意义体验。三是要统一个人追求目标。参与教学的学生能否将教学活动纳入到自身的价值系统中,将直接影响其在教学中能否获得意义感,并因此而得到正性体验。学生对于事物价值的判断往往并不相同,而教学活动的艰巨性和任务目的性也往往让部分学生感到不甚理解。要想让学生将教学活动纳入到自身的价值系统,需要将教学活动的重要价值和学生的个人追求进行细致分解,从中归纳出共性因子,加以不断整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意义与自身追求的一致性。要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之中体会到自身的重要性,在个人价值的实现过程中调整个人追求方向,接纳教学的重要意义,达到两者的和谐统一。

2.促成合理的成就实现

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努力追求卓越,以期达到更高目标的内在动力和心理倾向。[2]取得成就能够带来鼓舞人心的效果,同时也是促进个人积极成长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任务中,积极地引导学生追求成就、实现成就,并且让其成就得到认同,就能有效促进学生长时间体验到积极情绪。成就不仅仅包括那些卓越的成果,同时也可以是贴合学生实际的成绩,甚至是在人际关系处理、活动组织能力上的一些优秀素质。在促使学生追求自身的成就时,并不需要拘泥于某一类的成果,可以引导学生在多个领域来发展:一是学习领域的顶尖人员。鼓励学生成为班级的优秀人员,精通自身的知识学习,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奋斗取得良好的成绩,名列前茅。二是新领域的开拓者。鼓励学生积极创新,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围绕学习任务创立新的学习方式,思索新的学习方法,并且能够积极带动大家参与学习。三是群体中的影响者。鼓励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培养自身的优秀品格,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成为班级中优秀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注重自身的活动能力。多样化的成就目标能够更加贴合学生的心理诉求,也更能够使其体验到成就的实现。在帮助学生实现自身成就的过程中,要注意搭建平台,依托各项任务、各项活动锻炼提高学生能力;要采取知识学习、技能演练等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能力素质;要采取比武竞赛、合作竞争等手段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其实现成就的能力,帮助其实现成就。学生取得自身所认同的成就,对其而言就是一种积极情绪的促发机制,但如果其成就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就能够通过适时的反馈不断增强其积极情绪体验。成就的认同对于个体体验积极情绪极其重要,有效的成就认同一方面需要学生具有具体而稳定的追求取向,并能够阶段性地看到自身在追求成就时所取得的成绩,不断强化对自身付出的反馈。另一方面需要得到所在群体支持,当群体不固守于传统单一的实用价值取向,而开放地容纳品质、精神、能力等多元成就时,能够让学生在班级师生共同的认同下追求各类成就,并且在取得成功时获得自身和群体的双重赞许,获得价值实现的满足感,从中获得持续的积极体验。

3.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赋予意义、追求成就能够给学生带来持久的积极情绪体验。这些方式多数情况下都是基于学生自身的努力和追求,这让学生充满了可控感和可操作性。但积极的人际关系与此不同,互动是积极人际关系最大的特点,人际交往中个人不但要满足自己的需求,同时要符合他人的接受习惯。在学习中,积极的人际关系带给学生的积极作用是极其重要的,这些积极作用不但表现在积极情绪的体验、个体的归属需要的满足上,也表现在负性情绪的应对、学习能力的提升上,甚至表现在身体健康状况的保持和恢复上。积极的人际关系能够不断提供给学生体验积极情绪的动力,而要建设积极的人际关系,离不开三个阶段的努力,即积极人际关系的建立、积极人际关系的维持、积极人际关系受损时的应对。积极人际关系的建立需要引导学生分析自身的价值取向,并以此去匹配那些价值观相似的人,从而建立起较为稳固的人际关系。处于具有相同价值观的群体之中,能够让学生自身价值得以认同,并产生归属感和亲近感。积极人际关系的维持一方面需要建立合理的人际取向,做到接纳同学本来的样子,而不是试图去改变他们;另一方面要积极学习并运用人际交往的技巧,采用积极主动的回应方式进行交流,强化相互之间的支持;再一方面要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相互扶持,通过共同的目标和努力来提升相互之间的投入感,使积极人际关系趋于稳固。虽然积极的人际关系是人们所向往的,但也不难发现,在日常的学习生活过程中,积极人际关系受损的情况仍有发生。当积极人际关系受到损害时,首先要采取各种方式平息学生的情绪,使其能够理性看待同学之间的冲突与不满;其次,要引导学生采取正确的归因方式,对那些影响积极人际关系的因素予以客观分析和处理;再次,要营造积极的恢复氛围,鼓励学生通过谈心、班会等途径,分析、表达自身的看法,客观评价双方的行为,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最后,如果一段积极人际关系已经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挽回,也需要引导学生对这一事实予以接纳,并正视由此产生的失望、悲伤、愤怒等情绪,分析背后的深层原因,促进自身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美)马丁·塞利格曼.持续的幸福[M].赵昱鲲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2]梁宁建.心理学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积极情绪成就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积极情绪的主要干预综述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燧人氏钻木取火
年轻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