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X射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3多态性与膀胱癌易感性的关系

2016-04-18卢保德刘德云付伟金玉镇源陆浩源程继文

山东医药 2016年9期
关键词:易感性医科大学膀胱癌

卢保德,刘德云,付伟金,玉镇源,陆浩源,程继文

(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530021;2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X射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3多态性与膀胱癌易感性的关系

卢保德1,刘德云1,付伟金1,玉镇源1,陆浩源2,程继文2

(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530021;2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X射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3(XRCC3)rs861539(C>T)多态性与膀胱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201例膀胱癌患者(病例组)及20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对照组)XRCC3 rs861539(C>T)的基因型,比较各基因型与膀胱癌发病风险以及膀胱癌病理分期、分级的关系,同时分层分析其与吸烟的关系。结果病例组XRCC3 rs861539位点CC、CT、TT 3种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85.6%、13.9%、0.5%,对照组分别为93%、6.5%、0.5%,两组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因型CC相比,携带突变等位基因T的基因型(CT+TT)发生膀胱癌的风险增加3.077倍(OR 95% CI:1.452~6.882,P<0.05);XRCC3 rs861539基因型在吸烟及膀胱癌病理分期、分级之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XRCC3 rs861539多态性可能增加膀胱癌的发病风险。

关键词:膀胱肿瘤;X射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3;多态性,单核苷酸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3]。研究表明,膀胱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为遗传变异、化学及环境暴露、慢性炎症刺激等三个方面[4]。X射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3(XRCC3)属于DNA损伤修复基因之一,负责修复因电离辐射、氧自由基和正常代谢过程中导致的DNA双链断裂;XRCC3的多态性可能会影响其修复功能,从而增加肿瘤的易感性。本研究探讨XRCC3 rs861539(C>T)多态性与膀胱癌易感性的关系,以期为膀胱癌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9月~2015年4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附属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膀胱癌患者201例(病例组),男168例、女33例,年龄(58.87±12.03)岁。入选标准:均为初发且经病理检查确诊;采血前均未接受过放化疗;无其他肿瘤病史。同期随机选取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人群200例为对照组,入选者均无职业暴露史,无肿瘤病史及其他血液病史,无肝、肾疾病史。本研究经广西医科大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

1.2基因组DNA提取两组均抽取静脉血2 mL,用DNA提取试剂盒(北京全式金)提取基因组DNA,用核酸检测仪检测DNA浓度及纯度,合格者于-20 ℃冰箱保存。

1.3基因型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引物序列参考相关文献[5],由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PCR反应体系体积50 μL,其中DNA模板(100 ng/μL)1 μL,PCR mix 25 μL,上游及下游引物(10 pmol/μL)各1 μL,三蒸水22 μL。94 ℃预变性4 min,94 ℃变性30 s,60 ℃退火30 s,72 ℃延伸30 s,30个循环,最后72 ℃延伸7 min,4 ℃保存。酶切反应体系为PCR产物8 μL,限制性内切酶NlaIII(NEB)5 U,10×buffer 2 μL三蒸水15 μL,总体积25 μL,放入水浴箱37 ℃水浴8 h,2%琼脂糖凝胶电泳(120 V)35 min,在凝胶成像仪下观察DNA条带。PCR产物大小为456 bp。XRCC3 rs861539 TT基因型含有2个酶切点,经酶切产生210、141、105 bp 3个片段;CC基因型含有1个酶切点,经酶切产生315、141 bp 2个片段;CT基因型含有2个酶切点,酶切后产生315、210、141、105 bp 4个片段。同时随机挑选部分样品送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进行测序验证,PCR-RFLP法基因型分析与测序结果一致。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相对危险度(OR)和95%可信区间(CI)来估计XRCC3基因多态性与膀胱癌发病风险的关系。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XRCC3 rs861539多态性与膀胱癌发病风险的关系对照组rs861539位点基因型分布符合 Hardy-Weinberg平衡,具有群体代表性。两组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考虑到TT基因型数量较少,把TT基因型与CT基因型合并分析,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校正年龄、性别、民族、吸烟等因素后,携带突变等位基因T的基因型(CT+TT)的个体相对于CC基因型携带者罹患膀胱癌的风险增加约3.077倍(OR95%CI:1.452~6.882,P<0.05)。

表1 两组XRCC3基因型分布比较[例(%)]

注:两组XRCC3基因型比较,P<0.05。

2.2XRCC3 rs861539多态性与膀胱癌分期、分级的关系见表2。

表2 膀胱癌不同分期、分级XRCC3基因型分布

2.3XRCC3基因rs861539多态性与吸烟的关系 吸烟时间达1年以上者定义为吸烟人群。将XRCC3基因rs861539多态性与吸烟进行分层分析,吸烟人群与非吸烟人群XRCC3基因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吸烟人群与非吸烟人群XRCC3基因型分布

注:两组吸烟人群与非吸烟人群XRCC3基因型分布比较,P>0.05。

3讨论

XRCC3是一种重要的DNA修复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4q32.3[6],主要参与同源重组修复及DNA双链断裂修复,在维持机体染色体稳定和DNA的损伤修复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XRCC3基因多态性与肿瘤的关系被广泛关注,其中研究主要集中在rs861539(C>T)位点上,rs861539位点上的碱基变异(C>T)可导致第241位密码子编码的苏氨酸替换为蛋氨酸。这可能会影响其参与DNA损伤修复的蛋白质结构和相应酶的功能,导致机体DNA损伤修复功能改变,从而增加肿瘤易感性[7]。本研究发现,XRCC3 rs861539多态性与膀胱癌的易感性相关,与CC基因型相比,携带突变等位基因T(TT+CT)的个体发生膀胱癌的风险增加3.077倍。

研究表明,单独的基因突变对肿瘤发生的影响可能不明显,但是携带突变基因型的个体暴露于危险因素下发生肿瘤的风险可能会极大增加[8]。吸烟是膀胱癌发生的危险因素,烟草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并且可以产生活性氧自由基,导致DNA双链断裂,损伤断裂的DNA如不能及时修复,将会导致基因突变、细胞死亡或者癌变。Andrew等[9]发现吸烟且携带 XRCC3 rs861539位点TT基因型的个体罹患膀胱癌的风险增加。而本研究并未发现XRCC3基因rs861539多态性与吸烟有相关性,可能与本研究所选样本地区比较局限有关。

参考文献:

[1] Jemal A, Bray F, Center MM,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J]. CA Cancer J Clin, 2011,61(2):69-90.

[2] Siegel R, Ma J, Zou Z,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2014[J]. CA Cancer J Clin, 2014,64(1):9-29.

[3] 韩苏军,张思维,陈万青,等.中国膀胱癌发病现状及流行趋势分析[J].癌症进展,2013,11(1):89-95.

[4] Kaufman DS, Shipley WU, Feldman AS. Bladder cancer[J]. Lancet, 2009,374(9685):239-249.

[5] Mutlu P, Elci MP, Yildirim M,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xrcc1 Arg399gln and XRCC3 Thr241Met polymorphisms in a turkish population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the risk of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J]. Indian J Hematol Blood Transfus, 2015,31(3):332-338.

[6] Li D, Liu H, Jiao L, et al. Significant effect of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DNA repair gene polymorphisms on pancreatic cancer survival[J]. Cancer Res, 2006,66(6):3323-3330.

[7] Liu N, Schild D, Thelen MP, et al. Involvement of rad51C in two distinct protein complexes of Rad51 paralogs in human cells[J]. Nucleic Acids Res, 2002,30(4):1009-1015.

[8] 曾小云,余红平,仇小强,等.广西肝癌高发区人群XRCC3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9,16(21):1629-1633.

[9] Andrew AS, Karagas MR, Nelson HH, et al. DNA repair polymorphisms modify bladder cancer risk: A multi-factor analytic strategy[J]. Hum Hered, 2008,65(2):105-118.

(收稿日期:2015-10-30)

中图分类号:R737.1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266X(2016)09-0073-02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6.09.029

通信作者:刘德云(E-mail:Ldy8388@163.com)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201012MS046)。

猜你喜欢

易感性医科大学膀胱癌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撰稿要求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第45卷第2期英文目次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NRG1-ErbB4基因多态性与局灶性癫痫易感性的关系
Analysis of compatibility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bladder cancer
医科大学总医院
膀胱癌患者手术后症状簇的聚类分析
CD14启动子-260C/T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Meta分析
α1抗胰蛋白酶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