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萘洛尔联合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

2016-04-18张光远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普萘洛尔氟桂利嗪偏头痛

张光远



普萘洛尔联合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

张光远

【摘要】目的 探讨普萘洛尔联合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3月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睡前顿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盐酸普萘洛尔片,比较两组患者的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疼痛程度、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头痛发作频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头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萘洛尔联合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偏头痛患者临床疗效明显,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普萘洛尔;氟桂利嗪;偏头痛;临床疗效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人民医院,吉林长春 130500

偏头痛为临床常见疾病,属于慢性神经血管性头痛,易反复发作,可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现阶段还未研究出彻底根治的方法。在偏头痛临床治疗中,氟桂利嗪为常用药物,但单用效果并不理想。临床实践证实,氟桂利嗪联合其他相关药物,可增强药物作用,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1]。本研究就普萘洛尔联合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98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满足国际头痛协会制定的偏头痛相关诊断标准[2],且均经头颅CT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排除脑血管畸形、颅内动脉瘤、颅内占位性病变、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及精神疾病,且均已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1例,女39例,年龄18~60岁,平均(41±5)岁,平均病程(4.9± 2.1)年;对照组患者中,男13例,女37例,年龄19~58岁,平均(42±6)岁,平均病程(4.7±2.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参与本研究前1周已停止其他各种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睡前顿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30118,规格:5 mg),10 mg/次,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盐酸普萘洛尔片(江苏亚邦爱普森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30821,规格:10 mg),20 mg/次,3次/d。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不接受其他止痛药物、镇静剂及血管扩张剂治疗,均连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疼痛程度、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对患者的头痛程度进行评估,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烈疼痛。

1.4 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患者头痛发作频率降低超过50%;有效:患者头痛发作频率降低25%~49%;无效:患者头痛发作频率降低不足25%。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头痛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头痛发作频率、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头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头痛改善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头痛改善情况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发作频率(次/周)持续时间(min/次) VAS评分(分)对照组 48 14±3 6.2±1.1*110±30 66±8*7.4±1.3 5.2±1.3*观察组 50 15±4 4.1±0.9*#106±28 41±7*#7.5±1.1 3.3±0.7*#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嗜睡2例,头晕2例,乏力1例,心动过缓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9/50);对照组患者中,口干4例,头晕1例,乏力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6% (7/48);两组患者上述不良反应均在药物减量或停药后消失,无锥体外系统症状、抑郁等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较复杂且尚不明确,主要是在血管、神经以及神经递质等方面相互影响作用下所致,在偏头痛发生中5-羟色胺(5-HT)具有重要的参与作用,且与颈静脉释放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有一定关系。研究资料表明,偏头痛患者CGRP基线水平相对较高,发作期患者CGRP水平也可影响患者头痛程度[4]。

氟桂利嗪属于脂溶性药物,可有效通过血脑屏障,与脑血管平滑肌电压依赖性通道上的高特异性位点相结合,能够改变通道构型,使细胞膜去极化从而阻止钙离子跨膜内流,最终实现抑制血管收缩的作用,并可抑制由前列腺素F、5-HT、钾、儿茶酚以及血栓烷A等造成的血管收缩;此外,还可抑制由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导致的血管收缩,提高异丙肾上腺素松弛作用,最终实现止痛目的[5]。普萘洛尔是一种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偏头痛预防性治疗中作用较明显。普萘洛尔主要通过阻滞β-受体及抑制血小板聚集来减少患者脑组织耗氧量以及有害血管活性物质的产生,从而实现减少偏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降低头痛强度的作用[6]。但该药物易引起心动过缓,采用减量维持方式可有效缓解这一不良反应,并且由于减量维持造成的药量不足可使用氟桂利嗪弥补。因此,在氟桂利嗪治疗基础上联合普萘洛尔,能有效提高药物作用效果,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头痛发作频率、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头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普萘洛尔联合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偏头痛患者临床疗效明显,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 马艳.162例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5):121-122.

[2] 郭益邑,韩喜梅,满玉红,等.普萘洛尔预防偏头痛疗效及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107-111.

[3] 罗世芳,王兵华,曾德志.普萘洛尔辅助治疗偏头痛的疗效与安全性[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2):220-222.

[4] 刘金利,李岩.硫酸镁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急性发作期偏头痛[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3):222-223.

[5] 秦海平,王兵华,曾德.普萘洛尔对偏头痛治疗的增效作用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11,25(2):123-124.

[6] 周国栋,曾德志,周红.普萘洛尔治疗儿童偏头痛临床观察[J].临床荟萃,2011,26(12):1075-1076.

【中图分类号】R747.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3.040

猜你喜欢

普萘洛尔氟桂利嗪偏头痛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氟桂利嗪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偏头痛的疗效研究
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成人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偏头痛的效果及其对血清hs-CRP水平的影响
奥曲肽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60例临床观察
普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18例临床观察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活血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观察
以先兆型偏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CADASIL(附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