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旅游类专业群建设探讨

2016-04-17徐基宏

关键词:龙头实训旅游

徐基宏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马鞍山 243041)

高职旅游类专业群建设探讨

徐基宏*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马鞍山 243041)

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高职旅游类专业群建设的出发点是为了增强市场适应性;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实现师资、课程、实践等资源共享;建设的关键在龙头专业;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专业群建设;资源共享;龙头专业;服务地方

旅游类专业是高等职业院校设置的重要专业之一,因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经济的一大特征,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2013—2015年,中国旅游产业对GDP综合贡献都超过10%,未来每年到中国旅游的人数预计将达到2亿人次,中国旅游业所需从业人员将达到3 000万人。旅游业的发展和产业格局的升级虽然为旅游类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机遇,但如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旅游类人才,是高等职业院校自身必须反思和解决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全力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形成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提高职业类院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针对以上情况,本文就高职旅游类专业群建设进行一些探讨。

一、增强市场适应性是旅游类专业群建设的出发点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直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地方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一种教育类型,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市场需求,关键在于专业设置。专业设置必须遵循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匹配的原理。从宏观上来说,产业结构会随着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按一定的历史顺序,循序上升,具体到某一产业内部结构同样会遵循这一规律。如旅游产业,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旅游活动明显向大众化、生活化、休闲化方向转变。以丰富的文化内涵、显著的休闲性和深刻的体验性等为特征的新的旅游业态不断出现,旅游类型呈现多样化:除传统的自然观光旅游、人文旅游仍然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外,休闲度假旅游 、购物旅游 、体验式旅游等新型的旅游种类,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旅游空间日趋拓展:城市、乡镇以及村落皆是重要的旅游活动空间;产业融合进一步增强: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旅游的产业面进一步拓宽,旅游的产业链进一步拉长。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多方位、多层面、多维度的综合性现代产业集群。旅游业分工越来越细,新岗位、新产品、新业态不断出现。作为支撑旅游人才培养的旅游类专业,必须适应现代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态势,整合相关相近专业,构建能够体现旅游业发展特色的专业群。专业群建设和传统的专业建设理念是不一样的,传统的专业建设往往只关注孤立的某一个专业本身,而专业群建设是瞄准某一类产业,跟随这一类产业发展、升级,组建符合这一类产业的产业链和岗位群的专业群体。

二、实现师资、课程、实践等资源共享是旅游类专业群建设的主要内容

专业建设主要是围绕师资、课程和实践条件等方面展开的。专业群建设也离不开这几个方面,不过专业群建设同时还强调以上资源的共享。

优秀的教学团队是专业群建设的最重要条件之一。旅游类专业属于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这种专业性质要求专业课教师必须是“双师型”,即既具有作为旅游专业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又具有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能力。针对目前各个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师的现状(年轻教师多、学历和职称比较高、理论知识有余而实践能力不足),增强教师旅游业一线服务、管理经历显得尤为重要。可以通过校内教师和合作企业人员进行短期岗位置换的方式,一方面引进企业人员来校承担实践类课程教学,另一方面又可以丰富校内教师的实践经历。同时还可以按照“不求所有,但为所用”的思路,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同时,要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

从某种角度来看,我们所说的专业群建设,其实就是围绕相关相近专业展开的课程开发活动,或者是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的专业建设活动。课程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根据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旅游类专业学生必须在素质、知识、能力、技能等方面全面达标。素质方面的要求(包括:身心素质、政治素质等),可以通过全校公共课平台实现;知识方面的要求,是指旅游类专业群的学生必须具备的旅游方面的基本知识,如:旅游概论、旅游管理基础、旅游地理、旅游文化、旅游心理学等;能力方面是指从事旅游行业人员为了更好实现自身发展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如:语言表达、人际沟通、团队协作等能力。以上两方面的要求,可以通过搭建群内公共课平台实现;技能方面的要求是指服务群内各专业主要就业岗位的能力,这方面的要求可以通过组建课程模块的方式实现。课程模块主要是为了体现群内各专业特征和学生个性发展设置的。这种平台+模块的课程框架,要求平台必须宽,体现宽口径、厚基础;模块必须活,体现发展个性、适应需求。

突出实践教学,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办学特色。实践教学资源包括校内实习实训场所和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习实训场所应该围绕课程体系改革,根据专业群中专业和课程的重要性有先后、分批次地建设实习实训基地。首先保证专业群中重点专业、主干课程实习实训室的建设,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整个专业群的实习实训中心。同时要注重专业群各专业实训室的共享性,拓展实训内容,提高实训室的使用率。可以通过企业投资的方式在校内建立生产经营性的实训基地,大力实施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和职业岗位技能训练。打破过去按单个专业单独建设实习实训室的传统思维方式,建设多个专业共享性的实训基地。旅游类专业群校内实习、实训室建设,应该以课程群为依托,按照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组建全校公共课实习、实训平台;群内公共课实习、实训平台和专业模块课程实习、实训平台,使其逐步形成三个既相对独立又相对衔接的实习、实训平台体系。校外实习基地应通过与旅行社、旅游景区、酒店、会展等企业的深度合作,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以校企联盟为主要形式进行建设。

三、建设好龙头专业是旅游类专业群建设的关键

龙头专业一般是指办学基础扎实、师资力量强、实训条件好、特色明显、质量较高、发展有前景的专业。龙头专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各方面具有综合优势和品牌效应,在某一类专业中,龙头专业对其他专业具有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龙头专业是专业群建设的基础,专业群的组建应首先选好龙头专业,并以龙头专业为引领,面向行业产业链或岗位群,结合原有专业基础条件,对已有的独立专业进行比较分析,逐步拓展组建群内相关专业,最终形成专业群结构优势。

如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旅游类专业群建设上,我们首先确定旅游管理专业作为龙头专业,因为旅游管理专业是我校90年代就已设立的专业,时至今日无论在办学经验、师资力量、实训条件、就业率等方面,都处于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同时旅游管理专业从专业性质或学科关联度上都可以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如:酒店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涉外旅游等旅游类的其他专业,可以利用旅游管理专业成功的办学经验,在办学理念、课程开发、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实现共建共享。据此,我校通过旅游管理专业的示范、引领,逐步拓展组建了酒店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涉外旅游等专业,最终形成了旅游类专业群。

关于龙头专业建设问题,我们认为条件建设应该和一般专业一样,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研制、课程开发、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但是作为龙头专业来建设还有其自身的要求,其一,作为龙头专业需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因此在人、财、物投入上必须重点倾斜;其二,龙头专业更要注重内涵建设,关键是要形成特色和品牌;其三,培养好专业带头人尤为重要,龙头专业的带头人,不仅要引领专业发展,同时还肩负着专业群的组建和管理的任务。

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旅游类专业群建设的目的

组建旅游类专业群只是专业建设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因此在进行旅游类专业群建设时,首先应做好充分的社会调査,进行旅游市场调研、分析和论证,制定专业群发展规划、专业群建设方案和专业群评价工作,对旅游人才需求进行科学的调研和预测。

马鞍山市紧邻六朝古都南京,素有“金陵屏障,建康锁钥”之称。地理位置上处于“吴头楚尾”,以江东文化及李白终老之地为依托,又受到徽文化的辐射与影响,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同时又是一座以地质矿产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汇形成了马鞍山鲜明的地方特色。截止2015年底,马鞍山以凌家滩遗址为代表的国保共5个,以陋室为代表的省保共1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2项,省级以上16项,市级以上55项,县级以上115项;A级旅游区28个,其中4A级旅游区5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6个。马鞍山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这些优质的旅游资源没有进行很好的开发和市场化运作,在旅游市场知名度较低。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旅游市场开发和管理人才。为此,我们学校下一步将在旅游类专业群建设中推出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以进一步拓展旅游管理专业群,构建一个以旅游管理专业为龙头,其它相关专业为支撑的有特色、有层次的专业体系,进一步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1]曾宪文,张舒.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关于质的探讨[J].当代教育科学,2010(13):15-18.

[2]赵昕.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实践的思考与认识[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1(6):3-7.

[3]张晓丽.高职院校服务业专业群建设方案初探[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8):73-75.

[4]吴建洪.高职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13):83-84.

[5]顾京.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要素研究[J].职教通讯,2012(11):1-3.

[6]周建松.高等职业院校“龙头引领型”专业结构理论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8): 34-37.

[7]刘佰明,王宏刚.专业群及其建设意义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4(24):197-198.

[8]董显辉.我国近十年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群研究综述[J].职教通讯,2011(1):18-22.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ourism Specialty Group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XU Ji-hong
(Maanshan Teacher's College,Maanshan 243041,Anhui)

Constructing specialty group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of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in vocational colleges. Construction of tourism specialty group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geared towards enhancing market adaptability,with the main content of construction being the teacher,curriculum,and practice of resource sharing,the key being the leading specialty,and the purpose being to better serve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of specialty group;resource sharing;leading specialty;serving the local

G710

A

1004-4310(2016)05-0139-03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6.05.29

2016-07-06

安徽省教育厅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项目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同城职业院校专业群跨校建设研究与实践——以马鞍山市为例”(2013zdjy160)。

徐基宏(1974-)女,安徽马鞍山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文化。

猜你喜欢

龙头实训旅游
坚持科技引领 强化龙头带动
昂起产业扶贫的“龙头”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龙头如意
南猪北移,龙头猪企如何再造神话?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旅游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