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课中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

2016-04-17卓盛彬南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福建南平353000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网页动画信息技术

卓盛彬(南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福建 南平 353000)



信息技术课中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

卓盛彬
(南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福建 南平353000)

欣赏作品或程序或示范操作,是信息技术课中常用的教学手段。根据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对事物的欣赏有着独特的地方,利用这种规律,教给学生一些欣赏方法,并利用专题欣赏课、课堂示范欣赏、课堂学生作品欣赏点评等形式合理组织教学,在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的良好效果。

欣赏心理及习惯;欣赏方法;欣赏能力

在当前不断推进信息技术教学的今天,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让学生欣赏美呢?在此,笔者结合几年来的信息技术教学,谈谈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一、把握要领,准确分析学生欣赏心理和习惯

在现实课堂教学中,欣赏教学常以感情与感觉为主导,但又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因此,作为教师,不妨从学生的智力和心理发展方向进一步准确把握学生的欣赏心理和习惯。

1.动画和色彩容易刺激学生的注意力

如飞驰的列车、绽放的烟花或是蓝天,红花,绿树,艳丽的色彩和明快的动画对于学生来说特别喜欢,乐于接受,若是把动画和静止的画图像放在一起,或是彩色图片和黑白图片同时放在他们的面前,儿童将对前者反映强烈得多。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在选择学生欣赏内容时,要注意选择容易引起学生注意的事物,这样效果更好。

2.学生欣赏角度存在偏差

例如教学六年级的网页制作,出示一个有动画,有图片,有文字的网页,学生只注意到美丽的图片,或是动画,而忽略了网页的整体和说明文字的存在。再比如四年级的Logo语言教学时,拿一些经典的Logo语言程序,让学生欣赏时,学生只注意图形的美,而忽略了图形产生的过程或是图形的组成部分。

3.学生欣赏无意识强,随意性大

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动画,以及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但是他们往往对事物的兴趣总是稍纵即逝、粗浅领会便心满意足,甚至一知半解,难以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对作品的持久感受。

二、方法培养,提高学生欣赏能力

根据学生的欣赏心理和欣赏习惯,欣赏一件作品也好,一段内容简洁的优美程序也好,有许多不同的欣赏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规律,在欣赏的同时,教给欣赏方法,正确引导学生欣赏,就能更好地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

1.从整体到局部

根据学生在欣赏某些作品时,只注意到局部,而忽略了整体这种现象,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整体去欣赏。例如教学《设计框架网页》这一课时,教师先出示一个成形的框架网页作品,让学生欣赏这个网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学生往往只注意到漂亮的动画和图片,这时,可以引导学生说说网页有几部分,以及之间有什么联系,和以前做的网页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关注到整体,这样,把学生欣赏的角度从局部转移到的网页的整体上,为框架设计教学打下基础,更好地发挥了欣赏在教学中的作用。

2.从局部到整体

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只会注意局部,但特定情况下,学生欣赏作品时只注意到整体。例如,教学Logo语言时,学习了重复命令Repeat后,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开设了一节主要是由欣赏程序组成的一节欣赏课,通过演示程序,让学生感受到Repeat重复命令强大功能。但在演示过程中,学生往往只看到了程序运行的结果,学生会惊叹一幅幅精彩的图案(整体),却忽视了如何编写这个图案的过程(即局部)。例如,展示大理花这个程序时,学生往往只看到屏幕上的一朵大理花,而并没注意到教师是如何编出这个图案的程序,于是必须引导学生观察花由什么组成(12个圆),又是怎么实现的(重复12个圆),叶子由什么组成(四条弧线组成),怎么实现的(由几分之几的圆组成),这样,学生明白了这幅图,也明白了这段程序,从而感受到了Repeat重复命令的强大,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也提高了自身的欣赏能力。

3.从内容到内涵

小学生由于年龄、生活阅历等原因,对许多事物的理解仅限于表面。要让学生欣赏作品,有时还要引导他们从内容到内涵的转化。例如,四年级学生学习了画图软件后,笔者让学生最后交一幅主题作品,上交后,组织学生对这些作品进行欣赏及点评。其中,有一学生的作品,画的是一个高烟囱并飘着浓烟的工厂,浓烟中一只大乌贼挥舞着触手,把一个人抛向天空。这时,许多学生大声说,画错了,乌贼生活在水里,怎么会在空中呢?这时,教师顺势引导,要是环境遭到破坏,海水也无法让这巨大的乌贼生活下去了,它们会怎么样呢?学生才明白,原来这是想象画,它的真正内涵是环保主题。于是,把欣赏的层次从内容上升到新的境界。

三、深度融合,灵活组织实施形式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笔者常根据教学目标、任务,将欣赏有机融入于信息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1.专题性欣赏

专题欣赏一般用在学习了某一内容后,在总结阶段,集中一些作品进行欣赏点评。例如,在学生学习完文字处理后,集中学生的板报并收集一些优秀的板报设计,进行欣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回忆和比较,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优秀作品的布局、排版、美化的不同之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促进自己的欣赏能力。在进行专题欣赏过程中可采用小组讨论、动画媒体等手段来调节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在针对作品分析后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学生观察分析,小组合作,提升认识。

2.示范性欣赏

在教学过程中(包括指法练习、画图、Logo语言学习、小报编排、网页制作等)根据需要,插入一些示范指导性的内容,让学生在欣赏中不断感受学习。例如: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安排示范资料,指导学生观看并辅以讲解,让学生感受到美。如:为了使三年级学生能自觉地按指法进行键盘学习与练习,教师在讲完内容后进行示范,在键盘上快速地打出字母或汉字,学生在观察和欣赏的同时,明白了指法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按指法要求进行按键练习。又如:教学《让网页更美观》一课,出示一个制作好的精美网页,让学生观察欣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在示范网页的启发下,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开始进行网页的美化学习,让学习变得更为主动。

3.作品欣赏点评

在学生课堂学习和练习后,展示学生作品进行总结提高,这种教学几乎贯穿整个信息技术课。比如:教学《建立第一个网页》这一课,在任务活动完成后,将学生提交的作品,利用电子课堂中的多媒体进行展示,让学生在欣赏与点评中,通过听(点评)、看(作品)、说(自己点评)、想(提高),既了解了自己的作品,也了解了同学的作品。同时,通过点评自己或是同学的作品,得到了各种体验,在这种交流中提高了自己,欣赏能力也得到提高。

[1]杨晓丽.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育[J].学园,2012(12).

[2]许凤.小学生美术欣赏的习惯与特征分析[J].新课程学习,2011(11).

[3]朱晶.小学美术欣赏课浅析[J].黑河教育,2014(5).

(责任编辑:张贤金)

猜你喜欢

网页动画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做个动画给你看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动画发展史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我的动画梦
基于CSS的网页导航栏的设计
基于URL和网页类型的网页信息采集研究
我是动画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