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机制  创设灵动数学课堂

2016-04-17连年辉福州市亚峰中心小学福建福州350009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梯形评价课堂

连年辉(福州市亚峰中心小学,福建 福州 350009)



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机制创设灵动数学课堂

连年辉
(福州市亚峰中心小学,福建 福州350009)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文章从小组的构建、流程的规范、教师的调控、小组的评价四个方面阐述了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机制,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使数学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小组构建;流程规范;教师调控;小组评价

学习是同新的世界的“相遇”和“对话”,是师生基于对话的“冲刺”和“挑战”。[1]因此,数学教师要走下讲台,以学生学习指导者、帮助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建立一个“学习小组”。在这个学习小组中,数学教师应始终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做到“变教室为学室,变教师为导师”,实现师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教学相长。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在福建师大课程中心的“能力导向的课堂有效教学”课题研究中的实践体会,谈谈如何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机制,创设灵动的数学课堂。

一、合理构建小组,奠定合作的基石

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开展互助性学习的前提。各小组实力应旗鼓相当,这样才能保证各小组有序竞争,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逐渐让小组成员形成团队的意识,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之间养成互帮互助的良好习惯。既要让每个组员意识到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还要为其他组员的学习负责。每个人都能够积极分享,互相取长补短。从而将小组建设成为组内成员互相学习,组与组之间互相竞争的学习共同体。构建合理小组要注意以下四方面因素:

1.考虑个性差异

编排小组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合理搭配小组成员,如:男生和女生比例要相当,好生和学困生、性格内向和性格外向的互补搭配。然后按这个要求将学生分为多个同质组。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形成一种互补,既要考虑学生共同的兴趣,又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好协调,才能构建成理想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

2.组建四人小组

四人小组的学习模式最有利于发挥小组的优势,小组人数不多不少,既保证了四个人转个身就可以围成一桌,方便讨论;又能提出有价值的观点,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彰显平衡原则

学习小组运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应进行阶段性总结,并对合作中问题比较多的小组进行调整:⑴小组之间成员的调整,应考虑到组与组之间的实力相当;⑵组内角色的互换,让成员体验不同的角色,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公平的机会。

4.凸显组长作用

为提高小组合作交流的有效性,就要精心选拔和培养小组长:首先要选择聪明机智,积极发言,动手操作能力强,有领导才能的学生当组长,并帮助其树立组长的威信;其次,对于当选的小组长要进行有效的培训,以提高组长的组织、分工、协调、归纳等管理能力,促进小组合作交流的有效开展。

二、规范合作流程,保障合作的质量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共同的学习目标下进行分工合作的学习规范。为此,只有明确学习目标和责任分工、合作流程,才能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有序及高效。可是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经常有一些学习好的同学自我表现欲望强烈,常常只顾自己发表看法,不听别人意见。这样容易使同组中学习较弱的学生没了思考空间,就只能接受发言者的想法,从而导致“一言堂”“冷场”等情况的出现。因此,我们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责任分工,训练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流程。

合作学习的流程一般为: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解决问题(或产生新问题)四个环节,只有按照这样的流程,合作学习才能呈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时,因为学生对打篮球兴趣浓厚,所以教师设计了如下问题。“3个小组投篮比赛,每个人投篮5次,由于有人缺席,三个小组人数分别是3人、4人、5人。有人认为这样不公平。那么,如何做才能公平呢?”问题出示后,教师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不会的问题再到小组中讨论;讨论时分工合作,按由中差生先发言,好生补充,组长总结的顺序进行。小组汇报时,课堂上出现了三种想法:“每个人投篮5次,不公平。”“统计总分,然后加以比较。”“按人数平均分摊来做比较。”前两种意见实际上是同一种类型,于是就进入质疑讨论环节。全班学生叽叽喳喳,众说纷纭,质疑一个接一个。“因为人数不同,所以不公平。”“如果是3个人和5个人的话,5个人小组是绝对占上风的。”“每个小组如果是1个人的话,就公平了。按人数分摊得分就可以了。”“我觉得多人投篮,多人分摊,结果是不变的。”“如果不用人数来分摊,那么对人数少的小组是不利的。”这样,经过讨论质疑,全班同学达成共识:“统计总分,然后用人数去除,得出平均数”。可在这时,有一个学生问“为什么?一除就公平了?不懂。”这样,又产生了新的问题。于是,全班又围绕“平均数”的意义展开了讨论。促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培养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规范了合作流程,学习小组就成了和谐流畅的学习共同体,保证了合作学习的效果。

三、教师适时调控,提高合作的效率

在学习中有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时候,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更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契机,恰如其分地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讨论、交流、探究,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一般来说,以下两种情况较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1.当学生独自操作无法完成任务时,小组合作学习应运而生

有些数学问题通常要动手操作才能解决,如果学生独自操作有困难,通过小组合作则可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欲望,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魅力。

2.当学生独立思考无法解决问题时,小组合作学习相机而生

遇到较复杂的问题时,教师可以给予适时的点拨,引导学生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时,就可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1)摆一摆:利用手中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你能拼成哪些已经学过的图形?(2)想一想:①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跟梯形的上下底和高之间有什么关系?②每个相同梯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又有什么关系呢?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学具袋中的“梯形”进行合作探究。每个小组学具袋里的梯形各不相同,可是结论却一样: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知道公式是什么,而且理解了为什么。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究中找到了规律,掌握了学习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小组捆绑评价,激发合作的动力

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运用捆绑式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动力,实现小组合作的最大化价值,使之成为学习的共同体。

1.评价标准应合理

合理的评价标准有助于让学生明白个人表现关系到小组的利益。(1)组员之间的分工要明确,各司其责;(2)每个成员要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大胆质疑、辩论、补充、完善,最后形成组内共识。班级汇报展示过程中,要善于倾听其他小组的发言,有不同观点的应大胆质疑,发表自己的看法;(3)及时认真地完成作业,提高作业的正确率,促进小组成员的成绩不断提高。

2.评价内容要丰富

丰富的评价细化到学习的各个方面,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小组合作的凝聚力。主要有作业评价、课堂评价、成绩评价等。首先,作业评价:包括预习课本、作业的完成情况;其次,课堂评价:主要有课堂讨论、汇报、质疑、答辩等情况;最后,成绩评价:可以根据平时考查及期中、期末测试,进行综合性的考量和评价,并予以激励性的奖励。平时教学中教师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作业等几方面表现好的小组进行加分奖励,表现差的小组尽量不扣分,以鼓励为主,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被教师肯定的快乐,扬起自信的风帆。

3.评价方式要多样

多样的评价方式能全方位地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主要分为这样三种方式。(1)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增强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学会在互帮互助、互学互促中共同进步,共同成长。(2)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不仅评价学生的合作态度、参与程度,还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合作效果,细化到每日一评、每周一评、每月一评,对表现特别优异的小组和个人都给予表彰。(3)多层次的评价体系,分为小组评价、班级评价、学校评价三个层级。这样的评价,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动力源,学生乐此不疲,在竞争中成长,达到了教学目的。

[1]〔日〕佐藤学.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M].钟启泉,陈静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陈志华)

猜你喜欢

梯形评价课堂
梯形填数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梯形达人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梯形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