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作教学要超越1+1=1

2016-04-17周衍宗武夷山实验小学福建武夷山354300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习作创设作文

周衍宗(武夷山实验小学,福建 武夷山 354300)



习作教学要超越1+1=1

周衍宗
(武夷山实验小学,福建 武夷山354300)

语文教师都爱引用叶圣陶的“例子”观来形容阅读教学,却鲜有用之指导习作教学的。作者针对多年来国内习作教学的瓶颈问题,以“例子”观为指导,通过创设有效情境,拓展素材视野,培养发散思维,形成习作技能,力求“举一反三”之效。

例子观;有效教学;作文情境;自主能力

语文教师都爱引用叶圣陶的“例子”观来形容阅读教学:“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已熟习了例子,占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1]其实,阅读教学如此,习作教学亦是如此,但实践教学中却鲜有教师借用叶老的“例子”观来指导自己的习作教学。

综观近年各省习作教学大赛,便会发现习作教学指导基本满足于1+1=1的课堂效果,美其名曰“一课一得”,即创设一个课堂情境+一次指导=收获学生现场完成一篇作文。平时的习作教学也是:一个单元组课文+一次单元训练习作题目=一个单元的写作收获;或是:组织一次活动+教师一次指导=学生收获一篇习作。为何会是这样?因为评课者总是用学生的习作来衡量本课的课堂教学效果。因而,习作指导课就变成封闭的课,封闭在就课堂论课堂。从课堂具体的教学展开看,就是教师创设一个习作情境,接着学生说这个情境,联系生活写情境,然后学生读现场写好的作文,师生一起修改本次作文,由几个学生启发全班学生。

一、当前习作教学的主要流弊

(一)情境替代生活

课堂的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乐趣,还能激发乐言,有感而发。但是,反过来思考,由于情境的典型性、意义性和情趣性,虽学生乐于动口,乐于动笔,却导致他们倍感生活乏味,生活单调得实在无以分享。往往使还未能深入思考的学生产生了写作亲情境、疏生活的定势,即离开教师的情境就写不了习作。这样的课堂情境不但没有打开学生思考生活的思维,反而封杀了学生习作素材源于生活的认识。许多教师却浑然不知,仍钟情于创设情趣之境的习作指导。

(二)复述替代拓展

教师创设情境表演完后,必让学生回顾情境:有的让学生复述全过程;有的让学生说感受最深刻的环节;有的让学生谈经历之感受……目的是为之后的写话打基础,要么希望学生有序地把事情说完整,要么为学会(检验)某一方法的运用。然而,这些都是浅层次的言说与指导,上课者与听课者都乐滋滋地听学生之言,头脑中再现刚发生的情境,以评价学生复述之细致,讲解之流畅。教者之理是遵循先说后写规律,为写打下基础,却忽略了情境带出的“情点”在哪?“思点”在哪?“考点”在哪?热闹之后要学生冷静思考的是什么?教师创设情境要考验、考查学生的点是什么?没能将学生的复述引向思考的深处,用评论、评价来表达观点而不是复述,更没能引导学生跳出情境之理以说生活之理。这样的课久而久之,容易陷入这样的怪圈:比拼情境之乐趣,寻求课堂之热闹。

(三)个别替代全体

许多习作课堂都是一条龙全程指导,即从审题到修改作文进行全流程指导。而一节课只有40分钟,为了达到要求,便只能寻找写作速度最快的或是写得特殊的具有代表性的朗读,现场一起修改。于是,习作教学课堂在学生首代表身上可能会用到15分钟,次代表身上可能会用上8到10分钟,试想给全体学生的时间还会有多少?为了满足评委的听课要求,也为展示课堂的教学效果和习作指导理念,就不得不牺牲绝大多数的学生——他们只能从展示代表的习作中获得一点点残羹。他们“一课一得”到底得到什么呢?复述?说体验?教师现场指导学生修改习作?恐怕只得到为别人发出几声笑、鼓几次掌的机会罢了。

(四)固定替代迁移

学生每上一次作文课,他们都只完成一篇作文,不可能有两篇三篇,甚至更多,学生没有这种习惯,没有这种能力,教师也没有这种意识。因此,习作教学总是1+1=1。更为可惜的是,学生经历了那么开心,“笑果”那么好的作文课,可能一辈子就写一次,也可能重复写多次,却没能从中获得核心的思维能力,深层的感悟认知,进行迁移式的多次运用,这就是一些专家指出的:当前习作教学,绝大多数都是一次性消费作文教学(叶黎明教授语)[2]。许多作文课都不可重复利用,这种“效果”的确有待审查。

二、习作教学超越1+1=1的策略

(一)创设陌化情境,打开素材之源

教学中应尽量少创设陌生情境,多创设陌生化的情境。陌生情境具有新奇感,学生当然容易兴奋,但陌生情境生活中难得碰上或根本没有,偶尔创设一些是可以的,但是过多就会误导学生:学生会觉得教师的情境才是作文好素材,生活每天都是双胞胎,没啥可写的,写作之源就会枯竭。因而,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少用陌生情境,如少创设典型性情境,少从网络上收取新颖性、神奇性情境,即少创设离学生生活远的,学生难得一见的情境,或很少经历过的情境。这些情境的创设都是一种特殊场合下的产物,利用率低,有很多都只能是一次性的,不可复制,也不可迁移。陌生化情境就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特别是学生已生活过的情境。这种情境在学生看来是很熟悉的,但经过教师加工,把里面的情点、意点放大,让学生发觉,这么熟悉的生活里面怎么还有这些不可思议的趣味,对眼前的熟悉情境感到有些陌生,进而产生观察思考的兴趣。这时情境的利用率就提高了,因为学生可以从这个情境想到日常生活,发现一系列的相似情境,教学就把学生从课堂情境导向日常生活,习作素材之源就打开了,学生就会感悟到:只要能发现日常生活的情趣点,都是很好的习作素材。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到大生活里去发现习作素材的习惯与能力。

(二)把握情境特点,巧设训练抓手

教师在习作教学中为学生精心创设情境,都重在为了给学生情感体验,有内容可写,让学生把这种情感结合情境过程记录下,却没能思考情境要带给学生习作认知水平的提升,习作思维的培养和习作技能的示范。学生乐呵之后还是有许多学生无从下笔,令人惋惜。因此,教师创设情境要思考该情境里面有无“考点”,即思考点和考验点,就是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体验后能从哪个节点引发思考,这才是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培养思考生活的习惯。同时,教师创设的情境还要思考某个环节里蕴含着学生应当感悟的点,哪一类型的学生能发现,考学生的发现力、思考力,或思维的发散性,以便诱导学生从一个情境跳到另一个情境去思考,从课堂跳到大生活里去发现道理。

例如,有位教师在《绳子变变变》这节习作教学课堂上,是这么做的:课堂初始,他告诉学生这节课准备用一根绳子测试声音的传播,学生大喜。可是,当他从裤袋里拿出绳子时,绳子意外打结了,拉不开,他故意专心致志地解了很久也没解开。这时,全班万分沉静,他露出无奈之相请求帮助。学生便上来帮忙,可仍未解开。此时,他遗憾地宣布取消此次活动,学生一片哗然。就这么一个普通的教学情境,其中的“情点”、“意点”与“考点”各是什么呢?情点——课堂出了意外,紧张,担心课怎么继续上;意点1——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面对意外,你是怎么做的;考点1——面对教师的窘境,学生是否会主动帮助;由考点1又得意点2——生活中主动帮助别人与被动帮助别人的心情不同,意义也不同;由意点2又可发现考点2——考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样的简单情境,创设容易,利用率高,拓展空间大,融写作技能于其中,既照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又开阔了习作素材的视野,还呈现了立意新颖的佳作,真有一箭多雕之妙!

(三)师生共创情境,探索一境多作

由于教学观念的限制,教师总是一次作文教学,创设一个情境,学生练习一篇习作,没人去思考变革。如果教师创设的情境是贴近学生生活的,就可以让学生写两篇:一篇是入境习作,一篇是出境习作;如果教师创设的情境巧妙,能让学生充分体验或感悟到其中的道理或情感,学生在生活中要是遇到相似的情景,就能写出感悟作文。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许多教师把情境的创设神秘化,孤身精心谋划,为达“笑果”而保密。其实,很多习作情境的创设,要是让学生或部分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是别有一番意味的。学生参与得多,习作的内容和形式往往就更多,如教师为什么请我谋划情境;和同学一起创设情境的感悟;我的情境效果;创设情境总结等。因此,在一次习作教学情境体验完成后,不少学生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去感悟,写下四五篇习作是不足为奇的。教师要是秉持这样的习作观念坚持教学,久而久之,习而惯之,学生还会毛遂自荐地要求策划情境。此时,教师便走到“不教之教”的理想境界了。

[1]朱自清,叶绍钧.精读指导举隅[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叶黎明.文学写作的意义——对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观察与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7(2).

(责任编辑:闽晓)

猜你喜欢

习作创设作文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习作展示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