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互动情境的创设

2016-04-17陈学辉建宁县黄坊乡中心小学福建建宁354507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师生课文

陈学辉(建宁县黄坊乡中心小学,福建 建宁 354507)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互动情境的创设

陈学辉
(建宁县黄坊乡中心小学,福建 建宁354507)

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才能够达到师生之间的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只有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才能更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紧扣内容,牢记主旨,让他们多动手、动脑,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互动情境是新课程改革中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而是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兴趣。情境教学是已成为日常教学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师生之间的课堂活动和课堂气氛,还能够更好地帮助小学生理解语文知识,加深记忆,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笔者通过多年的情境教学模式,也尝试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扩大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语文知识。

由于习惯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总是从上课开始就设计了许多与课文有关的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解决问题,达到教学目标;或者教师不断地解释课文中重点的词、句、段、语法等内容,学生也是不断地记笔记,背诵,教师还是把自己当成是课堂的主人,课堂几乎没有什么交往互动,更谈不上共同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双向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学生与学生之间交往的对话,从而构建一种互动的师生关系。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做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才有可能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相互影响,这样才能够达到师生之间的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

一、师生互读,平等交流

学生在五年级下册就开始接触了《杨氏之子》古文的学习,学生一提到古文,都唉声叹气。大家都知道古文学习有三难:难读、难懂、难背。要读好古文就要把握好停顿,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古文中许多词语表达方式和白话文大不相同,学生理解起来就更难,更不用说背诵。如果在课堂上多设计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其中,在他们的头脑中,也有更深刻的印象,也更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

比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这一课文时,上课伊始,笔者就改变以前教学古文的模式,不是让学生先读课文的模式,而是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带“日”的句子共有几句,先划出来,然后在小组内逐句逐句读。这样,学生就更有目标,不会茫然,也更聚精会神。当有学生读第一个句子“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时,笔者发现停顿不正确时,便让另一位同学先找一找第一位同学哪里读得不好的地方,能否帮助他。同时,请你读一读,当学生把句子的停顿读正确而韵味还差点时,笔者马上有感情地把这个句子范读一遍,激起学生读书的欲望,然后通过“跟我读”“师生互读”等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培养语感,让学生在读句子中体会到不同的句子有不同的读法,不正确的的停顿有时会改变句子的原意,有了这一良好的开端,学生在读后面的句子时就轻松多了。

二、生生互动,交流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1]。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可能让语文课上成学生喜欢、又能尽情施展才华的课堂。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做到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生生之间的互动尤为重要,生生互动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它是学习过程中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也是学习过程中一种实践活动的形式。事实证明,教师如果充分利用好课堂上的生生互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过程中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还有利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感受到学习所带来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2]我们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应该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所以笔者认为在综合性学习中很有必要注入更多的生生互动的内容。

比如: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的综合性学习,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①本班同学近视情况的调查;②建宁县闽江的水资源调查;③同学们阅读方式的调查分析,等等,然后让学生写一个简单的调查报告。学生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通过收集信息进行研究分析才能写出简单的调查报告。但分析的时候和解决这些问题时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互动,他们在互动中又可运用了主动探究和发扬合作的精神,容易产生了智慧的火花,还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

三、角色互换,体验成功

心理学家莫雷诺认为,角色互换是一种心理技术,它能够让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角色位置。在教学中教师就可因地制宜并按这一角色的要求方式进行职能的转换。笔者通过抓住小学生荣誉感强这一特点,在教学中,适时充当一无所知者,向学生请教有关知识,让学生通过课前课外的有关知识,在讲读课文当中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教学六年级的《桃花心木》时,如何让同学们把种树人那种语重心长的话语和作者心中真实的感受读出来呢?是教师范读?还是让学生比赛读呢?笔者设计了很多方法。最终,还是决定让学生评价教师的朗读,学生感到惊讶。此时,又是一个互动的好时机。当教师请学生当一回知识的传授者,而自己作为一个无知者向学生请教,于是故作老成,把话音拖长,把声音压低来。还没有等教师读完,同学们都已经纷纷摇头了,当话音还未读完时,同学们七嘴八舌,“老师,您可要注意,语重心长绝不是把话音拉长就是哟!”“老师,您读错了!”教师连忙说:“不如,你们来教教我怎样读吧。”由学习委员带个头,他们的声音此时如同起伏的江水,轻轻地在拍打着岸边,一阵阵悦耳地声音震撼了我的心灵。的确,他们的朗读比我要好得多。通过此环节,学生把预习中的知识有效地用于课堂,学生很自豪地树立了自信心,同时提高了课堂效果。

四、思维拓展,促进互动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让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中进行互相交叉、互相渗透、互相整合、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既要以课本为纲又要高于课本,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是所谓的拓展延伸。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很少让学生有更多的思维发展空间,这样就容易让学生形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蔽目,不见泰山”的思维特点,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为此,在作文教学课就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还可以不断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扩大的学生的视野。

比如:在作文教学中《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教师就要让学生确立写作对象,进行细致了解,可对人物进行采访,学生根据人物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细致描写,也可以创设情境现场,或是印象最深人物形象,并且运用一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特点。这样让学生积累了语言,又运用于写作当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多用一点心就够了。

在以后的教学中,时时记住“只有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才能发挥师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紧扣内容,牢记主旨,让他们多动手、动脑,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让学生轻松而又愉快的笑声中又让笔者体验到一种“韵外之致”,一个悬念,一次设疑,一番联想,都能创设一堂课的激情,既然有这种韵味悠长、令人流连不已的境界,何不多酝酿些“互动”环节呢?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林崇德,等.学校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左小文)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师生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