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年级学生片段习作指导探微

2016-04-17李森珠漳州市岳口小学福建漳州363000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吹泡泡泡泡习作

李森珠(漳州市岳口小学,福建 漳州 363000)



中年级学生片段习作指导探微

李森珠
(漳州市岳口小学,福建 漳州363000)

第二学段是小学生习作训练由句段训练到篇章训练过渡的阶段,“片段习作”从学生兴趣入手,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片段习作训练,既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组织和运用的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其思维更加活跃,达到在丰富语言积累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设情境,再现场景,启发想象,续编片段故事,借助教材,仿写片段文本,让学生在片段习作中体验轻松的愉悦,提高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使习作成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愉悦的生命之旅。这对高年级的成篇作文写作起到至关重要的过渡作用。

小学生;片段习作;体验;愉悦;

第二学段(3-4年级)是小学生习作训练由句段训练到篇章训练过渡的阶段,“片段习作”从学生兴趣入手,能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笔者觉得中年级的习作教学应从写片段练起,篇幅短小的片段作文能让学生在习作中体验到如在操场上追逐嬉戏一样的轻松愉悦,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使习作成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愉悦的生命之旅。这对高年级的成篇作文写作起到至关重要的过渡作用。

如何让学生在片段习作中体验轻松的愉悦,笔者做了如下尝试和探索:

一、创设习作情境,激发习作愿望,让学生在片段习作中体验轻松的愉悦

学生的兴趣是提高和发展能力的原动力。那么,“创设习作情境”就是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习作主动性的一种有效手段。

如在指导三年级学生写《吹泡泡》片段时,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神奇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赶快闭上眼睛,静静地等待。”这时,教师从抽屉里拿出“泡泡机”,用泡泡机放出泡泡,看着一串一串的泡泡,学生们喜形于色,所有人的情绪高涨,注意力被调动了。教师适时的指导学生观察“这么兴奋啊,能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嘛?”。学生们七嘴八舌地描述刚才看到泡泡的情景,气氛异常热烈,教师引导学生不但要自己玩的高兴,还要观察其他同学玩吹泡泡时的动作、神态、语言,并通过他们的神态和语言揣测此时的心情。吹泡泡是学生喜闻乐玩的一种游戏,学生兴趣盎然,他们不仅玩得快乐,而且还拥有了写作内容。所以,当教师让他们记下自己或他人“吹泡泡”时的某一精彩片段时,孩子们个个就像口袋里攒满了“钱”,可以随意购买物品一样得意,心中不再无话可写,写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愉悦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连平常在写话时总不超过两句的学生也这样写道:“你看,同学们吹的泡泡有白色的,有红白相间的,有青色的,有七彩的……五颜六色的真好看!我和同桌比赛吹泡泡,我吹的泡泡争先恐后地挤出来,越来越大,有的像玻璃球,有的像葡萄,有的像眼睛……真好玩!”可见,创设作文情境,让学生记录精彩片段,可以让学生体验习作中的轻松愉悦。

二、启发想象,续编故事,让学生在片段习作中体验轻松的愉悦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教科书中有许多课文的结尾含蓄、耐人寻味,有丰富的令人遐想的空间。学完课文适时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续写下去,不仅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实乃一箭双雕。

《小摄影师》一文以高尔基的话——“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结尾,文章嘎然而止却意蕴深长。小男孩回去以后怎么样?他会不会再来?后来有没有再来给高尔基照相?……答案充满着巨大的想象空间。孩子们的想象思维一旦被开启,兴趣溢于言表,众说纷纭,无法停止。教学本课结尾时,笔者趁热打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片段展开,续编课文结尾。毋庸置疑,他们编出来的故事情节异彩纷呈,让人耳目一新。想象给学生更为广阔的空间,使他们可以不受限制,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体验写字的轻松愉悦。

三、巧用视频,情景再现,捕捉片段,让学生在片段习作中体验轻松的愉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三年级学生大部分刚步入习作之门习作练习时难免诚惶诚恐,久了就对习作产生畏难情绪甚至畏惧习作。因此,日常习作教学中应该让每个学生时刻体验习作中的愉悦。

怎样才能“时刻让孩子在习作中体验轻松的愉悦”?中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指导学生多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帮助孩子拍摄生活中一些转瞬即逝的精彩镜头。在作文指导课上,利用视频播放这些精彩镜头,再现场景,指导学生把视频中精彩的片段记录下来。如:在指导学生写运动会的一个精彩场面时,笔者便把在学校运动会上录下的摄像,利用视频播放出来,再现运动会时运动员们在运动场上奋勇拼搏的情景,引导学生边看边回忆,最后让学生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场面用一二百个字写下来。有了视频留下的精彩画面及自己的再现场景记忆,学生们的习作欲望容易被激起,他们便不再觉得无话可写,甚至还有了一种不写不快之感。

四、借助教材,仿写文段,让学生在片段习作中体验轻松的愉悦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经典又精彩的语段,对文本中出现的这些精彩语段,教师除引导学生诵读感悟外,若能借助教材,依托文本的精彩语言妙点指导学生进行片段仿写,不但能让学生积累语言,还可让学生体验片段习作的轻松愉悦。

《桂林山水》一课,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生动形象描写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作者分别以“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三个句式整齐、易读易记的排比句开头,介绍了桂林迷人的山。这是学生片段仿写最好的范例。教学《桂林山水》一文,笔者就以这三个整齐的排比句为范例,引导学生以“……真……啊!”为开头,写一小段话介绍一处你喜欢的景色。这样学生有迹可循,动起笔来,就觉得轻松愉悦了。一位学生写下了这一精彩片段:“校园里的花坛真美啊,花坛里的花美得像天上翩翩起舞的仙女;校园里的榕树真大啊,大得几个小朋友手拉手都抱不过来;校园里的国旗真鲜艳啊,红得似火。要是你到我们学校来,我会当你的导游,让你欣赏我们学校的美景。”写完后他还有声有色地念给老师听,眼里满是骄傲、喜悦的神色。可见,借助教材,仿写文段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写作其实并非难事,善于模仿、善于积累就能提高写作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体验轻松的愉悦。

此外,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的赏识性评价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我满足感,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平常对学生的习作教师都应积极给予肯定。对待不够理想的习作,要沙里淘金,挖掘其闪光点,在点评时给一两句话肯定;对于优秀作品和进步较大的作品应定期在班级墙报上张贴展示,或推荐发表,或装订成册在班级展示。当优秀学生看到自己的习作能作为范文展示,平时习作困难学生因为进步而被认可时,被赏识的愉悦感油然而生,习作的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

[1]周淑平.教师语言应该审美化[J].语言文字周报,2003(3).

(责任编辑:左小文)

猜你喜欢

吹泡泡泡泡习作
吹泡泡
吹多大的泡泡能把人送上天?
吹泡泡
吹泡泡
巨型泡泡
习作展示